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风快讯:(毕俊杰、黄国赞) 近日,在项城市贾岭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镇党委书记张伟亲自把这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章佩戴到一位老人胸前,并紧紧握住他的双手,鼓励他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位老人叫闫海彦,今年76岁,1965年参加农村基层工作,1970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2月被当选为老雷子村支部书记,1995年担任行政村支部副书记、民调主任等职务。他至今入党已有51个年头,在工作期间,他一心为公、任劳任怨,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在他的记忆中,1975年是他历经人生生与死考验的一年,也是他终生最难忘的一年。这年的8月15日,一场汹涌的洪水向条猛兽朝村子涌来,当他把全村人安顿到贾岭集防洪大堤后,回来时发现村里70多岁的老人闫马氏和来走亲戚的女儿还在生产队的大土堆上。这时,闫海彦找来了门板和檩条,很快做成了木伐,将母女俩一块安全送到贾岭大堤,回来途中,一个水浪将木伐掀翻,他落入水中连喝几口水,若不是村民路过抢救及时,他险些丢了性命。洪水退去后,闫海彦舍己救人的事迹引起人们关注,同时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就是几十个春秋。2019年贾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金鸡岭宣讲团成立,按说这位老人退职后应该过着无官一身轻的悠闲日子,可他没有忘记自己是名党员,他觉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能丢,于是他毅然投入到宣讲团队伍中去,利用这块阵地同大家一起,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正能量,传播真善美,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每次宣讲他都以自愿者身份涌跃报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农村新时代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闫海彦是个农村业余文艺爱好者,在平时宣讲团宣讲时,他都要为群众吼上两段河南豫剧,《马二牛剃头》、《大登殿》也都是他的拿手戏,每次表演结束时,都会赢得观众的掌声。
贾岭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传统民间艺术也是贾岭文化的一大瑰宝,为了让这些“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闫海彦和金鸡岭宣讲艺术队老师王洪彬一起,在原舞蹈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狮子、旱船、犟驴等传统节目表演,他们表演的《猪八戒背媳妇》,《赶犟驴》等节目,微妙微肖,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快乐。2019年以来,他先后参加各类宣讲和表演100多次,他和宣讲团负责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次宣讲千万别把我落下,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宣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闫海彦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与时俱进,利用自己的特长,继续为党和人民做贡献,为新时代文明建设发挥余热,同时还为人们树起了新的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