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林郭勒草原(组诗6首)
-----献给魂归草原的外公之三
作者:黄海( 蒙古族.海口中学初一2班学生. 海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锡林郭勒草原
曾经,成吉思汗
在这片草原上立足
带着蒙古铁骑崛起
灭杀金军,无人能敌
相隔乱世,隔岸看烽火
燃烧在火焰中的长歌
以翱翔九天的姿态苏醒
又在草原上自由驰骋
草原之中,容纳梦想的草根里
也曾学习野马自由奔驰
等待着元世祖归来
城池很快出现
在草原之上修筑城墙
去聆听野马的嘶鸣
让意志与骏马一起奔腾
就似江流消逝而去
却给锡林郭勒草原
带来无限生机
古长城遗址
古长城,背负的誓言
守卫了中国的江山
曾经的峥嵘崔嵬
如今已经被岁月磨碎
成为时间中逆流的微尘
心怀不甘,却微不足道
历史长河中道听途说的故事
如今都成为传说
曾经抵御长枪利剑的城墙
如今湮灭与炮火
这残喘苟活却心怀不甘的战士
正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屹立着
古长城中,蕴含的沧桑
在古长城遗址的厚重中
暗藏了多少深意
带着漫漫征途远航
曾经的辉煌,烟消云散
只剩下遗址
驻守在边疆,变成一堵
只剩下回忆的城墙
古刹贝子庙
贝子庙中的声声梵声
暗藏多少经书
下一世的轮回,就在其中
佛经传送的声音
穿越时空,在寺庙中书写永恒
经书万卷,引来无数僧人
在此地寄托余生
贝子庙,造就了
草原上流传的梵声
让梵声散入风中
去穿梭于叶草间
放上启示生命的碟片
寺庙中的盼望未曾改变
只有大草原上的野草
在用不羁
在风中飘摇
不时地转过身去
看看立定的古楼
就像是看见曾经的
在风中摇曳的烛光
听见曾经的强盛
看着古楼
等待烈焰焚烧
废墟却也不曾逃跑
查干诺尔龙化石
恐龙的化石
连接了今天与远古
用心灵与大地沟通
去数一数地面上
有多少停滞千年的尘土
大地从不会腐败
地心中的防腐剂
是岁月的归途
时间在向前奔腾
死亡是最后的孤苦
躯体被深埋地下
肉体腐烂,臣服大地
只留下坚硬的骨头
永不低头,永不言败
在土壤的包裹中沉睡
等待着光明唤醒它的灵魂
有无数人从化石之上追溯历史
通过它们空洞的身躯
去体会时间飞逝的沧桑
元上都遗址
锡林郭勒草原上
曾经的都城,高大巍峨
蒙古的骏马外出征战
驰骋千里,最后返回家乡
人生不会缺少
与家乡重逢的秘码
胜利之后,就不再用离别
去纪念人生的花开花落
在岁月的古道上
回忆曾经都城的繁华
炮火和沧桑
让它只剩下了残破的躯壳
用一种悲哀
支撑它站着
在草原上的老将还未死去
灵魂不灭,就坚不可摧
隐藏在梦想中的故事
正在纪念着
岁月给予它的惩罚
以及它在岁月摧残下的传说
立马峰
一头牛卧着
用定力变成石头
这头牛看着一块石头
那块石头上的骏马站着
身上的不羁,随风四散
就如白云悠悠
哪怕翻越千山万水
也依然是缓缓飘荡
站在石头上的骏马属于谁
它属于锡林郭勒草原
无拘无束
是谁用缰绳将它困住
是野草,野草用狂野
编制成缰绳
困住这匹自由的奔马
后来这匹马走了,悄无声息
它就像风,轻飘飘地变成白云
带着它的狂野不羁
去闯荡草原的每一处角落
去寻找在碧草间盛开的花王
2021.5.2

作者近照
黄海简介:2008年出生,蒙古族,海口中学初一学生。海南作协会员,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华语诗学会会员, 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中国小学生作家分会主席。有500余篇首诗文发表在扬子江、绿风、台湾秋水、西湖、海燕、千高原、青年文学家、重庆诗刊、中文自修、海外文摘、作家天地、科幻画报、小溪流等文学报刊和中国作家网等发表诗文千余篇首。已发表长篇《慕辰游》、《我是猫》。《文艺报》半版组诗、《西湖》两期四篇小说、《振风》推出6篇小说、《当代教育》发700行长诗、《华星诗谈报》和《世界日报》等整版诗歌。入选《中国散文诗选》等数十个选本。获《诗刊》全国征文铜奖、上海儿童文学原创征文学生组一等奖、7届中国儿童诗歌大赛二等奖、世界报诗词大赛一等奖、3届“平乡好人杯”华语诗歌奖、14届全国快乐杯征文大赛一等奖、5届海峡两岸长篇小说大赛终审入围奖、中国汨罗江文学奖、2届中国作协志愿文学大赛二等奖、2届全国残联诗歌大赛一等奖、2届三亚诗歌邀请赛唯一团队奖、东丽杯梁斌小说奖等。《海华都市报》连载长篇《我是猫》、《慕辰游》、长诗《释迦摩尼》百万字作品。微信13876380076。
(通讯地址:570206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秀中路友谊路2号双岛公寓 黄海 微信13876380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