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裕尔河诗社投稿诗集
《端午节》
端午趣事一组
宋今平
采艾蒿(新声韵)
晚饭提前上“响铃”,傍黑早早嚷熄灯。
听窗惟恐又来雨,一夜蛙声枕到明。
叠葫芦
边角先裁后捏圆,轻描五彩谢春天。
吟成一缕心何寄?缠上江风祝万全。
吃粽子(新声韵)
红枣甜心糯米粘,青衣裹腹角尖尖。
时人未懂诗人苦,不解《离骚》只解馋。
五彩线(新声韵)
环心把臂绕情牵,美丽青春画个圆。
绑定童真那一刻,人生是处有斑斓。
那只香荷包
钟立魁
妞妞掩口笑儿郎,缠绕襟胸分外香。
赌气藏身丢弃了,阿哥羞作小姑娘。
忆端午节童趣三则
文/邱占龙
(一)
思年盼节总情深,常想餐中肉腻襟。
这不又临端午日,三尖粽子绿童心。
(二)
香荷一个佩胸前,说是无灾远病怜。
可我贪馋青粽子,开心最数节当天。
(三)
鸡蛋均分无大小,每人脸笑似花妍。
童心得意邀村伴,各自夸称我的鲜。
儿时包粽子
王晓昱
抽来箬叶避开娘,蜜枣甜甜糯米香。
别说儿时丝线短,捆成记忆晒阳光。
端午节趣事(二首)
文/郑全才
(1)包粽子(新韵)
绿衣白线缠身上,糯米红心四角包。
清水烧锅生美味,舌尖粘满乐逍遥。
(2)祈愿
回忆童年趣味盈,荷包粽子口涎生。
匀分煮蛋红线系,艾草葫芦愿太平。
端午.五彩绳
文/程山丹
腕上绳环一道虹,母亲说有避邪功。
而今心老难应景,最怅无人把我蒙。
端午.撞鸡蛋
文/程山丹
少时困苦却无忧,鸡蛋端阳做注头。
最恼壳儿多乏厚,撞来撞去进他兜。
端午急吃粽子
苏立新
囊中糯米叶包皮,三尺垂涎不断滴。
却要投江鱼喂饱,先人无恙不心急。
端午忆童年(新韵)
文/曲富安
妙药何方自古传?
水中艾草洗容颜。
三盆未见聪明长,
追问娘亲为哪般。
端午纪事(新韵)
文/刘世学
初五凌晨摘艾草,葫芦叠好绿缨飘。
登梯遍插房檐上,荷蛋欣然卧面条。
卖葫芦拾趣
文/苏秀云
绚烂缤纷五彩扬,一双巧手紧粘忙。
虽然是为蝇头利,也送端阳几缕芳。
传统五月节
文/李自贵
三角尖尖绿叶包,
门旁左右挂青蒿。
千家万户迎端午,
凤蛋龙须碗里捞。
忆端午
文/吕荣祥
每逢端午倍心欢,
早起盯牢席上餐。
茶蛋均分没食尽,
预留一个送猪倌。
端午随笔(新韵)
文/贾永学
鸡鸣端午去折蒿,艾草葫芦檐下飘。
少小扎绳三色线,感恩父母粽香糕。
粽子吟
(通韵)
文/孫忠臣
心红玉裹表白身,
绿叶包扎想嫁人。
溺水痴情波浪戏,
飘香入口唤童真。
端午往事(新韵)
文/ 韩占荣
少年好胜晨争起,
难寐天明采艾蒿。
门挂葫芦鸡蛋碰,
课堂瞌睡老师饶。
端午抒怀话屈原
文/朱力平
一
枚枚香粽水中游,
破浪千重壮士讴。
愿忍凄风孤寂寞,
难择苟且世间留。
二
半夜鸡鸣梦里惊,
踏青赶早躲邪灵 。
彩绳护腕谋吉利,
艾草门旁百病清。
端午抒怀
文/韦建国
玛瑙朱心碧玉镶,
身缠五线绿叶帮。
锅蒸水浴浪花起,
欲望馋虫品粽香。
端午晨趣
(新韵)文/郑坤
端午来临踏早青,采摘艾叶护心灵。
顺时再饮山泉水,选取葫芦挂彩亭。
端午粽趣
文/杨彩芹
时逢端午艾菖摘,精美香囊丝线綵。
最喜粽糕软糯甜,沾腮粘指扭姿态。
端午(通韵)
文/刘世学
糯米白绳扎绿粽,柳枝挑起彩铃铛。
艾蒿馈赠先贤义,屈子江魂祭梦长。
包粽子
薛淑春
笨手阿婆怎会包,
拜师求艺进城郊。
照方操作身形丑,
摆上餐台遇讽嘲。
磕鸡蛋
薛淑春
端午乖孙慧眼挑,
一枚彩蛋中头标。
出征归舍银珠落,
败阵残兵怨未消。
端午祭屈原(通韵)
文/李清山
端午将至贵知情,
赶制香包踏绿行。
粽糯香淳蒿草挂,
童心又乐在青萍。
端午书怀
郑重(安徽芜湖)
端午时光摘艾草,
龙舟竞渡兴尤高。
九章橘颂朝天问;
惊破江风汨水涛!
