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凰文苑》《胡杨诗情》《蒲公英诗苑》
第四期同题诗《寻梦》
优秀作品展
在诗歌中与你相遇
郑梅玲
立秋交节之时,笔者(郑梅玲)有幸受寒冰老师的委托,按要求从“三刊同写一首诗”第四期同题诗《寻梦》入展作品中,挑选10首相对优秀(或满意的作品)进行赏析。说实话,本期作品的整体质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每位诗人都能够用心用情努力创作,抒发真情实感,每首诗都有值得本人学习的地方。如果时间允许,笔者希望能够对更多作品进行赏析和交流学习。但要尽快挑选10首诗作进行赏析点评,篇数有限,就必须要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来认真完成。为此,笔者反复对每首诗进行阅读,用心琢磨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情感。
本期入选展示的诗歌作品共有51首。其中,金凤凰文苑推送18首,昌吉诗歌创作基地推送12首,蒲公英诗苑推送21首。因“三刊”创作团队及其相关网络平台的风格各有特色,创作团队的文友也各有风采,为保持一种相对的公平公正,笔者在三个团队中均按照大约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选择作品(具体人数指标按百分比进行四舍五入)。因此,金凤凰文苑入选4首,昌吉诗歌创作基地入选2首,蒲公英诗苑入选4首。虽然这样可能会因为不同团队之间诗人的整体水平差异,导致个别团队的优秀作品受“指标”限止而没有推选出来。或许因为笔者欣赏作品的角度不同,文学素养和水平有限,可能会遗漏一些“珍珠”。但我始终认为,只要是出于公心做事,大家能够本着长期友好合作、共同交流进步的宗旨目标,定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同时,我相信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在众文友的支持和赞同下得以实现。
另外,笔者因参与作品的推选及赏析工作,创作的2首诗歌均不参加推优赏析。同时,本期“三刊”团队所有编辑老师的作品,亦暂不参与推选赏析活动,这样可以把更多的机会留给文友们。“三刊”同写一首诗“诗歌赏析”活动,尚属首次。笔者将近花费一个工作日时间,才完成这次赏析活动。因本人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文友能够以友好的态度,真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最后,感谢寒冰老师的信任,特邀我参与这次作品赏析活动。以此为契机,让我在诗中与从未谋面的你相遇,让你我在同一首诗中以不同的形式引起情感共鸣。同时,让我们能够以诗歌的名义,成为文友,在文学创作的艰辛旅途中一路同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遇见更好的自己!
《金凤凰文苑》优秀作品
1.寻梦
文/仙居(河南)
夜,被口罩
蒙得严严实实
肆意的风
偷偷的窜过缝隙,狂奔
一路卷起黄沙。雨越下越大
淹没了村庄冲毁了城市
一波又一波的洪流,不放过
每个角落
生死的边缘,不怕
夜的黑
手拉紧手
一起,迎风破浪
众志成城,凝聚力量
朝着梦
拨开云雾
红日升起,一定是晴空万里
【作品赏析】 诗人仙居这首精短小诗仅有 4 段共 16 行,诗歌语言质朴,诗句简洁凝练,作品主题鲜明,散发出积极向上的抗疫、抗洪精神气质。
本诗开头从“夜”切入,以大家最为关注熟知的“口罩”作为意象,铺展作品的创作背景。疫情、风雨、洪灾……从城市到农村,让作者的家乡河南郑州等地暂时陷入“黑夜”之中。“口罩”是日常防护必备物品,是实物亦是“诗眼”,黑夜中“手拉紧手”,更是一种“迎风破浪”的勇气和凝聚起来的向心力。这种“众志成城”的力量,是因为大家心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梦想,在黑夜中寻找光明,心中相信最终一定能够打赢疫情歼灭战,一定能够尽早战胜洪魔,重建家园,走出黑夜,迎来旭日和晴空。(赏析:郑梅玲)
