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华文原创文学作品大赛征文169
我的诗与远方
张兴琴
高晓松的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一直在媒体上广为流传,触动着七零后、八零后的心灵,使得无数有志的年轻人,在迷茫中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和方向。而 作为五零后的我,虽已迈入花甲之年,却对年轻人的这句心灵鸡汤有着同样的感慨。
对已在天命之年的我来说,诗已是对蹉跎岁月的感叹,而远方也已是渐行渐近的暮年的门窗。相比年轻人去体验新的未来生活,我更愿意花时间去怀念,去整理,去回味过往的岁月。曾经认为美好的、痛苦的、得到的和失去的,在岁月的发酵和揉搓下都变成伴着一丝清苦味的茶水,值得余生细细品味。人生原来如此,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容易伤感怀旧的年龄。我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翻开那本中学时的日记,透过熟悉的笔迹寻找曾经的自己:
(一九七一年七月四日)
泰山青松挺拔高昂,
棵棵葵花向阳开放。
我要学习青松树,
不怕寒风暴雨狂。
我要学习向阳花,
一颗红心忠于党。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记住英雄的话: “烈火炼真金,困难考验人,真金不怕火,越炼越坚定。”
“红色种子在任何土壤都要发芽,革命的种子在任何时候都要发光,革命理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向远大的目标前进!”
我曾经的诗与远方,透过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 瞬间穿过五十年的隧道浮现在眼前。
那时我们还是些羽翼未丰的小燕子,却有着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感。命运裹挟着我们这些新时代的“海燕”,义无反顾地闯进了历史的漩涡和风雨中,我们吟诵着“要解放全人类”的壮丽诗篇,随时准备去迎接更猛烈的暴风雨的考验。
为此,我们高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学工学农学军,背着背包,忍着脚底血泡的疼痛一夜急行军走过110里的拉练之路也在所不辞。为此,我们这些“八九点的太阳”,义无反顾地走向远方广阔的天地,我们虽豆蔻年华却壮怀激烈,我们涉世未深却情系世界。神圣的使命感驱使着我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诗与远方,在现实中慢慢沉淀,渐渐融入到那曾经一片片贫瘠的土地上。返城之后的四十多年里,我曾无数次梦回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无数次想起那些用镐头刨出的梯田,那些洒尽汗水修建的引水渠,那些漫坡的桑林,那些充满烟火味道却无限温馨的农家小院,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记录了我们不成熟的成长。
当历史的喧嚣褪去,我们这一代人的诗与远方像颠肺流离的海草漂泊在大海中,被历史的浪花推到了各自的岸上。 我的诗变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交响乐,而远方则变成对孩子上学、就业的祈盼和对父母身体健康的祈祷,所有的诗都变成了劳顿的辛苦,所有的远方都变成了生活的奔波。
就这样,慢慢地,我的诗与远方的半径已经越划越短,从青丝到白发,人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修改和誊抄的诗稿,当诗稿的每个字嵌入满脸的皱纹和白发里,不经意中便开始惆怅逝去的岁月。
庆幸的是我的后辈已经长大,朝气蓬勃的新一代又开始憧憬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那是新的篇章和新的经历,他们的远方是拥有更高的学历,到更能展示他们才华的地方。我目送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看着他们通往远方的半径越划越长,走出省界、跨出国门。
如今我的外孙才7岁,就已经有了属于他的诗与远方,孩子太小对诗还没有概念,却天天画画表达着天真的诗一样的遐想,孩子对于远方的描述更使我不可想象。
有一天视频,外孙告诉我,他提交的申请获得通过,二零二六年他的名字会刻在光盘上随着火星探测器一起飞往火星。他还告诉我将来他要和科学家一起,想办法把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以供人类移民月球使用。
知识的匮乏和年龄造成的代沟已经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无法理解一个7岁学童的远方思维是怎样从地面升级到了月球。 原来随着时代的脉搏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一辈人的诗与远方都在变换着更新的内容,对于诗与远方的追寻、探索、实践,变成了各自丰富的阅历,,每个人的诗与远方都是一本书,承载着各自的理想、奋斗的目标和人生的希冀。
感恩上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身体尚好,还能读中学时的日记。六十多年岁月承载的人生酸甜苦辣,现在用一个碎了一地又修复的心去包容吧,用已经掉了牙齿的牙床去慢慢咀嚼吧,直到吞噬了味觉,咽下心底。
