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三个小故事中感悟
怎样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者:婉晴 主播:阿丽
我今天和朋友们谈这个问题,不是想显摆自己多懂教育,更不是想宣传自己取的了多丰硕的成果。首先声明我是教育工作者但不是教育专家;我是家长,但不够优秀;今天我只是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孩子母亲的名义和朋友们沟通一下思想,说明一下自己的见解而已,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若干年后每个母亲都能洋溢在享受孩子优秀成果的回报中。

众所周知,很多家长千方百计的喜欢把孩子送到一个附近有小饭桌、能看着孩子做作业、甚至是全托的学校读书,这就是家长们认为给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我认为,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固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给孩子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家庭更重要。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背后是一所优质的学校、一群优秀的教师、一个优良的家庭。就像一粒种子的成长得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及时的管理、恰到好处的天气一样。下面我讲三个小故事,希望家长朋友们从故事中去感悟其中的道理。

故事一:26年前,我曾任过一个5年级的班主任,班里有一个叫张小北(化名)的男孩子,我一接手这个班就发现了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张小北机灵嘴甜能言善辩、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拉拢同学,经常偷着抽烟、喝酒,兜子里总装着很多钱,花钱手很大方。大方到在我月薪121元的年代,他花100元买了一台收录机送给了同班女生。一个12岁的孩子如此大方,让我震惊不已。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开着个很大的工厂,张小北是独生子,他爸爸特别喜欢他,经常带他去参加酒会、娱乐场所、抑或谈生意,久而久之大人的言行感染了孩子。

故事二:有一个叫蝶儿(化名)的女孩,今年正在某小学读6年级,突然得了抑郁症。母亲焦急如焚!求我做心理咨询,这是我从事义务心理咨询三年来年龄最小的一个。当我看着孩子的眼睛,展现给我的是:孤独、自卑、凄凉。她的着装及言行给我的印象是:怯懦、冷漠、孤僻、内向、萎靡。孩子读的是一所城市省级重点学校。孩子的背后家庭是农村,父母常年吵架一年前离异、母亲像个挣钱的机器般奔跑在全国各地搞销售,她被母亲花重金安排在能解决食宿的学校,她和母亲很少有见面的机会。我翻看了她和母亲的手机微信朋友圈,在她母亲的朋友圈里只有商品广告,在她手机的微信朋友圈里只有她自己上街、自己的一切一切,由此可见她们没有值得快乐幸福的亲子活动分享。孩子抑郁症的爆发我总结了这么几点:父母离异、缺失母爱、农村到城市生活的自卑感等造成的。

故事三:有一个叫雨薇(化名)的品学兼优女孩以全市第一名成绩考入了本市重点高中。雨薇的父亲是一个常年卧床的病人,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家出走了,雨薇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捡破烂以及国家和爱心人士救济在农村读书成长,但她非常阳光,学习非常勤奋。在一次走访救助中我见到了她的生活环境以及她的爷爷奶奶还有她的父亲,我感触很深,清贫如洗的60代的三间小房收拾的一尘不染,爷爷奶奶虽没有文化但非常勤劳且讲礼仪,小院子种植的各种蔬菜把整个家庭打扮得非常有温暖美丽的家庭气息......
我的三个故事朋友们听了不知有什么想法,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环境、亲情、教育等等必须联手配合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很多家长总是把孩子优秀归结于自己的遗传基因好,把问题孩子推到学校、推到老师身上,这样是不正确的,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也很重要,请家长朋友们请深思。
作者简介:婉晴,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暹华文化研究院会员,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名誉主席,中国红领巾报记者,中国公益在线记者,先后有1000余篇文章在省地市各级刊物发表,出书《小学生怎样写作文》、《雨轩梦》,《爱着并痛着》等6册。现工作于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阿丽,热爱生活,喜欢唱歌、跳舞、朗诵!喜欢用美的声音传达诗文的美妙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