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为刘恩新来自《开国将士风云录》生平
刘恩新:平邑县仲村镇北近台人(1926-2006)。1943年参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司局级离休干部。其生平事迹已收入《开国将士风云人物生平》:司局级离休干部。
1943年6月进入抗日政大学第四分校青年队学习,1944年毕业留校转到政治队继续深造,1945年3月毕业后再学校警卫队连任文书、文教。1946年合并后的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技术书记兼做统计、机要工作。1947年底调到华东野战军任随校警卫连指导员。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负伤(二等甲),8月伤愈后重返华东军政大学,任第十四支队指导员。1952年11月转业到南京市委、任市委驻厂党委委员、市委组织部组织处长。1953年3月调到机械电子部直属企业---南京七七二厂人事、教育科长。1956年3月任电子部第十研究所科长、党总支书记。1960年9月任国营七九九厂副厂长。1965年3月任国营七九九厂副厂长兼甘肃省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1977年初任国营七四一厂副厂长。1987年5月离休。
事迹材料:渡江战役之战解放枞阳攻打百步云梯
1949年2月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66师196团,3月中旬进军至蚌埠。刘恩新所在部队有乘火车沿淮南往合肥方向开去,后部队驻在合肥北双墩集。
在3月30日这一天,解放枞阳攻打打百步云梯战役打响。日落西山晚饭后,全连班排骨干集中起来分配任务。当时分工是石宪文副连长带一排为突击队,刘恩新为指导员带领二排为二梯队(即一排如完不成突击任务,二梯队变突击队顶上)。
李玉琢政委掌握火力封锁压制敌人火力,保证突击顺利。大约8:00,空中三颗黄色信号弹升起,全面进攻开始了。该团的92步兵炮开始向百步云梯敌人阵地轰击,随后向枞阳镇延伸。我军猛烈的炮火压制了敌人,但依然有部分敌人负偶顽抗以更密集的火力封锁我们二梯队。
面对敌人炮火刘恩心为该连指导员刘恩新身先士卒带头冲在前线,就在快取得胜利之际,敌人从山上推下的巨石刘恩新被迎面砸中,但当时不知是眼睛瞎了还是牙齿嘴巴砸掉了,用手摸嘴巴,浓浓的一把血肉,鲜血如注,从嘴里一口一口涌出,顺着衣袖流入内衣,寖透了军装。改连通信员、卫生员发现他负伤后立即包扎,并把他转移到隐蔽地方,之后他们分别去找担架。
不到半小时,枪炮声停止了。战场的寂静却使刘恩新恐惧起来,是胜利了?还是敌人把我军反下山头呢?
如果我军败了那我也就死在这里了,这时,刘恩新联想到六连连长遭到刺刀遇害事情(淮海战役中负伤,被反扑过来的敌人桶死)。在这极端恐惧紧张的思绪中,刘恩新不甘心那样死去,因而把手中盒子枪换上一匣子弹,上了顶堂火,如果敌人接近,一梭子出去,会实现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了。
不一会刘恩新听着几十米外有人说话,声音很熟悉,但不敢贸然喊叫。
两人说“到底放在什么地方”?
他这才清楚听出是严廷印营长。我以微弱的声音喊,严营长立即停下,“老刘,刘指导员!我在这里”,
他们很快几步到跑我跟前,“说已派出几个人找你。他立即命通讯员叫担架来。严营长坐在刘恩新身边,说咱们胜利了”。虽未说过多的安慰话,却使刘恩心思想千斤重负放下来了。这次战斗全团伤亡100多名,重伤员5名。
金戈铁马,沙场烽烟,他们从容面对牺牲并在战场赋诗写词这也表达了我军无畏牺牲的英勇精神。这是他们当初在战场流传视死如归的壮丽诗词。
百步云梯战火急,洒鲜血,透征衣,枞阳既解放,失血何所惜;
百步云梯战火息,残敌已扫尽,为渡大江筑桥提,全国指日插红旗。
(材料图片为刘恩新儿子刘杰提供)
刘昕搜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