当我老了,蹒跚着走进暮年的门,坐在窗下,一杯茶,一支笔,记录下我曾经读过的诗与走过的远方,疗愈伤口,一笑而过;记录下我的孩子们,正扬帆在诗与远方的航行中看尽途中繁华景色,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祝福。我遥望窗外,祈祷远方的孩子们,愿你们的诗更加绚丽多彩,愿你们的远方传来更多健康快乐的笑声,你们的全部的就是我暮年的诗与远方。
作者简介:张兴琴 ,女,65岁,济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济南小香山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文学和剪纸爱好者。曾是莱芜苗山公社插队知青。退休前在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作品(记忆中的中国电影院)、(我记忆中的土山)分别载2017年3月4月《老济南记忆馆》;散文(鱼香)载2017年10月网刊《点读文学》;散文(乡友姐妹的往事)载2019年3月电子网刊《如歌岁月》;2019年8月参与《实验66—76校友杂文散文选》编辑发行等工作。
“诗意人生”华文原创文学作品大赛
征稿启事
诗意人生,淡看云卷云舒,煮一壶清茶,等清风徐来,弹奏一曲,偶有客来,谈笑风生。 为繁荣文学创作, 让文字记录诗意人生,歌颂生活的真善美,歌颂人生的情与爱,《诗意人生》编辑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编辑部、《极光文艺》编辑部联合举办“诗意人生”华文原创文学作品大赛,大赛由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程策划,《诗意人生》冠名,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友情协办。现将征稿启事如下:
一、本次征文面向国内外华语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来稿必须是未在其他各类媒体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原创作品,小说字数不超过5000字,散文字数不超过3000字,诗歌不超过100行。
二、应征作品题材内容和体裁不限,必须以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视角,抒写自己的所思、所行、所感、所悟,抒写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和人生诗意。
三、来稿以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平台发出的作品为正式参评稿,从中评出入围和获奖作品。
四、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4月30日
五、投稿地址:
1025924131@qq.com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六、大赛将有教授、作家、评论家、编辑等组成评委会。
七、评奖方式:参赛作品首先择优在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刊发推介,部分精品同时推介到各级报刊。以读者阅读浏览量、留言、打赏、点赞数量计算点数。除人气奖完全按照浏览、点赞、留言、打赏等权重多少排序外,其他奖项均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奖,最后采用权重50%和评委50%的方法评出各类奖项。
例:某篇文章浏览量加留言点数加点赞点数加打赏点数,等于总点数。总点数加上评委评选点数进行终评。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2000元的名家书画作品各1幅;同时,每人奖励香山风景区三日游门票两张。
二等奖6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1500元的名家书画作品1幅;同时每人奖励香山旅游度假区两日游门票两张。
三等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1000元名家书画作品1幅;同时每人奖励香山旅游度假区一日游门票两张。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价值500元的名家书画一幅;同时每人奖励香山旅游度假区一日游门票一张。
人气奖3名,奖励浏览量等权重前三名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分别奖励价值2000、1500、1000元名家书画作品一幅;同时奖励每人香山旅游度假区三日游门票两张。
获奖作品均在《诗意人生》或者《极光文艺》纸刊刊发并免费赠送样刊,获奖作者优先邀请参加相关机构举办的各种文学采风、创作、讲习班活动,大赛还拟根据疫情举行颁奖会。
为扶持广大作者图书出版,济南文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对有出版图书需要的获奖及入围作者,年度内出书给予出版费用10%的优惠奖励。
九、其他事项:
1、投稿请附个人照片一幅及200字以内简介。
2、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2021年5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诗意人生”文学大赛颁奖活动。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2021年3月3日
《极光文艺》杂志
魅力香山,禅意无限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