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有命,福贵在天
陈道俊
周家旺是村里的大户人家,祖祖辈辈为人忠厚老实,不会欺贫贪富,在当地小有名气。
周家有良田数十垧,雇工十多人,赵有仁雇给周家有些年头了,因他实在能干,东家让他当了把头,他对东家也是忠心耿耿,带领伙计们把活干的头头是道,麻麻溜溜的,年年收成都不错。
这年春耕时节,赵有仁独自在兵马营子耕地(兵马营子在齐长城附近,战乱时期驻扎兵马之地,后人叫此地兵马营子)。下午太阳快要落山时分,犁头耕到一硬物,硬是把耕牛拽住了,赵放下犁杖,想看看啥物埋在地下,想扒出来防止以后再伤及犁杖,他用手扒拉了几下,便看到一块石头,当他把全块石头扒拉出来时,用力掀起后,石头下面盖着一个坛子,他把坛子搬出来,打开封口,是满满一坛子明晃晃的元宝。他傻眼了,守着坛子呆了半天,最后做了个决定。他把坛子放回原处,盖上石头,盖上土,还原了原貌,把剩下的地耕完。卸了牲口,坐在地头抽烟,他想今晚把元宝弄回他家。临收工时,他找了半截高粱秸秆插在坛子上面做记号,方便夜间寻找,太阳下山了,他扛着犁杖,赶着牲口回家了。

晚饭后,赵找东家告了个假,说家里有事,明早早起回家。东家答应的也到是爽快。
这一夜,赵有仁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光想元宝的事了。大约三更时分,赵实在躺不住了,起身便出门去兵马营子。说来也巧,这晚正赶上阴天,黑咕隆洞的,赵深一脚浅一脚的,好歹摸索到地里,他朝着大约方向摸去,来来回回地摸索,每次都是手刚要触摸到秸秆的时候就转了向,次次都是错过的,他摸索的时候多了,心里便发慌了,他怕等到天亮被人发现。实在没有辙了,他想了个笨办法,他从地头开始躺下滚,来回转圈滚,这样触碰的面积大,总会碰到秸秆。人算不如天算,来来回回地滚,还是没到秸秆旁,总是会避开秸秆滚到别处。赵有仁失去信心了,不敢在这耽搁了,天亮前他必须离开,不能让人发现。他想先把元宝放在地里,快回家,早回来,回来快把地耙耙,别让人发现端疑。打定主意后,匆匆忙忙回家去了。
东家吃罢早饭,天气豁然晴朗,他便想出门到坡下转转,看看伙计们把地耕的咋样了,当他来到兵马营子,看到地里的模样感到奇怪时,发现了那根站着的高梁秸秆,便急步赶到跟前,端详一会,便明白了八九。他赶紧弯下腰扒拉,不一会就把元宝坛子扒出来了。他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周是豁达之人,他明白贪财是每个人的天性,他不怪赵把头。他把坛子搬回家,就把这茬儿压下了,没跟任何人说起。下午赵把头回来,东家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下午赵把头扛着耙,赶着牲口走到地头就望见那半截高梁秸还在原地站着,他把耙一摔就跑到秸秆处用力快扒,当掀起石头瞬间,他又一次傻眼了,里面空空如也。他特别沮丧,他觉得是老天在耍弄他。他也怨恨自己是穷鬼,没命享用外来之财。他就地抽了两袋烟,劝导自己,命里没有求不得,不是你的总归是得不到。抽完烟起身拍打了两下腚上的黄土,套上牲口干活去了。
几天过去了,一切又平静如初,东家也觉得赵把头放下这心事儿了。东家想来想去,元宝总归是赵把头发现的,虽然他无福享用,也不能亏待他,便招呼赵到了堂屋,给赵倒上一杯茶,赵正纳闷为啥叫他时,东家从内屋拿出五个元宝放在赵跟前说:“你来我家这么多年了,为我家尽心尽力,我都看在眼里,我家的日子兴旺都是伙计们齐心协力干出来的,这五只元宝你拿回家,买两垧良田,好好在家过日子吧,年年扎泥汉(长工的意思)啥时候是个头啊。

赵看看元宝,听到东家一席话,感动地哭泣着给东家点头致谢说:“谢谢东家的大恩大德,我赵有仁今生今世永不忘恩,只要您需要,我甘愿当牛做马。”
“别这样,我们虽不是一家人,但这么多年来就像一家人一样,谁都没拿谁当外人,你就别往心里去,以后常来常往就好。”
尽管东家这么说,赵还是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
昨夜的大雨下到早上还没停,这天是不用出工了,赵有仁躺在自己的屋里盘算往后的日子,他幻想着自己的良田,新房,儿媳妇,心里美滋滋的,手不由自主地伸进被窝底下,摸出用包袱包裹着的元宝,刚把包袱打开,吓得打了个哆嗦,五只癞蛤蟆蹦哒蹦哒跳下了炕,朝着院子爬去,赵趴在窗上看着在院子蹦哒的元宝,心里说不出啥滋味。

东家是个细心人,下了一夜的雨,他不放心他的家业,打着雨伞查看了一圈其它的院子,库房等,刚进院子就看见东厢房赵把头房蹦哒出来几只癞蛤蟆,东家站在院子观察了会儿情景,刚想回屋,蹦到他跟前的蛤蟆蹦了一个高,落地变成了一只元宝,东家弯腰去捡元宝时候,蹦哒过来的四只蛤蟆都变成了元宝,东家捡起五只元宝,摇晃了晃脑袋,瞅了瞅趴在窗内的赵把头,一声叹息,回了自己的屋子。

作者简介
陈道俊,网名追风,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山东省诗词协会会员,黄岛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子衿诗社会员,《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副主席兼副总编,青岛西海岸新区诗歌学会副会长,喜欢写作,文字朴实。作品发表于《首都文学》《奉天诗刊》《于都诗词》《大西北诗人》《现代文学》《赣雩文艺》《青島头条》等文学出版社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