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学*千家诗〕《清平调诗/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数风流人物——谪仙李白,唐代天宝初年,诏供翰林院大学士。李白至长安,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道“子谪仙人也”。并在唐玄宗当面赞不绝口。于是唐皇在金銮殿召见,李白当场写赋一篇。唐玄宗赐宴,并亲自为其调膳。李白侍玄宗皇帝,一次大醉,让高力士帮其脱靴。力士感羞耻,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唐玄宗想给李白封官赐福爵,杨玉环常常阻止。李白深知不能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唐皇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岁终,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源远流长——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似人等修辞手法,以盛开的牡丹比喻杨玉环,又将杨玉环比作天上下凡的仙女,夸张的赞美杨玉环美貌。自古至今,人们称赞女子美貌,常常把她们与花和仙女联系一起,所以花客月貌是诗创作之源。李白的构思也是如此,因牡丹的娇艳富贵,用在杨贵妃身上十分切合,再将人与花交织一起,更令人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花。这是诗人的巧妙之处,加上夸杨是下凡仙女,难怪得唐玄宗的大为赞赏。
天文地理——在陕西兴平县境内的马嵬坡,葬有杨玉环墓,大门是邵力子手书“唐杨氏贵妃之墓”。据墓园石碑考证记载“杨初死时是用紫茵裹体,埋在马嵬坡驿站路边”。
琴棋书画——李白的多才多艺。被其诗酒所掩盖,曾有宋人黄山谷评说“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此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参差跌宕,顾盼生辉,奇妙无穷。全文:“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何强。”再后有人大赞李白书法与诗“乘幸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吉祥早安,假期愉快
2021/05/02/重庆四面山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