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村的革命故事
作者/贺宏亮
—杀豪绅“九个半”
我们村是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解家沟村。
我们村在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在清涧县城东60公里处;黄河西岸,无定河东岸。是方圆最大的集市贸易中心。旧时,乡下人种的粮食、养的家畜,只有在这个集市上卖成钱,才换买生活食用品。特别是每年腊月,是添置年货的地方。
20世纪30年代初,陕北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本来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可国民党地方政府,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官府衙役、地方豪绅,层层加码盘剥。逼得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官府催征捐税,则采取株连的办法(“家累家,户累户”)。一家交不出捐税,数家、全村受到株连。 腊月的解家沟,成了官府收粮款的最佳日子了。官府派出衙役,衙役勾结地主豪绅,完结账目。老人们常说:腊月里的解家沟,是穷人的阎王殿,活提活拿的日子。
1927年10月12日,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在陕西省委领导下,唐澍、李象九、谢子长、白乐亭组织了清涧起义。之后,清涧及周边,革命热情激昂。面对解家沟集市上国民党衙役、地主豪绅的惨暴行径,红军二支队行动了。
1934年1月下旬,陕北游击第一、二支队领导人白雪山、崔田民、张承忠、白如冰、唐洪澄(贺生春)等,在解家沟镇安家山村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利用年底大集,县衙、豪绅们来催征催收,残害百姓的时机,奇袭解家沟。
1934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初七),解家沟逢大集,东区的县衙和豪绅都来了。当天晚上,他们聚集在地主家,一边大吃大喝;一边抽着大烟,七嘴八舌地争论着征收粮款的问题。红一、二支队的游击队员,由白玉华带路,冒雪从安家山村出发,突袭解家沟衙役、豪绅驻地。抓捕了黄振刚、黄俊士、高永、高富、高新应、崔业高等10人,拉到集市滩。白雪山宣读了他们的罪行,当即全部击毙。其中崔被砍了一刀,游击队撤走后,苏醒过来遁逃了。这就是当地流传着:红军游击队,杀了县衙、豪绅“九个半”。
解家沟的革命胜利,极大地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面,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嚣张气焰,震慑了官府衙役、地主豪绅,打出了红二支队的军威。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清涧农村武装斗争之火,迅速燃烧。
一首民歌,在东区解家沟一带,广泛传唱:
二十三年时世乱,
起了些红军闹共产。
红军的头儿白雪山,
一黑夜杀了九个半…
(注:二十三年,是民国二十三年,公历1934年)。
解家沟是生我的地方;解家沟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解家沟的水土养育我,高考走进,沈阳中国刑警学院警犬系,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解家沟是陕北红色革命最早燃起火种的地方之一!
贺宏亮 收集、整理于2021年6月29-30日 书于7月1日 22时至23时20分 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