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9期 总第009期)
本期诗人:袁牧 胡学举 冯春怡 纪良发 黄玉俊
本期编辑:苏东山
袁牧的诗
作者简介:
袁牧,安徽无为人,现任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党政办主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诗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获“豫信杯”中国散文大赛征文一等奖、“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大家文学奖”诗文大赛最佳人气奖,诗歌入选《中国诗歌2020年度网络诗选》。办有个人公众号“原野牧歌”。
与一只羊相约春天
在故乡的绿草坡上
蓝天底下
一只雪白的羊
恬静地吃草
她春水一样的眼睛
真像我手中温暖的诗行
那是天底下最洁白的一只
一串一串的阳光下
她毛茸茸的身姿
像雪像云像哈达
像帆行海上 花开陌上
她暖暖地翻滚
春天就莺飞草长
她轻吟小令
三月就开始膨胀
我多想放牧那只可爱的羊
牧笛吹响
就是一个梦想的天堂
举起羊鞭
我却无法赶走滋生的念想
以及满坡的清香
我情愿变成一只羊
陪她咀嚼嫩绿的时光
回不去的村庄
晒秋的庭院寂静而高远
簸箕以空荡的姿势袒露心迹
一粒被遗忘的玉米嵌在砖缝里
麻雀一啄
坚硬的日子就松软了
有风穿堂而过
翻开那页叫除夕的日历
满屋酒香尚在
始龀之年的纸笔尚在
念叨压不住爷爷佝偻的咳嗽
奶奶倚窗而立
那轮中秋月浸润着素光和泪光
庭院深深
石磨石碾和老风车顾影自怜
锈蚀的镰刀锄头沉默不语
一部瘦骨嶙峋的犁铧
像一幅久已失传的古画
在没有稻子的打谷桶里渐渐暗淡
爷爷或明或暗的烟斗
摇晃着农耕往事
奶奶垂着头点燃将熄的黄豆茎
半晌摘一个茄子南瓜
三两声狗吠钻出柴门圮墙
惊醒我梦里相思的步履
儿时的老槐树 您可说得清
茅檐听雨小巷寻蝉的青梅哪儿去了
夏夜箫笛蒲扇戏萤的凉床哪儿去了
烧锅做饭闪着温暖的草堆哪儿去了
割稻插秧荷犁晚归的身影哪儿去了
下河捉鱼上山砍柴的欢笑哪儿去了
胡学举的诗
作者简介:
胡学举,安徽巢湖人,60后,乡村教师。在《诗歌月刊》等发过一些诗作。
那树
我们找到那树,围着它转
抚摸苍黑虬曲的枝干,给它拍照
觉得它与众不同
我们又找到它,围着它转,拥抱它
捡拾它的果子,像拾取时间的馈赠
隔三岔五,总有人费尽周折找到它,围着它转
打量着浓密高大的树冠,和它合影,甚至是
离得很远的陌生人
有什么必要呢?幽暗明亮之处,这山中
松、柏、桑、梓、杨、柳、榆、槐……,实在
数不清有多少,满天星星也不够与之一一对应
我们不是树,对树了解的不多
不知道它那样的是更好还是更差
不知道与众不同是真理还是歧途
就像不知道根本和枝节谁更重要
但我们还是忍不住到山的深处
去看看它,给它拍照,嗅嗅它的气息
摸摸它的疤结和裂纹,背靠着它,在它的
光影里坐一坐,或者睡上一小觉
坐一坐睡一觉,心里好像就舒服了
坐一坐睡一觉,好像就能和它一样
天下的人天下的事就都心中有数了
有种鸟,存在于这世上
如果你听到从未听过的鸟叫声
你会怎么办
只有声音,看不到形色,不知大小
夜晚,你独自坐在窗口
在灯下埋首,这时
它突然叫了,是你从未听到过的叫声
你会不会抬头
盯着窗外的黑暗久久发呆,因为
声音就是从那里发出
好像是黑暗本身在鸣叫
在你喝过山泉,在山林里独自行走
攀着树枝,踩着落叶,手里
握着大山的馈赠
这时它叫了,像个温柔又忧伤的小锤
一下下敲着你的胸口,但你
看不到它立在哪根枝条上
听到这样的鸟叫声你会怎办
从未听到过的声音,你不知
是不是同一只鸟发出
你想不想知道是只什么样的鸟
为什么发出那样与众不同的声音,为什么
只闻其声却怎么也找不到身影
那么婉转清邈,像婴儿啼哭
你想不想知道,是在倾诉
还是召唤,是抒情还是劝说
你总会遇到这样一只鸟,在漫长
一生中,总会听到它的叫声,婉转
又清邈,你会怎么办,是不是
竖起耳朵,努力辨别它说些什么
但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你只能静静地听着,在你一次次
听见但看不见的时候
你只是能肯定这世上有一种鸟叫
那么与众不同,可你不知道,那是
什么鸟,你说不出它的名字和样子
但你肯定不会怀疑,当另一个人
向众人描述有那样一种鸟,那样
一种不同的鸣叫。因你已不止一次
听到它那样叫了,听过,就永不会忘记
冯春怡的诗
作者简介:
冯春怡,含山二中语文老师,喜阅读,爱写作,尚恒,克己,进取,反思,想做一名真诚的执灯者。
三月
并未到疯长的状态
萌蘖悄然立于枝上
已然忘掉北风朔烈划出的伤口
三月的阳光
是水上泛着的金波
以及我们轻易可忆起的笑容
花朵的姿态是枯草中抹上的颜色
一定是亮色的
因为最先从寒冷中破壳而出
因而初春真美
夹杂着晒被的香气
略凉的东风
飘曳的风筝
还有急切想要抽芽的心
蓄力了一整个冬
又做着想飞的梦了
三月
是献给风
又飘散四方的自由之诗
妆
当微风拂着树叶在阳光下闪着金波时
此刻最安静
即使人群喧嚣熙来攘往
可属于我的
仅仅是一个安静的片刻
我穿过早晨的太阳
看着宝宝摘的树上小果儿
这是秋天所特有的轻熟透亮
人生好像也恰好到达此刻
在盛夏完全消失殆尽时
少掉了半方青葱
亦多了一把果实
也不算太差吧
十几岁的时候憧憬最多
自卑最多
纯粹的感情也最多
二十几岁的时候忐忑最多
任性最多
满心的欢喜也最多
那现在
懂事多了些
担负多了些
可爱也多了些
拿着一把小果儿
也做个秋天的孩子吧
把画儿画满晴空,糖果,烛火和枫叶
一直等到炊烟渐起时
夕阳唤我回家
纪良发的诗
作者简介:
