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出于蓝胜于蓝
——观贾玉惠青花荷有感
文/云蒙山人
位于秦岭南麓的洛南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汉字的源头、音乐的故乡,更是书画艺术人才辈出的摇篮。
在洛南东部,因为母亲河——洛河的滋养,更是涌现出一些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家,书法家何伯群、画家杨运昌就是在陕西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艺术是会“传染”的。还是在洛河的下游,王延年、李志全、杨浦欣、常建立等活跃在当下,声名远播。最近一段时间,画家贾玉惠以厚积薄发的姿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贾玉惠的艺术道路起于他的童年时代。六、七岁时,还是一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他就如痴如醉地爱上了绘画艺术。40多年来,他根植传统、忠于实践、不断创新,以速写等身、天天创作的严谨和勤奋,渐渐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尤其近几天,在朋友圈欣喜地看到,贾玉惠一改往日大红大绿的画荷风格,推出了一系列青花瓷一般的蓝莲花系列作品。第一眼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青花荷,不由得让人想起《青花瓷》里的名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谈起自己创作蓝莲花的缘起,贾玉惠说,这是自己海南之行的收获。“在海南观音殿里见到蓝色的荷花。我以前没见过蓝色的莲花,在海南亲眼看到,觉得太漂亮了,一直念念不忘!”这也许是一种难得的机缘吧。艺术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点化,贾玉惠始画蓝莲花,也是“神”来之笔。

细细品味十多幅青花荷作品,我欣喜地看到贾玉惠尽力探索的过程。
首先,形制丰富多彩。有四尺整宣、有对开条屏、有斗方画片、有精致团扇、有册页组合……在短时间内,他已经拓展了青花荷的展现形式。
其次,配合灵活多变。贾玉惠的青花荷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将荷叶、花茎、水草等一律画成青花色,而是只把荷花画成了青花瓷一般的蓝,同时配以红色的小鱼、黑色的荷叶、橙色的花茎以及浓浓淡淡、点点晕晕的水波,使得蓝莲花有着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为了不使画面过分清冷,他选择以藤黄点蕊,用赭石色勾勒石头,或增加寥寥几笔朱红色的水草,给画面增添一些温暖的色彩。在一个小团扇作品中,贾玉惠选择以赭石色渲染老荷叶,用草绿色勾画嫩荷叶,让青花瓷一般的蓝莲花婀娜地盛开于夏秋交替的美好时光里。

第三,命名精益求精。从近期作品命名看,《荷韵》《荷香》《香远益清》《秋日荷韵》《莲生碧波有君子德》……充分体现出不断探索的执着。
第四,题款日趋完善。研究落款及盖章位置,明显逐渐精到,更加合理,正在朝着“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凝聚注意、画龙点睛的境界不断努力。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的《爱莲说》引领着历代华夏儿女洁身自好的美德,因而唤起了古往今来人们的共鸣。画家在色彩选择时更是直抒胸臆:素雅的白、温馨的粉、热烈的红、浪漫的紫、蓬勃的绿、高贵的黄……甚至于韵味无穷的水墨,都被历代丹青高手所选用。青花瓷一般的蓝莲花,也有人不断尝试。

贾玉惠却独辟蹊径,选择把花蕾和花朵画成青花色,这也许是他独特的感受,也许是他聪明的选择,也许是他艺术人生的感悟,正如《蓝莲花》所唱:“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现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吴冠中先生曾经说:“我要是出任主席,头一件事,美协解散!”贾玉惠的幸运,也许正在于他的独立特行。
画坛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天空的蓝在蜻蜓的翅膀上,荷花的美在玉惠的画笔下。凭这兼具天之澄澈与海之深邃的别具一格的蓝,贾玉惠必将在青花荷的世界里纵情遨游,书写出一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传奇。
(2021年8月18日,于洛州)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很高兴认识更多文朋诗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