2.寻梦
文/老槐树
老屋是什么样子
我只能在记忆里去寻找
古老的建筑
农家的庄园
青砖上雕刻着花的图案
青瓦弯弯
就像夜空的月亮
屋前老枣树下面
坐着掐辫子的奶奶
守候着一片宁静的天
初夏时槐花开了
一串串的洁白
如雪的模样
香甜的味道把整个老屋包裹着
只有
砖缝里的壁虎窥视着
它也许是想爬出来
听奶奶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而今
老屋没有了
奶奶没有了
故事已经成了一个梦
而且
永远做不完的梦
【作品赏析】 诗人老槐树这首诗以 “ 老屋 ” 作为意象,将读者带入怀念奶奶的故事和追忆故乡的 “ 梦 ” 中,充满浓浓的亲情和乡愁味道。
老屋的砖瓦,故乡的月亮,农家院子里的树木,如一幅古朴的农家田园风景画。坐在枣树下“掐辫子的奶奶”,一直守候着宁静的乡村生活。奶奶不仅是故乡的根,她本身也是故乡的一部分,是故乡的故事,就连“砖缝里的壁虎”也想听奶奶讲故事。只是,如今“老屋没有了,奶奶没有了”,这些都将成为诗人时常思念并寻找奶奶和故乡的“梦”,成为难以释怀的“乡愁”。此诗虽然围绕老屋展开,却散发着故乡生动鲜活的烟火气息。(赏析:郑梅玲)
3.寻梦
文/竹林听雨
七月的晚霞
小河里的鸭子
沟坎里
牧师和散落的羊群
回眸间
静黙成一幅水墨丹青
路边长廊上
一簇簇蓬蓬勃勃的凌霄花
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如若生命的摇篮
在哭泣中成长
在经历中憧憬
细雨微落
田间地头
绿油油的野花草
晶泪盈盈
禾田里
一位汗雨交织的老者
耕耘着心中的梦想
穿过沧桑岁月
坐在时光的门槛
守望心灵的从容与淡定
寻觅和谐与幸福的港湾
是终其一生的追逐
4.寻梦
文/宋根(河北)
带上灵魂
轻装出发前行
奔波已习惯孤寂
寻梦始于家国责任
乘牵挂小舟
划过四季寒暑神经
朝暮风雨后寻觅
彩虹原来浮在心中
用五彩缤纷编织成花环
套在白雪公主的脖颈
再许一个愿
默默更需要虔诚
一片情承载的太多
不为来世只为今生
梦偶尔会沉睡
黎明常常把它唤醒
寻梦者无畏苦行僧之路
坎坷早已成了熟悉的风景
既然为一切做好了准备
何患汗水再次打湿心灵
阳光下用希望做帆
三伏三九抵不过一行脚印
彼岸看似遥远
却有晨曦笑脸相迎
地平线光芒万丈
那是生命脱颖的激情
只要追梦不懈
明天定会邂逅初心约定
【作品赏析】诗人宋根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比较开阔的胸襟和家国情怀,充满着正能量。“寻梦始于家国责任”,作者带着灵魂前行,始终不忘初心。
在诗人心中不仅是带着牵挂的,亦装有彩虹,他默默为心中的“白雪公主”许愿,祈求今生的真情和幸福。“寻梦者无畏苦行僧之路”,坎坷和汗水也无所畏惧。正因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生命才会充满蓬勃向上的激情。正因为诗人始终坚守初心,不懈追求梦想,前方才有希望和光芒。(赏析:郑梅玲)
昌吉创作基地优秀作品
5.寻梦
文/老胡杨
母亲说:“娃啊!前面的路赫(黑)着哩”。
那一年我十八岁,高考落榜,
眼前一片昏暗,不知所措的时候。
从五七大队田地里劳作回来的母亲对我淡淡的说道。
我听懂了母亲的话语。
背着干粮,乘坐小慢车,
在铁路沿线一个小站找了零活,
奋力抡着沉重的铁镐,一下,一下,
挥汗夯实蓬松的道砟,捣鼓着路基。
也在挣命的生存中,坚实着青春的梦想。
母亲说:“平儿,前面的路赫(黑)着哩”。
那一年我二十七岁,大雪纷飞的十一月初,
供职的乌西站发生列车冲撞大事故,
两个年轻的生命血洒站场。
身为车站的团委书记,我承担了一切责任。
代价是撤销职务,终止即将宣誓入党的荣光,
顶着风雪前往远离车站本部的作业场区,
重新回到艰苦的生产一线,一切重头开始。
在生存的劳作和精神坚守中,暗自圆着苦涩的梦。
母亲说;“唉,前面的路赫(黑)着哩。到那边上班,可不能惹事啊!”
