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日 礼 赞
—致爱妻张艳
作者/贺洪亮
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结发为夫妻,恩爱缘义深。我的妻子叫张艳,是延安市宝塔区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她籍贯延川县,延安生、延安长。岳父是原延安市国税局的一位中层领导,岳母是原延安市图书馆的一位馆领导。
1987年7月,我从中国刑警学院警犬系毕业,分配到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工作。我们通过工作关系(我搞刑事侦查,她搞刑事公诉),我们相识、相恋;1989年1月结婚。
结婚后,起初生活清贫,但在家里,可以说是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一路走来,鸾凤和鸣、相互包容、伉俪情深。在某些关键处,她还是励志我工作奋进、生活勤勉的一个重要“支点”!
近日,有两件极小生活琐事,勾起我想说很久的心里话;适逢妻子生日,拿起笔,写一点关于她的文章。
2021年7月16日清晨,我在菜园地里干活。头、背都大汗淋漓,回房用热毛巾擦洗后,身体非常舒爽。马上想起初中课本中讲的:“人出汗,身体发热释放热量,排汗吸收热量,体表是凉的。如用热毛巾擦,给体表补充热量;如用凉毛巾擦,不但毛巾要吸收体表热量,而且易中寒湿气”。擦汗后忙于上班。在走单位的路上,我匆匆给妻发微信:“你肩膀、颈椎疼了,要用热毛巾踏;咱们初中书上讲……”。她午时回微信:“收到,谢谢!”
看到“谢谢”二字,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夫妻间,也需这么客气吗?自言自语中,我想起一件事。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回家。天气很热,进了书房,看到床上整齐地铺上了崭新的凉席、凉枕。躺下,感觉特别清凉舒坦;心里由是高兴,也非常感激;但没有对妻子说一声“谢谢”。相比之下,我在敬谢、儒雅方面,实不如妻。
是啊,结婚多年,含辛茹苦,朝夕相处,甘苦与共。很多地方,我还是“亏欠”了她,这让我发自内心的感激,书写出来。
夫妻中,于妻,她是“无微不至”的。虽不敢轻谈“身无彩凤双飞翼”,但一定可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过去一度时间,在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由于工作性质,经常晚回家;不少时候晚上喝了酒回家的(那个时候,工作加班,可以喝酒)。每次回家,她总是在锅里细心地放好一碗饭,留着让我吃;碰上不可口的没有留,她定起来给我做,哪怕是深夜。她知道我喝酒不吃饭,怕我饿,伤了胃,所以,这样做。我经常喝酒,胃至今挺好。这个支撑点,与她长期关心、辛苦,是分不开的。
在家里,我给妻子分担不了家务,也帮不上忙;连陪她逛街的时间很少。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依次叫外甥女、大侄女、二侄女、另一外甥女四人,先后来家里帮照儿子、干家务;直至儿子上了初中。对四个侄女、外甥,都安排了工作。
大家肯定想问我干什么工作,这么忙?我是学刑事侦察的,搞侦查工作。八十年代末的侦察员,侦破案子,靠两条腿的“勤”和“苦”,凭经验和细腻;技术设备很少。工作没有白天晚上,没有节假日;也很少回家。四年侦查工作,调局秘书科,给局长当三年秘书;秘书工作,更是身不由己。三年的秘书工作,于1995年提拔为蟠龙派出所所长(在乡下),所以,没有时间照顾家。
办事中,于事,她是“雷厉风行”的。2005年9月29日,我抓犯人车肇事。颅底骨折,颅内出血;从五十里外,送到延大附属医院。人不但昏迷,而且,鼻子、口里流血;流了一个多小时,无法控制。当时,小舅子媳妇见此状,惊吓晕倒在地。前来的亲朋好友上百人之多,站满走道。在这种情况下,妻子没有慌乱。她强抑悲痛,沉着冷静,及时让医院打开绿色通道,请来八、九位专家会诊。她控制住感情,安排谁干啥、谁买什么,有条不紊。她还把我的手机都关掉,与外界隔绝。当时,我在隔离室,颅内出血从鼻子里往出引流,怕感染,不能接触外人。妻子一个人静静地守着我,度过了重度昏迷的五天五夜,才醒了过来。她的这五天五夜的孤独和煎熬,是常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当时,一种情况是醒不来,另一种情况是醒来,也是一个植物人)。在她和医护人员及家人的精心护理下,我六十天后,竟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带着失去左耳听力的伤痕,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履行派出所所长的职责。这是天意神助,更是妻子的默默照顾和坚守。
万家灯火警魂铸,出生入死视等闲。
工作中,于理,她是“精干出彩”的。记得当年,我因工作关系和精力所限,儿子小时候几乎都是妻子陪护照顾的。妻在天不亮,就起床做饭;儿子吃了饭,再送到学校后,才匆匆去上班。这样来回一大圈,她总是比别人要早起几个小时。照顾了家里,工作上她可一点没落下。比起优秀骨干也毫不逊色。当时,她是检察院政工科副科长,曾成功地组织了几次院里的文艺大联欢活动。随着工作热情高涨,工作因认真、踏实、细腻,而逐渐得到了同志们的肯定、赞许,年年是院里先进。在刑事科办案时,她经常查证家庭情况;在深入嫌疑人的犯罪地或学校、厂矿,了解查证充分后,进行公开审理。公审过程中,她尽量把法制知识贯穿、普及给社会大众。坚持了一段时间,收到很好的效果,被评为全区办案能手。她先后担任纪检监察科科长、工会负责人,党总支书记等职。还当选为几届宝塔区政协委员。
亲戚中,于人,她是“豁达人情”的。我父亲在老家,随我哥、嫂居住,他们照顾。父亲不习惯延安生活,走哪里都是陌生人,没有熟人聊天;所以,不住延安。只要父亲来延安,妻子照顾的不错。领上他到处串逛,什么好吃什么,衣服从头换到脚。她说:“老人常不来,来了尽尽心。你工作忙,我招呼。”每次如此。
对我家里亲戚,也是如此。我们结婚一个月后,我的外甥贺新卫,来延安看病,吃住我家。虽然是一个多月,但必定我们是新婚蜜月;一般媳妇是容纳不的,做不到的。
我一个人来延安后,考虑到老家条件苦,环境差,先后把所有亲戚都招呼到了延安。到目前,有六、七十口子人,在我这棵小树遮挡下“乘凉”。如果没有她的理解和支持,哪会有这么多人来延安?
