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汪凤岭(大凡),上海诗词学会顾问,温哥华枫华诗社顾问,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为艺术家免面试移民加拿大 。

"大意失荆州”辨
汪凤岭(大凡)
关羽关云长,后世以关公尊称,民俗甚至以关菩萨敬奉,变成了财神,显然是形而上了。好在三国时代名人,汗青笔墨竭尽淋漓,栩栩如生者,还是以关大刀为最。
自桃园结义,平黄巾,战吕布,温酒取华雄首级,徐州杀车胄、擒王忠,河北挑颜良、诛文丑,解围白马,挂金封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放行,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夜读《春秋》,水淹七军,活捉庞德,威镇华夏……好一个知恩图报、大义不改的伟丈夫!

然而事有巨细:孙权求亲被嘲“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诸葛瑾持文书取荆州三郡被拒“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去信军师欲与降将马超比武,不与“老卒”黄忠同列五虎将,杖罚傅士仁、糜芳却又委以守城,不听更换荆州守将潘濬之计,听信呂蒙扶病不起、藐视“孺子”陆逊而放心无忧,败走麦城、求上庸发兵而刘封孟达不救……英雄末路,全面反水。诸葛亮有言“刚而自矜”,似是盖棺之论。
再了不得的人也是一步一步走上神坛的,创业艰难不说,与谁同行至关重要。观关羽之路,从逃难、弓手、战将、封侯,攻城掠地,虎踞中原,实在就是一部辉煌画卷,其中赖有造神的帮闲一同绘就。但为什么“病来如山倾,墙倒众人推”呢?因为病根早也有了光环。

鲁迅说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得“近妖”,以此类比,关羽应该算是写得“近神”了。但是神只要活着,毛病未必消停,而且容易病得不轻,甚至得不到制约。有明眼人所言:“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可见关羽之病,痛及人人,而根本不是人云亦云的“大意失荆州”吧!
章太炎曾作《訄书》中有一篇文章,说关羽之失皆是诸葛亮的阴谋,这与近年在长江边造了一个有一千二百吨重的关公铸铜神像一样,无聊之极。

附言:这一阵子陷在“历代书画家的诗词”这个课题里难以走出。
读书有死缠烂打、穷追猛打二法,前者是各个击破,后者是一鼓作气。所谓陷进去就是面临二者皆不可能可得。
我的女人昨天说我就一书呆子了,如果这一年多困兽能斗则甚好,自以为读书从来有用。
一辈子读的书是:水浒、三国,后来加上红楼梦,前两本是放在枕边的书,是所有知识来源,也是兴趣所在。
《水浒传》的传统文学对我影响是根本,《红楼梦》差太远了,螺蛳壳里搭积木是别人的趣味,《三国演义》是最难写的书,真假之间统一了,要读一辈子才好玩,并不是那些出书上讲台的专家自以为搞清楚的。
我谈三国的小文章,想今后养老时一段一段玩下去,玩它百十来个,现在只有几个,试一下这篇幅能不能把意思说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