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 芒 擎 天
文/杨俊华 诵/林海
探访五千年祖籍
农耕文明是我们的根
追问百十年生命
以食为天是我们的魂
所以 重农务农是我们的本
所以 敬农亲农是我的基因

神农氏的《农桑辑要》是始祖伟业开篇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为黎庶千年遵循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是兴业百科集要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为生存传世弘文
多少为苍生立命者在历史星空闪耀
您 就是这样的人

燃烧国破家亡的悲愤
把自己拴牢在国家的命运
痛心路遇饿殍的惨景
令自已立志学农 为农献身
从此走上一条泥泞的路
阡陌纵横刻下求索的脚印
从此走上九死不悔的路
崎岖坎坷砥砺闪光的青春
在春夏秋冬的轮回里消耗心血
在东西南北的试验田上书写论文
衣背上的汗渍彩绘日月
心田中的稻粒比肩星辰
攀登用傲骨和智慧构筑的阶梯 产量步步高升
报答用心血和体温抚育的挚爱 种子至真至纯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
稻浪滚滚拥戴您每次攻关的巅峰之作
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泪光闪闪感动您忠孝兼备地忧国忧民

从“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到“抱子弃草间 路有饥妇人”
人间的岁月笼照饥饿的阴影
记忆的沉弦拨弄饥渴的苦吟
我曾经跋涉填饱肚子的地平线
还有我的兄弟姐妹 父老乡亲
挨饿的场景不忍回顾
挨饿的滋味刻骨铭心
饥渴的脚步似猎狗寻找
饥饿的眼睛如饿狼搜寻
在闯关东的风雪里挣扎
在走西口的风沙中浮沉
与老鼠麻雀争食
与灾难禍患挣拼
装野菜的筐装不满 我腹中的渴望
装五谷的缸盛不下 娘眼里的愁云

糠麸和野菜凑成面黄肌瘦
树皮和杂粮熬出瘦骨嶙峋
为了养儿育女 宁可自尝千辛万苦
谁能像难为无米之炊的母亲
为了持家报国 甘愿舍生忘死
谁能如总在土里刨食的父亲
您 就是这样的人

不仅仅因为
在世界论坛的屏幕上
赫然出现“杂交水稻之父”
又一个“中国方案”一语成谶
也不仅仅因为
在马达加斯加的货币上
杂交水稻的精彩形象
是世界拯救饥饿贫穷的
希望之神
凝思“天降神农 造福人类”
这中国农民送的奖牌
才能理解感恩的心拥抱博爱的心
瞻仰稻香村的“稻香园”中
那尊“米菩萨”雕像
才能明白戴德的人膜拜
大德的人
解读那枚在人民大会堂颁发的“共和国勋章”
才能钦佩国之栋梁的铄石流金

眼如炬者 苍天不负
让您在浩如烟海中发现那株“鹤立鸡群”
侠之大者 四海布泽
您的稻香穗芒天下芬馨
“能受妖魔真铁汉
不遭人嫉是庸材”
平生追一梦 笑慰夸父
才德盖一国 伟哉昆仑
您 就是这样的人

您 等到孙子们吃完午饭后驾鹤起程
2021年5月22日13点零7分
谁说巨擘殒落
谁说仙逝西巡
我分明看見您在田头抽烟解乏
我分明听见您在田间奏琴传音
白天 您还在续写关于种子 粮食 饭碗和家国命运
晚上 那颗代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正“喜看稻菽千重浪”赤子丹心保丰稔
那首感天动地的“稻子熟了”的长歌啊
永恒萦绕在皇天后土的母亲
2021.5.30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杨俊华 在乡镇文化站工作30年,因工作需要学习文艺创作,退休后依然热衷于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做之事。
主播简介:林海,天津生人,长春长大,经历过知青,工人,播音,编辑,业余主持等多种工作的转换,最爱的还是话筒前的感觉。喜欢用声音演绎情感,用声音传递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