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的启示
白春峰
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一天,河流解冻、春暖花开,炎帝神农后裔姜姓有邰氏之女――姜嫄带着族人赶着羊群顺着漆水河向泾水流域举族迁徙。
就在姜嫄履迹而往之际,在南湖岸边,杏花深处,豳草地遇见了正在豳地辅佐颛顼帝的姬喾。姜嫄猫下身子,躲在草坪中偷窥着眼前这位少年,她心中甚喜,心想: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何不一试其才情。便随即吟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只见那少年风流倜傥,手持骨笛对着东升的明月吟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姜嫄兔子一般从草丛中蹦了出来,竖着大拇指称赞少年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那少年打量着挂在姜嫄裙带上的玉佩回复道:“多谢姑娘美赞,有女同游,颜如华胥。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就这样两人一见如故。一起漫步在南湖岸边。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聊着,喾疑惑的问姜嫄说:“姑娘这么漂亮,本候之前怎么没有见过你呢?”姜嫄告诉了他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小女子刚率领族人们从邰地(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搬迁而来,之前你又怎么可能认识我呢?”喾听了后大笑了起来说:“天意,天意难违,盛情难却啊!”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晨起,姜嫄感觉腹部不适,一看见食物就恶心,可是吐又吐不出来,十分难受。这时,吓得她的发小,服侍丫头――紫萱不知所措,于是她便找来了同族的长老。那个时代是母性氏族社会,长老自然是女性,是个过来人,她看见姜嫄反应之大就断定是怀孕了。她便追问姜嫄:“你是不是和什么男人野合了,快说?”姜嫄被逼无奈又不敢说出事情真相,毕竟自己还没出嫁呢!只好说:“就在一个月前,我们来到这里,在南湖岸边采集杏花时,无意间发现了巨人足迹,出于好奇,践之履之,便这样了。”
长老听了,知道姜嫄在撒谎,可是出于她是族长之女,又是未来族长的不二人选,毕竟她还没结婚就有孕而育,传出去对整个家族的声誉也不好。于是,长老就此作罢,和姜嫄一起编造了履巨人迹的谎言,向族人们掩饰了事情的整个经过。
有一天,弃在泾河岸边发现了一种像极了小猫尾巴的草,这种草毛绒绒的,很是招人喜爱。于是,他便被眼前这株草给吸引住了。“母亲,您快过来呀!猫咪咪,这里有好多好多的猫咪咪!”他便唤来了娘亲姜嫄。
姜嫄接着说:“你发现没有,狗尾草它的秆直立或基部弯曲,高约两尺,穗部如同狗尾巴。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多生于海拔千仞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它的用途可不小,它可作为牛、羊的饲料,也属于中药材,可祛风明目、清热解毒、主风热感冒、黄疸,小儿痢疾,目赤肿痛等症状。狗尾巴草可拿来煎汤服用,取二至四钱(新鲜的一至两钱)熬制一刻钟即可服用。如果外用可直接捣碎取汁擦拭受伤处即可。”
“母亲,那它的花期有多长?能不能栽培呢?”弃追问道。只见姜嫄,用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发说:“孩子,处处留心皆学问,你要多观察、多总结。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就这样二代神农弃从野生的草木中培育出了五谷中的四样即“黍、稷、麦和菽。”
他告诉人们黍去壳,就是黄米(豳地称糜子),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制作工艺复杂又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而稷又称粟(即高粱),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麦,禾本科植物的一类,五谷的一种,分为小麦,大麦等种类。菽者稼最强。秦汉以后谓之豆,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弃性明而仁,能育其教,他生于豳长于豳,从小受到了母亲姜嫄的言传身教和农耕文明的熏陶,故一生酷爱农事。儿时,常以种树、麻﹑菽为戏。稍长善总结,创新农耕。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成果丰硕,民皆效法。
五谷文化举足轻重,可谓人类农耕文明之起源。据史料记载,考古学家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遗址――“颛顼之墟,帝喾之邑。(今彬州水北遗址)”中挖掘的陶鬲中就发现了高粱的痕迹,说明五谷孕育了人类四五千年。人类农耕始祖神农炎帝――柱和后稷――弃二人先后将野生杂草培育成五谷杂粮,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同时也告诉世人,人类与五谷的不解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