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人生路上
作者: 铁裕 诵读:羽燕
“行路难,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间反复间”。行走在人生路上,谁不品尝世间的酸甜苦辣、坎坷曲折、风风雨雨、阴阴晴晴?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当我们听到这首歌时,便会想起那个徒步去闯沙漠,面对着骆驼哭泣的女人。
她仰首长叹:雨季不会再来;
她低首感慨:花草已经凋零。

她深深地感到,人生难得解脱,更难求得洒脱。可是,她无法解脱,也无法自救,只能像那风中的花,独自凋落、飘零。
那个孤独的女人,最终跋涉千里回到城市,死在浴室里。外面的车来来往往,可谁知道她的离世呢?谁又知道她的风雨人生?
她的灵魂化作一缕孤烟,随着一阵清凉的风,飘出凡尘。
据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个叫余纯顺的人,只因感到都市的困惑,人生的无聊。便想寻找终极,从而告诉别了美丽的妻子,踏上茫茫征途,开始了他的漂泊人生。

余纯顺用了八年多的时间,孤身徒步中国,行程多达四万多公里。穿烂了三百多双鞋,发表了游记四十多万字,沿途拍摄照片八千多张。同时,他在沿途还为人们进行了一百五十多长的课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他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过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极”的壮举,可以说他一举成名天下闻。
可惜的是,在1996年6月13日,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时,余纯顺不幸遇难。真可谓:今生种种皆是前世的因果,在千里征途中,铭刻着生与死的契,这就叫由命不由人。
后来,人们在罗布泊发现了余纯顺的尸体。悲壮和悲剧就这样结束了。他的壮举,给人们留下了遥远的绝响,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如此千里走单骑,只身闯世界,浪迹天涯的人,何止于余纯顺一人?
孤身探险、行走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徐霞客,张骞等人。而在当代,有刘雨田、王富洲、屈银华等人。
他们为数不少,玩命的行走着;
他们不怕艰难,顽强地探索着;
他们不怕遥远,勇敢的奋进着;
他们不怕坎坷,悲壮的跋涉着。
人活在这世界上,都是在用双脚走路,可以远足,可以征程;脚步和心灵如果能够协调一致,那么可以超越,可以壮行。

在人生的路上,走过的昨天,那是一种回忆;
在人生的路上,走过的今天,那是一种现实;
在人生的路上,走到的明天,那是一种愿望。
人在这世间,要真实的活着,要活得洒脱、飘逸,但不要活的太刻板、太认真。
他们的动机,林林总总,他们的梦想,形形色色,难以一言蔽之。但是,纵观人生之路,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少年;不分种族,不分贫富;不论权贵,不言草民,都行走在人生路上。都在追求、寻觅;都在体验、感受;都在消亡、苦磨;都在历练、修行。

有的凄风苦雨,度日如年;
有的春风得意,福星高照;
有的放浪在外,客死他乡;
有的默默无闻,叶落归根。
人生之路,就像一个幽深的梦,一个难解的谜,甚至一个美丽的陷阱,静卧在苍茫的大地上,等待着一切行走的人们。
漫漫人生路,留下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多少牵肠挂肚的场面,多少感人肺腑的情景。

行走在人生路上,可以领略远山、近水的优美;
行走在人生路上,可以品味古道、西风的韵味;
行走在人生路上,可以欣赏江南、烟雨的情趣;
行走在人生路上,可以凝望枯树、老藤的凋零。
在生命之中,总会遇到许多自己不想做,但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总会遇到自己不想走,但又不得不走的路;总会遇到一些不想相遇,但又不得不见的人。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应该明白,人生无常,有得意、失势;有富有、清贫;有高贵、卑微;有聪慧、愚鲁。人生就是这样,苦乐参半,悲喜交织,情仇爱恨。
行走在人生路上,一方面是在渡人,但另一方面是在渡心。只有渡好这颗凡尘中的心,才会为人;只有渡过,才会懂得;只有懂得,才会一生一为人。
人生无论长短,对于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因此,要走得有滋有味,风风火火;要走得坦坦荡荡,堂堂堂正。不要走得太庸太俗,太苦太累。走好人生路,你就幸福一生。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以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主播简介-----
羽燕: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多个网络平台主播,爱好舞蹈、古琴、朗诵。用心诵读文字,用爱聆听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