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回放】
(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我来写】
志存于心 义行天下
陕西省洛南中学高二(二)班 张一航
从古至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从未改变。古人以为“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当代青年追求理想,则当志存于心,义行天下。

明确目标,才有前进方向。
追梦路上,跑得快固然有利,但若一直与终点背道而驰,跑得再快也不过是做无用功罢了。因此,在“速”的前提下,还要确定何处“达”。在台湾的一次书法大赛上,一位年愈七旬的老翁脱颖而出。这位老翁的作品只写了一个繁体的“龙”字,但却写得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便要跃出纸来。人们都认为他是一名隐世的书法大家,但老人说,其实自己只有小学学历,并且只会写这一个字,这个字写了几十年,自然大有所成。如果我们如这位老翁一样,有明确目标,即便是速度很慢,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成功,所以,追求理想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目标。

心有志节,方有奋进力量。
有言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若心中有志,便会不断为其奋发,向其靠拢。西楚霸王项羽之所以威震天下,我认为首先得益于他心中熊熊燃烧的灭秦之志。在秦王驾前,他毫不畏惧地口出狂言“彼可取而代之!”面对叔父的诘问,他坚定道:“要学便学万人敌。”这更是胸中志气所带来的裨益。反观后主刘禅,胸无大志,即便有一干贤臣辅佐,仍是做了亡国之君,所以我们青年要立下远大志向,并在鞭策下不断奋进,要相信坚持不懈,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秉持仁义,才能有益社会。
我们称赞一个人,常会称他宅心仁厚、侠肝义胆。中华民族从几千年前开始便崇尚“义”,“义”也就成了所谓“君子”的基本品质。希特勒在二战中带领法西斯德国犯下了一系列不可饶恕的罪行,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实例。他有目标、有志向,从孩提时期便立志要统领德国。经过努力,他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希特勒失去仁义,最终成为“杀人恶魔”,不但没有流芳百世,而且遗臭万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因此,无论我们身在何方,一定要谨慎秉持仁义。仁义不仅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根本特征,还是理想的防腐剂和催化剂。只要秉持仁义,我们青年的理想必然实现,且必定有益家国。

身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大胆做梦、勇敢追梦,在各自的成长道路上挥洒出独特缤纷的色彩。只要志存于心、义行天下,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们一定会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

【云蒙山人点评】这篇高考作文,审题相对准确,结构相对清晰,过渡相对自然。不足之处是:题目缺乏新意,行文缺乏文采,表述相对单调,所列举事例缺乏时代感。


作者简介:张一航,男,陕西省洛南中学学生。热爱读书,勤于思考,喜欢写作。愿结识更多的老师和朋友们。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