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剑走江湖
第七十二章 大战前的布署

望着山狮驼等人离去的背影,林立轻轻皱起眉头。
石海看着林立的表情微微一笑说道: "林兄,你也看出他们有问题?"
林立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从山狮驼一行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哈图这个人绝对不简单,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哈图等人是来我们大宋抢夺方腊宝藏的,但是,至少从他手下人的行动来看,他们是有备而来。不管他们的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总归还是要小心一些才是,可以说,这个哈特使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很不容易对付。虽然我没有和此人正面打过交道,但我的直觉告诉我,哈图此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等我们到了清溪县帮源洞,一定要提醒刘小友,让他小心哈图此人,免得中了此人的算计。"
石海闻言点头,他也很赞同林立提议。
两个人凑在一起低声商量了几句,然后招呼众人回去休息。

按下不提,一夜无话。几个人休息了不长时间天色便已发亮,没有休息好的几个人起身,草草的吃了几口饭,便直奔叶家镇。
此时的叶家镇热闹至极,但见宋金双方三股势力齐聚此地,各打算盘。可谓是算尽机关,周密计划,以图大局。
临安,皇城,皇宫大内,偏殿之中,早朝以后的宋高宗遣散文武大臣,唯独留下老丞相李纲商议事情。
老丞相李纲正要下跪行礼,被高宗赵构伸手扶住。
宋高宗轻轻笑道: "老爱卿劳苦功高,乃是我大宋的顶梁支柱,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缛节,再说这偏殿之内就只有你我君臣二人,随意一些便是,请坐吧!"
李纲有些激动: "多谢圣上体恤,老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纲拱手谢恩,然后在下首沾身而坐。
什么叫沾身而坐,就是身子沾着坐椅坐个边,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不能全身而坐,要不然你可就犯了大不敬之罪了,特别是在皇帝跟前。
宋高宗见李纲坐下,然后直截了当的问道: "李爱卿,闲言莫论,朕来问你,方腊宝藏之事办的怎么样了?"
李纲拱手答道: "请圣上放心,老臣早已安排妥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情应该没有什么纰漏。"
宋高宗点点头,然后沉吟一下: "既然如此,为保险起见,朕的岳、韩、刘、张四大元帅麾下所有人等随你调遣,一定要确保此事万无一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李钢闻言连忙拱手道谢: "圣上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如此周详计划,此事定成,老臣在此谢过。"
宋高宗点了点头: "老爱卿尽管放手去做,朕会全力支持与你。"
李纲站起身来,一脸感动: "圣上雄才大略,不输太祖,中兴大宋,还我河山是指日可待。"
宋高宗闻言心中舒畅,他摆摆手,示意李纲坐下,然后君臣二人就此事商议具体事项,再次做着计划,盘算大局。
许久之后,李纲这才离开偏殿,告退而去。
望着李纲离去的背影,宋高宗眯起眼睛,然后细细思量起来。

正在此时,偏殿角门一开,进来一个人,然后走到高宗赵构跟前跪倒磕头: "微臣杨沂中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高宗摆摆手: “杨爱卿免礼平身。"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高宗赵构的死忠之士,禁军侍卫统领之一,第一心腹杨沂中。
"谢圣上。"杨沂中谢恩已毕,然后起身。
杨沂中顺着高宗赵构眼神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小心谨慎的问道: "圣上,你不放心李丞相李大人?“
高宗赵构摇了摇头: “不是朕不放心李爱卿,凡事都应该做两手准备。现在金贼觊觎宝藏,对宝藏虎视眈眈,一旦宝藏显现,朕怕他们会狗急跳墙,破釜沉舟。还有,现在秦桧势大,我不得不防,朕重用李纲,不仅仅是用来牵制秦桧,我还要他为我办事,办大事。因为此事重大,朕怕李纲有失,故而派你前去暗中相助,至于如何相助,你应该懂的。"
宋高宗的话中有两层意思,杨沂中心中清楚。他连忙抢拳禀首: "请圣上放心,微臣一定不负圣上所托,一定助李大人马到成功。"
西市大街,秦相府,此时此刻的秦桧正在自己家客厅来回踱步,一脸焦急的在等待什么。
正在这时,一个长相几乎和秦安一模一样的人走到秦桧跟前抱拳禀手,嘴里说道: "小人秦宁参见丞相大人。"
秦桧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秦宁,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来人名叫秦宁,是秦安的双胞胎弟弟,也是秦桧的心腹爪牙。只见他低声说道: "丞相大人尽管放心,小人已经将成都那边安排妥当,就等着宝藏到手,立即安排人连夜运走。"
秦桧嗯了一声,表示满意,然后接着说道:"秦宁啊,此事一定要做的周密细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秦宁一躬身: "谨遵相爷钧旨,小人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相爷重托。"
秦桧沉吟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 "秦宁,记住你现在的身份,在你哥哥秦安回来之前,你仍然是相府的管家,这个身份只是用于混淆别人的耳目,方便你哥在外面行事,别让人看出破绽。"
叶家镇的某家客栈,哈图将集结待命的金国三个小队所有官职在千夫长以上的人员聚集在一间屋内商议大事。
哈图很清楚,他来大宋的身份是金国特派使团的议和特使,这是明面上的身份。只从二派特使韩昉韩尚书到了临安,他这特使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虽然现在明面上还是大金的特使,其实暗地的身份已经成了抢夺方腊宝藏的总统领官了。

(第七十二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