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
文/萧军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每当唱起这首歌,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位身材敦实、笑容可掬、文质彬彬的长者,他就是我的老师,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老师——郝蔚民先生。
前几天(本文初稿时,笔者注),老师很郑重地赠给我一本书,还说他只印了不到20本,在极少的范围内赠阅。“我就不给你题赠了,那样太俗气。”郝老师一边把书递给我,一边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说。我知道,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不事张扬。但只要是老师给我的书,我才不管有没有题赠呢,何况我已经不由自主地开始看书了。
我立刻被这本书与众不同的装帧吸引住了。淡蓝色的封面,如同秋日澄澈的晴空;一丛疏朗的修竹,挥洒着傲然不群的清雅,仔细看,一根老竹挺拔屹立、一竿翠竹顶天立地、一簇嫩竹栉风沐雨——片片竹叶伸向天宇;这丛修竹左边,自上而下的端庄秀丽的“春风秋月”四个字,如同老师那宠辱不惊、铁骨铮铮的身影。勒口处,是老师和蔼可亲的半身照,附有简短明了的个人简历。刹那间,我的眼睛湿润了,一首歌跃上心头:“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它回荡在我的耳旁,伴随着我曾经倾心拜读的每一天,伴随着我此刻表达感受的每一秒。
夕阳之美,美在谦逊的态度。印象最深的《六十岁生日抒怀》是这样写的:“又遇辛卯六十年,白发染鬓弹指间。教坛挥洒历历现,如今致业已休闲。虽是绿叶无斑斓,难成锦绣亦坦然。期寄满庭桂与兰,秋景可比春光灿。”这首诗,老师曾在生日当天发给我,我还就不知天高地厚地和诗一首。及至拜读了《春风秋月》,更品味出其中的谦逊。老师作为洛南县知名的老专家,始终奉献在重点小学古城小学、西街小学,知名中学古城中学,最高学府洛南中学,长期主持全县教育督导工作,这是一般人视为“非同寻常”的经历,他却谓之“教坛挥洒”、“难成锦绣”,其不事张扬的谦逊风格可见一斑。也与一些夸大其词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夕阳之美,美在扎实的作风。老师长期担任我县重要教育单位的主要领导,不管身在重点小学、知名中学,还是最高学府、主持督导,他都能抓住要领,切合实际,突出重点,引领潮流,干出成绩。管理西街小学是他教研教改的黄金时代,进校培训校长是他教书育人的华彩经历,主政洛南督导是他广交师友的宝贵年华,受命管党洛中是他锦上添花的昂扬旋律,数次离职进修是他自我超越的激情岁月。而贯穿这所有春秋冬夏的,是郝老师扎扎实实的作风、朴朴实实的话语、切切实实的付出、真真实实的奉献。正如老师自己所说,“政声人去后,无意柳成荫。”正因为他“自己甘作绿叶护红花、淡薄于名利是非圈之外,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赢得人心。”这与当今一些还身在其位、就已为人诟病一些领导相比,难道不是天壤之别?
夕阳之美,美在善良的本性。老师的善良,既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阵的虚情假意。他的善良,源自祖上遗风,出于自我修炼,成于社会认可。老师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等等亲人,都是勤劳、善良、坚韧、厚道的普通中国大众的典型,他从他们身上继承了优秀的家风。老师至今记得他父亲的话:“诚实的人意长,为人莫贪钱,处世休占他人便宜。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到人前就是能挺起脊梁。”他认为“这些话让我终生难忘、受益匪浅。”这让我想起一件至今依然令我汗颜的事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的一篇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入选洛南县督导室编印的论文集。考虑到老师多次斧正我那很不成样子的“拙”品,我要求与他合署作者,老师拒绝了;我自作主张写上,他又让编辑删掉了。后来,看到那“孤零零”的作者,我对老师更多了几分敬佩。
夕阳之美,美在超然的心态。老师大半辈子身居要职,花甲之年不但能善待退休,更能“退而不休”。“这十几年,是我与洛中教师同呼吸,与学校共荣辱的十几年。”“去留无意,静观天外云卷云舒;荣辱不惊,笑看堤外花开花落。”“我将会继续做好洛中教职工的一员,为洛中的成功喝彩,为洛中的发展加油,”这是老师在《离职感言》中发自肺腑的表白。“为了练习把字打得快一些,于是我就收集署有自己名字的文字,不管它有意思还是没意思,敲打呀、敲打呀,于是就有了这一本子东西,不管它成样子还是不成样子,我还是把它印出来了。这样做仿佛就是对得起自己如水逝去的几十年岁月,对得起自己满头的白发。”这是老师对《春风秋月》的“诞生缘由”的具体说明。退,能坦然面对;休,能老有所为。说实话,老师的境界还真不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
夕阳之美,美在忧患的情怀。按说,老师现在儿女有成,衣食无忧,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完全可以安享“打拳击剑云燕下”的无忧无虑的好时光。但是,他却始终情系故土、心怀赤县,时时刻刻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忧患情怀。他在《土地的漫谈》里写道:“社会确实进步了,农民的耕地越来越少。……(引者略)看到大片土地荒芜,野草丛生无人耕种,与农民闲谈方知道种地需要的籽种化肥人工收不敷出……(引者略),我暗自思量,国家为了鼓励农民种地,亘古未有地免除了农业税反而给予补贴尚且如此。看来农村的改革还须继续深化。”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面广、值得关注,先生的情怀发人深思、令人钦佩。一天傍晚,我和他在云燕楼前相遇,谈及我县一位“老教育”晚节不保,他的叹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夕阳之美,美在坦荡的心胸。在这本书的《后记》里,老师对他这部作品的名字“春风秋月”的来由作了说明。一是“这个小册子纯粹是消磨时间,自娱其乐”;二是“手指敲打在键盘之上,我的思绪却沉浸在几十年清苦和忙碌的教育工作中,平凡的春风秋月,……正是我做这件小事的意义所在。”三是“我既不会用那些将褒贬藏于文章之中的春秋笔法,去刻意地鞭笞和揭露心中那些不平之事,也不会用溢美之词给我和我的家人戴上毫无意义的并不存在的桂冠。我是以客观之心,写真实之事,抒常人之情,议公正之理,唯此而已。”所以,这本书有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名字——《春风秋月》。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见深情,春风秋月,一样有它别样的春秋、别样的风月、别样的精彩。
刚刚拜读完郝老师的作品,我立刻班门弄斧地发去一条短信,表达我的感受:“春霖化育四十年,风刀霜剑若等闲。秋光灿烂胜春暖,月华皎洁赛日圆。崇高品德字里感,真诚胸怀行间现。扬美贬丑嗤虚假,善心义举薄云天。激浪神州路千里,情洒教坛书万卷。深爱无言柔似水,意托有字重于山。百岁人生未觉短,读史阅世悟自然。不悔不惧不迷惑,厌假厌丑厌贪官。藏头小诗献老师,略表钦佩在心田。”
是的,我想说:“《春风秋月》,崇真扬善,激情深意,百读不厌。”我还想接着唱完我的歌,“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这首《最美不过夕阳红》,献给您——敬爱的郝老师,我的好老师!(2013年秋初稿,20210715定稿)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很高兴认识更多文朋诗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