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存在都给我们带来一份宝贵的礼物,帮助我们”看见更完整的自己“,只是不同的人给出这份礼物的方式不同而已。
睿智的人懂得这样一个秘诀——如何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潜意识中尚未整合的部分,让父母、子女、兄弟、同事乃至敌人,都成为生命中的助缘。
你的配偶就是你的潜意识 你的配偶就是你的潜意识。在寻找配偶的时候,人们就会被拥有自己所欠缺的心理活动(其实不是欠缺,而是被压抑了)的人所吸引。这样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似乎又变成了一个整体。所以,有的夫妻一开始比较融洽,但是在一起久了,也会发生分化——每个人的内在心理活动都会继续发展。人们不是跟配偶冲突,而是在与自己的潜意识冲突。 中国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其实就是把子女当作”自己的替身“。把自己的某个表现不充分(即压抑或半压抑)的面向投射给子女,让子女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使命。许多家长是无意识地进行这一过程,这个时候,子女身上被投射的就是父母的潜意识。 举个例子,有一位家长,自己很优秀,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很优秀,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开始胎教,坐完月子就带孩子去学早教。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孩子就非常优秀,可是到了中班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不遵守纪律,经常抢别人的东西,跟小朋友吵架,爱哭闹,有时候还尿裤子。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都说跟家庭教育有关,但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没有问题。 家长自己很优秀,说明她有一个“优秀分子”面具。人并不是天生就优秀或不优秀的,而是既有优秀的一面又有不优秀的一面,家长“发挥”了优秀分子面具,意味着压抑了“落后分子”面具。 她对落后分子面具肯定是非常排斥的,她讨厌落后分子,害怕自己变成落后分子,所以努力进取,争做优秀分子。她越优秀,落后分子面具被压抑得越深,最后连她自己都被骗了,以为自己没有落后分子面具。但从她争当优秀、害怕落后的表现来看,落后分子面具在她身上是存在的。现在,被压抑的落后分子面具被投射到孩子身上。 也许孩子本来并没那么落后,跟其他孩子差不多,但是,妈妈有一个很强的落后分子面具,对落后分子是很敏感的,一下子就识别出了孩子的落后分子特质,给孩子戴上落后分子面具。如果她接纳落后分子面具,她就会允许孩子落后,然后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问题是,她不接纳落后分子面具,她要“消灭”孩子的落后分子面具,于是她就跟孩子的落后分子面具(同时也是跟孩子)进入敌对状态。在敌对状态中,孩子是非常受伤的,他肯定会反抗,结果表现越来越糟糕。 分析了配偶以及子女,那么按照同样的道理——你的父母也是你的潜意识。许多人很讨厌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很看不惯,试图改造父母,结果跟父母关系很紧张,经常冲突。当一个人觉得父母什么都不对时,说明他把“错误分子”面具投射给了父母。 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不对,才会试图改造父母,说明自己用了“正确分子”面具。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自认为一直正确的人压抑了错误分子面具,然后把它投射到别人身上,对别人的错误神经过敏。 你的兄弟姐妹也是你的潜意识。都是遗传父母的基因,兄弟姐妹的性格差异却可以非常大,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只“继承”了一部分,而压抑了另一部分。如果把兄弟姐妹合在一起,就会比较接近“家族性格”。 由于每个人都只继承了一部分,压抑的部分就体现在别人身上,所以兄弟姐妹互为潜意识。如果兄弟姐妹关系和睦,说明每个人都接纳自己没有(其实是压抑)而对方有的部分,接纳差异。如果兄弟姐妹水火不容,说明每个人都不接纳自己的潜意识。 你的同事也是你的潜意识,除非你对他没有感觉,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如果有,他很可能就是你的潜意识。如果他令你爱恨交加,那他肯定是你的潜意识。 最后,你的敌人也是你的潜意识。人们把自己不接纳的面具投射到别人身上,很自然地就会像不接纳自己的面具那样不接纳那个人,然后排斥他,讨厌他,打击他。如果对方也把自己不接纳的面具投射到你的身上,两个人就对上了。 综上所述,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潜意识。他们是你的替身,是你的投射,是你的镜子,他们把你的面具外化,让你看清自己。唯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存在都给自己带来了一份独特的礼物——看见完整的自己,只是给出礼物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能够顺利地接收到每一份礼物,你的人生将会呈现不可思议的丰盛,每一个人与你而言,都是名副其实的“贵人”。 五个法则 做回完整真实的自己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同样,别人对你说什么,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批评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批评的『那种人』。所以,当你内心逐渐明白这一切,并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当有人问我要如何改善关系,我总会告诉他们:“首先你要深入内在,除非你内在的问题先解决,否则你不但无法改善,而且会制造更多问题。”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你与自己的关系。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检视的问题: 你约束别人,自己也会被约束。你越恨就越束缚,你越爱就越自由。 如果你不断在记忆中反刍旧伤痛,你就是给了最初导致伤痛的人、事一再伤害你的力量。那就是我为什么说,当你怨恨别人时,表示某种程度上,你也怨恨自己。 我们主要的人际关系,不断地反映该学习的课题是什么。无论是你的老板、同事、部署、朋友、情人、配偶或小孩皆然,这些人所拥有的你所不喜欢的个性、想法和行为,往往都是你需要学习的部分。他们会显露你的阴影,会一再地重复你所厌恶的言行来让你学习。
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面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反映了我们不愉快、不愿接受的内在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