我的几个外甥女结婚,对于外地来延工作、家不在本地的女婿;从看亲、到订婚、结婚,都是妻子忙里忙外,抓大顾小,操办婚礼仪式的。可以说,对待亲朋爱待有加,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立场,有情有义、尽心尽力相帮。所以,全家上下,都对她尊敬有佳。
儿孙中,于母,她是“含辛茹苦”的。现在,她提前申请退二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谋孙儿事。
在孙子身上,我的妻子更是任劳任怨。从孙儿出生哪天起,就一直跟妻子睡觉。虽然有月嫂、保姆,但她还是自己陪睡照顾。她说:“我晚上招呼,一是心里踏实;二是让月嫂、保姆休息好,白天好干活……”到目前,孙子两岁九个月了,始终如一。可以说:形影不离。
在照顾孙子过程中,她有时候饭不顾上吃,甚至是凑合的吃;不讲究穿,不化妆抹粉;全身心地处下,为孙子操劳。
满月后,月嫂走了;五十天后,保姆让走了。现在,孙儿毛狗狗,一到晚上,只要奶奶,也只认奶奶;谁也不要、不跟,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心中有了牵挂,生活就非常单一。本来有一颗爱生活、爱旅游、爱热闹心的妻子,这两年多,没有离开延安,也没有参加过其它活动。即便是同学、同事邀请,她去坐坐,马上返回。其它的人情门户,都是托人代之。
儿女中,于孝,她是“孝敬体贴”的。岳父岳母健在时,妻子不忘经常走动,时不时过去做顿饭,拉拉轻松家常事;陪老人出去,逛逛公园、广场,锻炼锻炼身体;尽量想尽办法增加陪护、陪伴时间,让老人余享晚年。在岳父岳母病重期间,妻子更是不放心,虽然也有别的兄弟姊妹照料,但她总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陪护最长。在孝敬老人方面,她悉心照料、体贴入微、无微不至,给后辈们留下了很好的榜样。
大事上,于人,她富有“远见卓识”。在一些涉及家庭投资理财、生活改善、重点抉择方面,从果断提出建议、到事后验证、效果实践上看,妻子还是具有独到思考和前瞻远见的。帮家里拿定了很多一时摇摆的主意,敲定了很多计划。甚至在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筹备、邻里纠纷处理方面,妻子热心建议,帮助议定。因为事情总能办的让各方满意,一大院子人,都愿意听从她的建议、接受她的意见。
运气上,于情,她是“幸运吉祥”的。1999年5月,妻子张艳只拿了6元钱,在延安体育场摸奖,竟然抓了一辆富康轿车和3万元现金大奖;车价值13万元。在99年的当时,那可是很客观的一笔钱!也是延安最大的一次奖。当时,轰动了延安城。我们局长来我办公室,开玩笑地说:以后不叫你贺所长了,就叫你又红又亮!(当时,我是万花派出所所长)。
没错,吉人多福,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儿孙满堂。现在,我们这个大家庭,成员满满当当,可以坐一院子。是妻子把好运带给了这个“大家庭”!直到今天,有时和亲朋好友欢聚,我还会忍不住地拿“又红又亮”这句彩词,给场合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来到人地两生、举目无情的延安,能走到今天,儿孙满堂、家人和睦、生活殷实,没有她的陪伴、支持、支撑,是万万不可能的。
往事如云,由衷钦心。可叹岁月如梭,恍然半世情怀,满纸情深义重,却语乱凝噎,不知所言。
今天,在妻子生日之际,书写此文,作为生日礼物,敬献于她。也在这里,我深深地鞠一躬!说一声:“张艳,你辛苦了,委屈你了,谢谢你!!祝你生日快乐,安康永驻,永葆青春!”
贺宏亮 起草于2021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廿二)4时30分至5时26分 办公室 修改定稿于8月11日 红庆路 火车站院 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