那一年我四十八,奉命离开安逸的铁路局机关,
前往南疆的库尔勒铁路单位去任职。
病体衰败的母亲,没有忘记不变的叮咛。
我懂得母亲话语的寓意,也知晓她的担忧。
在异地任职的三年里,克己奉公绝不是句空话。
闲来习字读书,让迟来的诗情恣意飞扬,葱郁生长。
在一个大雨交淋的上午离开了梨城。
一路驱车,沿着管区的南疆铁路辞别回家。
翻山越岭登上冰达坂的“老虎嘴”,
六月天山雪,漫天梨花飞。
停车赏雪,恍然如梦。
一岭之隔,两重天地。
顿悟此生,梦亦如此。
或许,正是母亲那句“前面的路赫(黑)着哩”。
让我看到了生命暗夜中的那团火光,
像是一盏煜煜闪亮的灯,在人生的旅途上营造着梦的意境,
指引着,鼓励着我一路向前。
迷茫,跌倒,沮丧,挫败……无法熄灭前行的希望,
无法束缚前行的动力。
一路高歌,踏过所有的沟坎、荆棘、风雪和绊脚石,
生命的旅途渐次光明,
人生的意义在寻梦中明晰、充盈。
诗人历经岁月艰辛,顿悟人生如梦。其间,正是因为母亲时常叮嘱的那句口语,指引鼓励他一路向前,追逐梦想,让诗人在“迷茫,跌倒,沮丧,挫败”时,也“无法熄灭前行的希望”,保持“一路高歌”,从而彻底明白“人生的意义在寻梦中明晰、充盈”。
显而易见,诗人老胡杨拥有自己独特的语感,其长短结合的诗句、语言结构和节奏也与众不同,他在自己收放自如的语言环境中,彰显出诗歌独特的气韵。(赏析:郑梅玲)
6.寻梦
文/马维生
胡杨诗情哟
在庭州大地傲立
受岁月洗礼
现出空前刚毅
文化润疆彩绘昌吉
创作节奏日新月异
把那梦中的欢悦哟
写进如画的诗行里
蒲公英诗苑哟
是哈密大地的知己
蒲公英的种子哟
孕育了顽强的奇迹
草原风光彩绘美丽
军地之情甜如蜂蜜
串在赞美的诗行里,
定格在永恒的梦里
金凤凰文苑哟
在六朝古都崛起
那优美动听的诗歌哟
在秦淮河面荡起涟渏
时代的轻风将你托起
南北的柔情铭刻心底
诗歌的韵律挥放自如
浪漫的笔锋彩排万里
三刊联手,互相学习
用激情描绘山河
用豪放打造精句
在寻梦路上缔结友谊
这首诗的可读之处在于,诗人能够结合胡杨诗情、蒲公英诗苑、金凤凰文苑“三刊”名称及网络平台特色,热情吟诵,直抒胸臆。其诗句充满正能量,真正体现出“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的诗者情怀。虽然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技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笔者认为此诗依然有可欣赏之处。(赏析:郑梅玲)
《蒲公英诗苑》优秀作品
7.寻梦
文/梁银
从深山老林里爬起来
越过羊肠小道
前行的每一步都带着力量
似乎要把高出眼帘的山脉踏平
我是骏马啊
不要把我圈养在牢笼里
我要越过乡村,越过大河
让辽阔接近梦想
如果足下生风
我会把大山和草原桥接
让山风吹绿草原
让守夜的人不再孤单
或许迈出去的步伐都在见证
农村和城市就差一堵墙
谁可以替我还原真相
让退后的步子紧紧跟上
大山是一个梦
城市也是一个梦
我们在梦里修筑工事
寻找山与山的距离
这一段距离啊
就是一个梦
千军万马驰骋了一代又一代
至今还在路上
“从深山老林里爬起来”,“我是骏马啊”,要跑出去寻梦,为梦想奔腾,“让山风吹绿草原”,实现绿色梦。“我”要主动迈出追梦的步伐,探索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为缩小其差距而奋斗,希望加快城乡的融合发展。“我”是千军万马之一,是新时代的追梦人。(赏析:郑梅玲)
8.寻梦
文/李树长青(河北)
诗意悄无声息铺开绿的深浅
脱俗的马匹牛羊涉水走进国画
低头咀嚼春的滋味
雄鹰开始在云游中寻觅
女高音穿过长城的远古传说