纪良发,《皖江晚报》驻池州市记者站站长、资深报人、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华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池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方面卓有成就。皖江文化、抗战史研究、红学研究学者。1999年出席安徽省骨干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会上作题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的长篇发言。2005年应文化部邀请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抗战60周年颁奖典礼。已发表新闻作品1万余篇。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获全国各类文学作品奖、新闻作品奖、社会科学奖60余次。作品入编多种选本。代表作诗歌《祖国万岁》、报告文学《图腾》、《龙腾虎跃》。
袁隆平 还活着……
一条又一条消息
海浪一样袭来
袁隆平走了
走向了天堂
谣言 谣言
但愿是谣言
我与民众与国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
怎么可能
可是仁慈的上帝 并不悲悯
袁隆平戴着草帽卷着裤腿 悄无声息地走了
是的 他这次要出趟远门
要回趟老家
临行前他有些纠结 有些不舍
回望人间 回望庄稼和土地……
五月 是个雨季
一颗巨星陨落
水稻哭成一片汪洋
袁隆平 中国神农
杂交水稻之父
名字是一座丰碑
只因有了你 才有水稻亩产超千斤
只因有了你 才有水稻真正实现放卫星
一粒种子 随风扬花抽穗
一粒种子 重于泰山
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
让国人吃饱饭 刻在心上
写在天上
一阵风过 所有的稻谷顷刻低头
无声的雨 为你哭泣
袁隆平 没有走
因为太累 在禾下乘凉
因为赤子情怀 在稻花香中
去找妈妈
哦 袁隆平 还活着……
响水瀑
我站在九子岭
看九龙戏珠 听神仙在八都河渡仙桥上说话
龙飞凤舞 鸟语花香
我举起季节的手掌
擂高山大鼓 敲十番大锣
让山花吐焰
让山野走兽满山奔跑
让八都河唱起蓝色之歌……
九子岭 八都河
山之脊 水之湄
一颗小火轮挂在空中
绿树葱茏 翠竹青青
响水潭 飞瀑流泉奔涌而下
气势磅礴 雄浑壮观
声如雷霆万钧 又似万炮轰鸣
地动山摇
浪花翻卷
若白练 若仙女挥舞的水袖
风情万种
浪花千朵万朵 在流泻中转身
但不代替谁想起了什么
奔腾向前 也不是在奔赴谁的未来
从高高的悬崖跌落 只有在那深深响水潭中
它才慢下来 并陷入思索
群山在高处 也在心底
它回旋 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漩涡
九子岭的水 从悬崖上横空出世
壮士断腕
纵身跃下 一瞬间
脱胎换骨
贲张的浪花 有月光之味
有刀枪之影 有马蹄之声
八都河之水天上来
嗷嗷待哺的树林 庄稼 生灵
在两岸膘肥体壮
黄玉俊的诗
作者简介:
黄玉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国际一级诗人。诗作散见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诗书画家月刊》《诗国》《作家天地》《北方诗刊》《星星》《当代汉诗》《世界汉诗报》《中国长诗》等国内外报刊。曾在“李白诗歌大奖赛”“桃园杯”“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昆仑诗歌大赛”“金鸽诗歌大奖赛”“周伦章诗文大赛”“劳动美,强国梦”“盛世中华杯”及中国诗歌散文作家神州行活动等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奖;有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歌作家精选》《2014诗歌百家精选》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昨夜东风》。
梦中的丝绸
一夜风雨后 白绢绾住春寒
像又一场雪
其实传说并不遥远
传说就在屋后或
最温柔的指间
江南桑叶承载千丝万缕的阳光
也承载一生一世的千丝万缕
丝绸的遥远 覆盖荒寒
桑在滴绿 滴出满目紫葚
风一吹就流血
另一场温眠之后 长过悠长的江水
春草 柳丝 锦缎的前身源于作茧自缚
绵薄的旗袍下 春去秋来
歌声在月光中盛开
内心的布帛宁如雪夜
我如何挽留前世
最初的回眸 散落成窈窕的水路
柔滑如一件嫁衣
就此屏上开花
开人间烟火
龙泉镇 炊烟酿酒
我未来 你已香飘万里
我来了 夺命的神诱 让我无家可归
譬如天酿春雨
伤害了艳阳的许诺
风吹云低 炊烟羞怯
用凝结的光阴 缱绻出醉人的情怀
让古镇和我
以及一场匆匆的聚散
醇郁弥天
一川烟水 谁轻舒衣袂
在酒香盛开的雨夜
用前世秘藏的江山
换取一壶 临水启封 甘烈
是耐人寻味的春秋
在古镇传说的春宵
目送你登舟远去
或是多年后我在桃花下野炊
烟岚越飘越远
直至于一场春雨相遇
将原浆归敛于宿命的深处
静听南来北往的风声 传颂
古镇或大河两岸
风吹稻花的故事
END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会长: 黄 平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