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馨香盈秀“征文012
初识《馨香盈秀》实属偶然。今年6月的一天,我在朋友圈浏览时,无意间看到《馨香盈秀》文学平台发的美文及投稿方式,阅后感触良多,只恨相识太晚,喜的是自己的作品有了可以发表的平台了。 关注了《馨香盈秀》之后,我试着加了张秀芳老师的微信,不曾想张主编很快就回复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试投了我写的《秦蟒两岭添新绿 洛州大地换新颜》一文,没想到当天就被张秀芳主编推上了平台。这一天是2021年6月19日,直到今天我与平台相识刚满20天,时间虽然短暂,可我已经离不开平台了,我爱上了《馨香盈秀》。 《秦蟒两岭添新绿 洛州大地换新颜》一文,在《馨香盈秀》平台、《都市头条》上发表后,当天阅读量达3万之多,到今天已突破8万人次,大大超出我的预料。也给我增添了继续写作的欲望。 这中间张秀芳主编功不可没,我将文章推送给张老师的那一天是周六,不曾想张老师非常敬业,放弃休息时间,当天审核、配音、润色并推送到平台,认真敬业负责的精神可佳可敬。 看到这么多的阅读量,我有点飘飘然,便先后将自己撰写的《怀念父亲》、《草链岭》、《黑章台记忆》三篇短文推送给张秀芳主编,张主编都一一配音、润色推送到《馨香盈秀》平台、《都市头条》上发表。 适逢《馨香盈秀》创刊三周岁生日,我先后仔细认真的阅读了几位老师撰写的回忆文章,几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馨香盈秀》创刊三年来的心路历程进行了解读赞赏。让我这个新人深受感动,创业不易,对《馨香盈秀》有一种情有独钟的感觉,也必将激励我在以后的文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浪花一朵,在文学的大花园里只是馨香一瓣。在自媒体爆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馨香盈秀》能独树一帜,勇立潮头,浪漫轻盈,有着别样的风景,养眼养心,受到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真诚喜爱,名至实归。
人间最美七月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辛勤耕耘,果硕花红。三年来,《馨香盈秀》能够凝聚各方力量,把平台办的红红火火,充分彰显展示了平台的影响力、感召力,展示了平台的努力方向。
二十天的互动与交流,我认为《馨香盈秀》自媒体平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追求完美。好花还要绿叶衬,任何一篇好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除了文章的质量以外,好的配音和插图更能吸引人的阅读欲望,《馨香盈秀》张秀芳主编做的很完美很到位。
——及时快速。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作者、读者、还是编辑都有自己的生活圈,都有很多事需要去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将作品推到平台,就能提高作者的成就感和写作欲望,就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就能进一步促进平台的高质量发展。
——广交朋友。《馨香盈秀》平台的宗旨是立足教学,不辱使命。一个平台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有一批有责任心的作者群体,而我们的作者大多是业余的,来自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张秀芳主编能够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教学之余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这种宁可牺牲一人也要幸福大家的精神,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去学习。
——执着追梦。创业难 ,守业更难。一个好的自媒体平台要在众多的自媒体平台迅速发展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创新意识,就要有追梦理想……国家要发展有追求的中国梦,洛南要发展有追求的洛南梦,《馨香盈秀》平台要发展也要有自己的梦,那就是聚集更多的文朋好友,更多的作者群、读者群、编辑队伍,让平台永立潮头,永远年轻,破风斩浪,永远前行。
在《馨香盈秀》平台三岁生日之际,我作为一位新人,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衷心祝愿《馨香盈秀》平台越办越好,走出洛南,步出陕西,奔向全国,为宣传汉字故里洛南尽一份力,做出努力和成绩,也为宣传每一位热爱《馨香盈秀》平台的读者、作者提供一方舞台。
《馨香盈秀》,我与你有缘。



作者简介: 胡姓娃,男,生于1964年10月,陕西洛南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40年。商洛市林学会会员,洛南县县级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第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推荐人选,陕西省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专家。在《陕西林业科技》、《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文库》、《安徽农学通报》、《陕西林业》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林业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曾荣获县政府以上奖励十五项,其中省、厅级林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项。有多篇散文在《青年文学家》杂志、《陕西农村报》、《秦岭文学》上公开发表。热爱林业,敬畏自然,崇尚山水田园生活。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