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笔下的春天,
====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
对“春”情有独钟。
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
《忆江南》传世于今;
苏轼感怀身世际遇,
借春光抒写《蝶恋花》;
杜甫的《春夜喜雨》
融情于景,
读来朗朗上口;
谁说春天只是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的百花争艳;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思乡愁绪;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的烟雨迷蒙;
在毛主席的笔下,
春天,
同样可以是蔚然大气,
奋勇激进的!
----
毛泽东诗词里的春天,
则是大气磅礴,
铿锵有力!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以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曾作
《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表露出消极避世的想法,
毛泽东为开导
规劝柳亚子的牢骚,
并表示殷切的期望,
作此诗和答。
春风已至,
正是出外踏青
赏景的好时机,
怎可因一点“细雨”
阻住了赏春的脚步!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从第一次上井冈山,
到这次重来,
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
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
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随着时间变迁,
我们身边
习以为常的春光景色,
也许会在更迭中
变得更加美丽。
-----
《七律·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
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
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
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
江草江花处处鲜。
四季总是在流转,
万物每年都在更迭,
奋发的力量
总在春天喷涌而出。
正如苏东坡所言,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无论何时,
一颗永远保持年轻的心,
都是必要的。
《七律·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神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面前浮现出一副
春光明媚的景象,
它既是写景,
又象征着
当时全国人民奋发有为,
抗击病痛的动人气概。
中国六亿人民
精神境界和智慧的热情,
势不可挡。
春风不但吹来新绿,
若有一番壮志豪情,
也能看到潜藏的热情。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
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
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
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
卅年仍到赫曦台。
春天到来的时刻,
不妨和老友一起,
回到久别的故乡,
看那一派春意盎然,
回味一下青葱往事。
时光虽然匆匆,
但只要人心不老,
多少年后的我们
都正当“春天”!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chōng艨mĕng 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yíng濯zhuó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
每个人身上
都有理想和使命,
只管放手去做,
天下谁人不知君。
毛泽东对友人的
惜别和大气,
远远超过了
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
毛主席笔下的春天,
铿锵有力,催人奋进!
忍不住一读再读
----wan----
朗诵:…灯火辉煌
灯火辉煌监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