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实习地方(革命故事)
作者/贺宏亮
—江西南昌
1986年8月下旬,我踏上南下的列车,到江西南昌实习。路经南京下车,朝拜了中山陵,到常州天宁寺一览,到无锡太湖一游,苏州园林一赏,上海外滩散步,杭州西湖一观,到了实习地——南昌市新建县 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
进入南昌市,“八一”二字处处可见;八一广场、八一大桥、八一纪念碑、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实习的第二周的礼拜天,我组织部分学员,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是区队长,实习带队的;警院叫区队,不叫班)。
在纪念馆,我耳边仿佛响起了,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起义的炮声;拿起枪杆子,向国民党宣战。星星之火,开始燎原。起义部队撤离南昌,辗转战斗闽、粤、赣、湘地区,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1987年春,我和几位同学到南昌市西郊的梅岭方志敏烈士墓祭奠。对方志敏,我是上学期间,从《可爱的中国》一文中知道的。此文是他在狱中写的,所以,印象很深。
到方志敏烈士墓前,知道的更多,更感人、激发人。他被捕后,在狱中写了13万字左右的文稿,其中《可爱的中国》、《清贫》(对我的学习启发很大)。他是江西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江西地方党、团创始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他参与、领导了弋横起义;创造了拥有“铁的纪律”的红十军。他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股票;首创了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他首创了列宁公园,创办了一批学校和文教卫生单位。
我看着、听着,全身心地在问自己:今天的美好生活、优美的学习环境、走北到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领略、等等,都是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离开梅岭,脑海里萦绕着毛主席亲笔提写的——“方志敏烈士墓”。
江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壤,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2016年,我去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听讲解员介绍:在井冈山地区的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村庄,每个村都有三分之二的人,为革命牺牲了……我听到讲解员讲到这里,一下失去了知觉:革命的代价,就这么大啊!
井冈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热血染红的地方。我们要铭刻在心!
贺宏亮 搜集、整理于2021年7月5日 书于6日 14时至18时 红庆路火车站院 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