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洪救灾,洛南作协在行动
(系列报道二)
文/云蒙山人
这的确是令人振奋的踊跃捐款的一天!如火如荼的爱心捐赠,系列报道一已有记述,这里不再重复。
晚上十点半,刘剑锋主席在忙碌辛苦的从灾区洛源农林村绕行灞源返回途中欣慰地和我聊天:“商州文友捐款1000元,倡议发出五个小时,捐款达74人,应该上万元了。”我粗略统计,约9550元。
稍后,刘主席在朋友圈代表洛南县作家协会党支部和洛南县作家协会发出了感谢的声音:“我代表洛南县作协和我本人,向所有关心关注洛南灾区的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们深情的目光,你们伸出的援手,将会被洛南人民永远铭记!”

——大爱无疆,捐款汇聚洛州。
截至7月26日晚上7点20分,累计有111人捐款。其中,商洛青年作家鱼鹏捐款1000元。捐款队伍除作协支部党员、班子成员、会员、文学爱好者以外,新增了丹凤才女张小莲、柯玲,新锐作家詹秀芳、张宁芳、李超(安途),洛州人气作者吴书斌、杨学艺、聂静、牛金婵、闫秀民、贾爱霞等。淳化文学爱好者吴静、从高陵远嫁洛州的财政工作者郭爱莲以及洛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主任冯江慧等新面孔。而除文学之外的洛南信合田蓉、洛南妇幼保健医院的李凯、麻坪镇干部郝敏等等众多人士纷纷捐款。
据作协杨锋锋书记统计,7月25日24:00以前,合计76人,9870元;7月25日0时至7月26日19时30分,合计人35人,3450元;两天总合计111人,13320元。

——真爱无言,微笑温暖故乡
作为洛南县作家协会的重要成员,赵西芳女士,她不仅是一位女强人,骨子里还流淌着狂热的爱故乡的血脉。赵西芳是农林村第五村民小组人。她出生并在这里长大。这条春季里野花遍地秋日里红叶点点冬日里银装素裹的老家,是她一辈子都割舍不掉的记忆。老家受灾后的7月25日,她与西安的一个叫作董爱玲的朋友花去数万元,购置了挂面、方便面、纯净水、蔬菜以及生活中能够用到的所有用品,雇佣一辆大型卡车,送到老家。然而这一路确实是千辛万苦,并且是在很久以后进入有信号区域,才通过刘主席的朋友圈略知一二。
21时7分:“洛南作协成员走进洛源灾区。”21时9分:“洛源灾区无信号,现在收到蓝田的信号。”21时17分:“洛南作协成员走进洛源灾区。现在离开洛源镇。因为洛源镇至县城道路水毁,只能绕行到灞源。”21时34分:“洛南作协成员一起将救灾物资送到洛源灾区。”终于,赵西芳把她第一时间与西安一商家朋友董爱玲购置的挂面、方便面、蔬菜、纯净水以及生活日用品送到洛源农林村灾区群众手中。
农林村是洛源镇受灾最严重的。走出水毁的村舍河川,烛光之下,在一户农家吃晚饭——真正的“晚”饭。

——向爱而生,温暖竖起形象
7月25日深夜11点多,洛南作家协会核心成员胡永宏、作协新党员樊波还在花石浪物流中心帮忙卸车救灾物资。26日,除了他们俩,作协支部新党员吴瑞卿等也加入了义务搬卸外地救灾物资的队伍。作协核心成员秦国鹏看见胡永宏朋友圈的消息,顾不上自己身有重担,也驱车赶往了卸车义务工作者行列。
7月26日早上六点多,文学书画爱好者何坤,即打电话给刘剑锋,说为了去灾区救援,他特地请假几天,并询问今天可以到哪里为灾区做点事情。

7月26日一整天,洛南作协支部预备党员樊波一直奔波在救援一线,直到晚上9点,还在花石浪搬运救灾物资,并在《洛南作家村》微信群发消息“现在花石浪有两车救援物资急需人帮忙,如果有意者可以去帮忙下车?”
是的,短短两天,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有人甘付真金白银,有人愿流热血热汗,有人倾献深情厚意,有人激起豪情壮志,正如刘剑锋主席所说——
“灾难,我们所深恶痛绝的灾难无处不在。没有人能够躲过它恐怖的面孔。但是,离去的,总是灾难;唯有人,永远站立着。”
(2021年7月26日)
注:根据资讯整理,已经审阅把关。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很高兴认识更多文朋诗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