龙舟竟渡
郑重(安徽芜湖)
条条江面竟舟忙,
岁岁离骚棕叶香
曲婉佳音深郁调,
诗心提笔慰衷肠。
艾草妙用多
文/付树怀
每遇端阳插艾花,经年陈品磨香桠。
绒条点穴平伤痛,延岁增龄老叟夸。
学包粽子有(通韵)
文/苏秀云
条条竹叶水洇青,糯米珠圆粒粒莹。
轻握勺儿心尚抖。慢捏蜜枣汗如蒸。
贪婪总想多包馅,谨慎犹思紧捆绳。
怪状奇形张口笑,清香缕缕满锅呈。
端午忆趣
文/刘亚华
每逢端午欢如旧,摺叠葫芦乐未央。
折角横斜争巧手,翻边次第竞新妆。
圆方锦绣承千巷,大小空灵纳百祥。
系上飘然多彩坠,心怡自得喜洋洋。
回眸端午踏青趣
文/郑全才
迎曦洗露踏端阳,绿柳垂绦采艾忙。
盛绽山花舒野趣,郁葱岸草写晨光。
陶情满眼蜂儿醉,遣兴留心粽子香。
即日休言天近晚,神怡又悦感怀慷。
祭灵均
文/陈国田
吟辞悲日月,揽物泣乾坤。
玉树凌风立,香花御雪存。
遥遥求险路,璨璨铸精魂。
汨水流无尽,功高后世尊。
端阳吟
文/付树怀
苇叶清鲜裹粽忙,家家端午味留香。
枣仁糖馅内增色,江米晶团外溢浆。
昔恃遗风传道德,今依旧俗祭贤良。
千年雄有离骚在,敬仰先人正气扬。
问天兼怀屈子
文/郑重(安徽芜湖)
栉雨听风夜渺茫,黎民百姓尽炎黄。
勘争纷纠狼烟起,义举忠诚浴火墙。
天问问天吟橘颂,路漫漫远寓华章。
壮兴怀逸思飞渡,千古包棕艾草香。
一剪梅/端午忆童真(周邦彦体)
文/苏秀云
佳节闲遐沙垒房。门挂葫芦,艾草悬梁。无猜两小正情长。烂漫童真,笑语飞扬。
也把鸡蛋屋里藏。少年男儿,好有担当。野花芳草作婚床。你演新郎,我扮新娘。
一剪梅•端午情怀(张炎 体)
刘亚华
节至端阳艳照天。蒲酒乡园,角黍乡园。屋檐悬艾景超然。风俗依前,趣事依前。
丝缕纤柔玉腕缠。效仿韶年,爱此韶年。故情总在梦中还。他日贪欢,今又贪欢。
行香子 端午祭屈原
(晁补之体 通韵)
刘世学
志士呻吟,仁者悲鸣。
汩罗江两岸哀声。
狂风雨啸,怒浪涛惊。
泄心中怨,胸中火,意中憎。
奸臣当道,国王不醒。
楚国天从此无晴。
回天乏力,唤地无应。
愿上知我,下知故,众知诚。
小重山·端阳(薛昭蕴体)
文:徐荣峰
常忆童年角黍香。菖蒲悬挂处、艾蒿芳。
千家万户笑声扬。拴红线、驱毒抹雄黄。
堪笑少儿郎。撒欢芦苇荡、醉河塘。
采来粽叶欲颠狂。放声笑、岁岁盼端阳。
如梦令/粽子(词林正韵)(后唐庄宗、无名氏)
文/郑全才
糯米红心角俏。身骨白绳棱妙。清水下锅蒸,香气诱人醉倒。
切好。切好。寓意竟然深奥。
浪淘沙令•端午节感兴(李煜 体)
付树怀
端午粽留香。艾挂篱墙。高温晒透庫收藏。洗浴驱蚊熏穴位,翁媪欢狂。
蒲剑立门旁。曲水流觞。龙舟竞技笑声扬。艾草葫芦荷叶面,触景思乡。
总顾问:宋今平
社长:苏秀云
群管理员:刘亚华
律诗审核:唐成福 邱占龙
绝句审核:苏秀云 唐成福
词曲审核:郑 坤 刘亚华
现代诗散文审核:刘世学
编辑:衣金红
制作:苏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