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嘴的代价(小小说)
文 /侯玉娟
六十年代初,月儿上小学四年级,是属于班里穿戴比较寒酸的孩子,原因是月儿从小没有母亲,又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但是月儿学习好,很得班主任刘老师的喜欢,虽然说长得小巧玲珑,穿戴也不是很整齐,但是反应极快,学习上有极强的爆发力,课堂上回答问题从来不打奔儿。是那种眼到嘴就到,嘴到手就到的孩子,属于文思机敏的那一类学生。
有一次上历史课,学校新来了一位实习生给孩子们代课,讲到了历史人物,岳飞大战金兀术。
不知道为什么,是口误,还是啥原因?还是那位实习生老师没认真备课,开口就是岳飞大战金元术(数)。
月儿是一个反应快的学生,随口就出,“老师不是金元术,(数)是金兀术”,“你出去,月儿一脸茫然被撵出了课堂。”
三九天,外面很冷,月儿很委屈。心里不舒服极了,况且月儿还穿着单鞋,没娘的孩子,苦啊,月儿在教室门外冻得瑟瑟发抖。
下课后月儿被带到办公室,刘老师过来问,“怎么啦?”月儿什么也没说,哇的一声哭了,哭得很委屈,通红的小脸滚动着晶莹泪珠。
刘老师告诉月儿,“你先回班上课去吧,我下午在找你谈话。”
月儿本来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回班后两眼哭得通红,大家都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月儿以前也有过欠嘴的时候。
有一次数学课,刘老师讲三座小高炉的冶炼速度的例题,问同学们的意见和做题方法,大家都说用正比,只有月儿大胆的说用反比,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各抒己见,谁不肯让步,讨论的相当热烈,老师问月儿:“你的意见改吗?”月儿非常坚定地回答老师,“我不改,我就觉得用反比对。”
最后刘老师总结说,“这道数学题很绕人,真理有的时候往往也会在少数人手里,月儿回答得对。”有的时候逆向思维也能说明问题。
于是大家都是心服口服的,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从此之后月儿逐渐成了班级里的圆心,无论每一个学习小组,大家都愿意跟月儿一块学习,谁有不懂的题,就问月儿,月儿也是认真解答,久而久之同学们给月儿送了一个绰号,“假老师”。
那个年代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同学们都经常饿肚子,可是大家一学习起来就都忘了,月儿也渐渐长大了,变得深沉了许多。不在轻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了。
两年后高小毕业了,很多孩子都回乡务农了,月儿有幸考进了中学,后来听说又上了大学。
在后来听说当了中学教师了,假老师蜕变成了真老师。
据推测她一定会牢记童年的教训,岳飞大战金兀术的历史课堂,绝对会永久的储存在记忆中。
估计她在工作中,一定会认真的做学问,专心致志的备课,一定会严谨治学的。
我猜想她一定会不辱斯文和使命的……绝对会善待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位合格的好教师。
太因为童年的烙印是永恒的。
欠嘴的代价,或许会伴随她一生的。
2021年9月12日于草庐

作者简介:侯玉娟,女,网名如月,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
爱好文学,掬一束鲜花,挽一程芬芳,在流年的岁月里吟诵,行走在追梦的时光里。
从少年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伴有 诗歌,散文,小说,论文,通讯,报告文学……等若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