
“鸳鸯扣 菊花酒
碧水映长天泛远舟
饮不尽离愁
岸边柳絮沾衣袖
岸边柳絮飘飘沾衣袖......”
喜欢一首歌,先是为它的歌词所吸引。浓浓的诗情画意,很容易让缥缈的思绪走入梦中风景旖旎的江南。而流畅婉转的京腔京韵让人恍如穿越古代,在波光潋滟、杨柳依依的岸边,邂逅一位眉宇间自带忧郁气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古典美人......
喜欢一幅画,画面不需浓墨重彩太过惊艳,亦无需密密匝匝尽情铺排。只要浓淡相宜,寥寥几笔,心思与意境全在画中。
那么,喜欢一个平台,又是缘于怎样的心境呢?
小时候就喜欢读书看报写作文,偶尔还会在废纸上涂涂画画,文学的种子悄悄在脑海里萌芽,但从未奢望过有朝一日自己写的作文能够变成铅字。记得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将一沓稿纸送到教室,鼓励我踊跃投稿。我犹豫再三,觉得自己写的作文太过幼稚,羞于示人。后来看到几个熟识的朋友陆续在文学平台上发表文章,我很是羡慕,但终究还是缺乏自信。直到2018年初夏,我的第一篇稚嫩的习作,才像一位羞答答的新娘在忐忑不安中与大家见了面。

此后,我陆续写过几篇贴近生活的习作,分别给《秦岭文学》和《禹平文学》等平台投过稿。我很感谢这些文学平台,感谢这些辛勤的主编老师,让我有足够的信心重拾旧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远离喧嚣,安静地坐在电脑桌前,用键盘敲击着来自灵魂深处的文字。然后把我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分享给爱生活、爱文学的朋友。
通过文字,通过家乡的文学群,我陆续认识了一些优秀的老师和朋友,张秀芳老师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发现有《馨香盈秀》这样一个平台,觉得它的名字温馨而雅致,它的主编秀芳老师的微信名“四月芳菲”也极富诗意。让人不由想起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来。一日与朋友闲聊,无意得知张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她与夫君李书盈老师在教坛夫唱妇随、比翼双飞,而“馨香盈秀”就取自于他们夫妻二人的名字。我毫不犹豫地关注了《馨香盈秀》文学平台。走近《馨香盈秀》,从编辑到插图再到植入音乐,有一种清新、细腻、别致的感觉。及至后来,读到张老师写的诗词、散文,感觉如春风拂面,又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心田。

第一次邂逅秀芳老师,是在美丽的禹平河畔。
那是2018年11月的一个清晨,我与两位好友前往巡检镇石墙村,参加《禹平河·盛世乡愁》首发式及读书联谊活动。时值隆冬,雪后初晴,整个村庄银装素裹,如诗如画。很多文友相约在河畔留影,想用镜头留住永恒的瞬间。我和朋友没有加入,而是放慢脚步,边聊天边在河边踱步,慢慢欣赏着平日里没留意到的故乡美景。这期间,我看到有一位瘦俏的女子也在独自欣赏雪景。细细打量,眼前的女子跟照片上的秀芳老师很是相像。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走上前去,冒昧地问了一句:“你是秀芳老师吗?”她微笑着答道:“是的,是的,你也来啦?”我点头回应,此后再无交集。
2019年1月23日,我写了《巍巍雲蒙》征文准备投稿。加了秀芳老师微信之后,她单刀直入,像熟识的老朋友一样直呼我名,并热情地和我聊了几句。我平时投稿很少,和张老师交流也不多,但每次因为投稿在微信上聊天的时候,秀芳老师都彬彬有礼,非常客气。一日清晨醒来,发现有秀芳老师发来的一条消息,原来是她将连夜编辑好的文章于0:58发了过来,想让我一睹为快。想到已近年关,她好不容易放个寒假,忙完一大堆家务已经累得直不起腰,那么晚了还要编辑文章顾不上休息,心里非常感动。就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语,张老师很快回复“谢谢关心”,还非常诚恳地对我说:“你对排版插图及插入歌曲有什么建议,请及时告诉我,以便我不断改进与完善。”多么低调谦逊的老师啊!我心里顿时滋生出满满的敬意。

2020年初,已写好多日的《花开有声·我的荣誉证故事》征文,却因为那段时间疫情防控工作繁忙,实在挤不出时间去修改。忙忙碌碌中,直到3月上旬截稿前一天晚上,我才将改好的底稿发给秀芳老师。当发出去回头再浏览的时候,蓦然发现我改来改去竟然把瘸子治成了跛子!把一个关键字给改的遗漏了。那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本来不忍心打扰秀芳老师,但又害怕第二天工作一忙给忘记了。于是给张老师发了截图,指出我在底稿中漏掉的字,她很快回复说“没事,我一会添上”。
她编辑文章的时候很细心。有一回我用错一个标点符号,也没能逃过她的火眼金睛。秀芳老师为人随和,与她聊天很轻松,没有心理压力。所以每次在阅读平台文章的时候,一旦发现错别字我就会在第一时间截图给张老师,而她除了及时修改,还会对我诚恳道谢。
记得有一次,张老师因为眼睛不适,《馨香盈秀》暂时休刊一段时间。我想一定是她晚上批改完学生作业,再加班加点编辑文章伤了眼睛吧。他们这群编辑老师在工作之余,牺牲个人休息时间默默奉献的精神真的让人敬佩,教人感激!

2020年12月2日,那个飘着雪花的季节,在《馨香盈秀》“花开有声·我的荣誉证的故事” 座谈会上,我才有缘近距离地接触秀芳老师。原以为做编辑的女子都是活泼开朗性格外向型的,不成想张老师却是一位腼腆内向而又沉着干练的女子。先是亲眼目睹了秀芳老师娟秀工整的毛笔字,接着又亲耳聆听了她婉转悠扬的歌喉。虽然在全面K歌里,我无数次欣赏过她优美的歌声,但是近距离听她唱流行歌曲与秦腔还是第一次。我看到了那个朴实、低调、热情、多才多艺的张老师。有首歌曲唱到:“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感谢文字让我们相识,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
三年来,文字成了我寄托情思、安放灵魂的载体,也成了我释放工作、生活压力的出口。遨游在文字海洋里,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童年的我、青年的我,都争先恐后地要和现实生活中的我进行一场场心灵的交流与对白......
时值《馨香盈秀》三周岁生日之际,衷心祝愿《馨香盈秀》羽翼丰满,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作者简介: 王菊玲,微信名“花开有声”,医务工作者。初学文字,随意涂鸦,只为写出心底那份感动。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