云朵鸟瞰星星坠落的化身
笛声沿着河流为鱼抒情
渔舟逐水驶进桃花源的深处
一朵蒲公英凝望着远山出神
一群小鸟追逐美人曲线的起伏
农家捕捉麦海跳动的灵感
所有的生命顺着阳光向上
根须却向下深深地探索
乡梦的眼睛留恋张望
叶片上挂满晶莹闪烁的舍利子
母亲走出霞光笼罩的小木屋
整个大平原出现一片吉祥
每一粒种子都有一个梦
且生长出升腾的羽翅
诗人从地上的马、牛、羊、蒲公英、渔舟……写到天空的雄鹰、小鸟、云朵、星星……始终围绕“乡梦”的主题。“所有的生命顺着阳光向上”,扎根泥土,“乡梦的眼睛留恋张望”。乡村小木屋中的母亲,沐浴着霞光,守望着大平原一片吉祥,“每一粒种子都有一个梦”,且有追梦的翅膀。诗人心中有“乡梦”,其母亲也是这样。(赏析:郑梅玲)
9.寻梦
文/罗宗鹏
当爆裂的车胎搜刮我所有的汗水
当黑夜的冷吞没我
去远方成为灵魂的誓言
仿佛选择漂泊是种错误
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
要忍耐多少冷讽热嘲
我成了另类
一个不切实际的庄稼汉
一个寒冷的标签
一直用汗水浸泡
牛肉面师傅,洒水车驾驶员,拉菜的人
从一个驿站辗转到另一个驿站
用身体里的盐放大自己
省略睡眠
在比低处更低的地方
让寒冷修炼肩膀
直到有一天
肩膀扛起高楼
键盘敲击出诗与远方
时间让活着的心
去改变了钢筋水泥的冰凉
那些俯视远方
打开内心的钥匙
才配拥有
才配说出爱
诗人善于运用比拟手法,表达其内心情感,渲染诗意。诗人朝气蓬勃地行进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不停地“寻梦”。为了谋生经历多种职业,“在比低处更低的地方”扑下身子,踏实生活。忍受无数磨练,肩扛手提,不但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脑力劳动,真可谓无所不能。诗人在“寒冷”中修炼,学会承担生活的重压,并从中感受人生的暖意。虽然曾在逐梦的路上漂泊不定,却始终接续前行。无论生活如何艰辛,都没有放弃诗和远方,努力走自己的路,无愧于自己的选择,始终坚守心中的爱和梦。(赏析:郑梅玲)
10.寻梦
文/江风
一粒种子把脚迈向大地的时候
水泥地面是挡在面前最坚固的城墙
小小种子毫不惧怕
毅然决然地选择活出自我
一缕花香是体内无法抗拒的诱惑
掬一捧水和一滴甘露
小小躯体就能爆发出撬动地球的力量
你勇敢地穿越黑暗
水泥地面不再猖狂向你举起妥协的臂膀
你把鲜花高高举在头顶
全世界都向你投来惊羡的目光
当你姹紫嫣红的绽放
整个春天都只是你的背景投稿
诗人以“一粒种子”为主体,歌唱它从水泥地面的缝隙中钻出来,生根发芽,且开出灿烂的花朵,绽放生命的美丽,赞美它“活出自我”的精气神。因为“一缕花香是体内无法抗拒的诱惑”,是它的“梦想”,因此其“小小躯体就能爆发出撬动地球的力量”。文贵出新,笔者认为这首诗作当为佳作。(赏析:郑梅玲)
诗评人郑梅玲简介
郑梅玲,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诗词学会会员,新疆楹联家协会会员。创作的散文、诗歌(词)及楹联作品散见于多种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出版有个人散文集《仰望故乡》等。曾担任新疆和静县中共党史、中共组织史资料等书籍的副主编(书籍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曾担任本县《天鹅湖》综合文艺季刊的副主编(内部交流刊物)。新疆和静人,主要从事科技教育工作。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