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孤独
文/王瑞祥
少年时我被称为“独子”,只是因为没有兄弟。尽管妈妈在42岁时还给我生了个弟弟,终因害“七天疯”夭折了。母亲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开始相信了黄雀叼卦:她曾问卦我可有弟兄?黄雀叼出来的是一个戴礼帽穿洋服的青年。尽管我有两个姐姐,但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便被称作“独子”。这与八十年代之后的“独生子女”,有着质的区别。
少年时,母亲担心独子男养,曾经给我认过干妈。其实就是本村的邻居,乡亲们叫她“西山他妈”。母亲带我给她磕了头,她就给我搓了缰绳,要牢牢地把我拴住。有了两个妈妈,我的童年幸福无比。后来干爸故去了,干妈改嫁到了西坝村,我每年春节仍去拜年,期待着干妈的庇护和偏爱。没有了兄弟,我只好与本家的堂兄们一起玩儿,扣牢、铁柱、扣柱。他们是我叔父家的孩子,都比我大,我愿意做他们的跟班。
上学了,我是班级以至于全年级最小的学生,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保安高中。内向少言,因为个头小被安排在最前排,少了和同学们的交流,却老老实实地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也像座位一样靠前。小学时,我的班主任李秀绒老师,按我们王姓的家谱给我起名“瑞祥”,让“豁出”这个小名只留给了亲人们去称呼。直到高中毕业回到了农村,我也是腼腆的,少言寡语的一个小伙子。出门砍柴,只和父亲搭班,或者就是一个人上山。农业社劳动,也较少和乡亲们去交流,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闲时,我宁愿去看看过去的课本,而不是去听他们谝闲传。村里的家长里短虽然多彩多姿,但对一个被地主成分压得抬不起头的少年来说,很难感觉到有啥快乐可言。

恢复高考后离开了故乡,来到了大城市西安去读书。我盖的是旧被子,铺的是白布床单。半年后才买了两米条子布做了床单。同学们来自陕西三秦,口音各异,但总算是有了一个大集体可以加入了。体育活动我积极参加,跳高,跑步,打羽毛球乒乓球,异常活跃。也曾喜欢办黑板报,编写名言警句于板报之上。
这表面上的活跃仍然难以掩饰我内心的孤独。对前途的担忧,对走入社会之后的迷茫,仍然使我感到忧心忡忡。我们学的是建筑工程机械专业,在校时还庆幸专业优越。走出校门到了建筑公司,才知道又是个少数派,孤独党。工程队的电工、机械工、塔吊司机、翻斗车司机、烘炉电焊,五花八门的工人,这些“少数工种”全属于我这个机械工长去管理。工作辛苦倒在其次,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吃大锅饭,管理难度可想而知。相对于在校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同学,难于做出成绩。人家一开始也是见习工长,半年后就是“施工员”了!管技术,管施工,管大工种:木工、瓦工、钢筋工、混凝土工,听起来都显得大气有前途。开生产会,施工员要钱要人要物,理直气壮;机械工长作陪衬,不是电耽误了生产,就是机械耽误了施工,总是配合不到位,受批评的时候多。工作没有起色,业余就喜欢看看小说杂志,分散一下不快的心情。有时候也想着改行,就自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孤独奋斗,大专文凭取得了,可到哪个岗位去应用呢?写几篇自己都不太满意的文字,投到《长安》期刊上,也如石沉大海,心中愈觉孤独。
恋爱成家可以将一个人从孤独中摆脱出来。有了孩子之后,更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干好工作,守住岗位是关键。少数工种管理了几年,渐渐有了经验,单位实行承包,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也显得听话了。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在公司的积极支持下,我也创办了租赁公司,既有设施料,又有机械设备:塔吊、施工电梯样样俱全,事业渐渐兴隆起来了。根据我们家的收入情况,妻没有食言,在儿子已经15岁的时候,又给我喜添千金。这在2001年,还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妻子冒着被开除的风险,给我们家喜添人口,让我感到了由衷的高兴和幸福。这时候,集团号召大家考取建造师,我发奋学习,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总算在2012年考取并注册了一级建造师。学习时是孤独的,取证后的喜悦也是真实的。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职业道路,也为后面做项目经理奠定了基础。

2016年集团解散了我所属的租赁公司。我处理了所有的设施料和机械设备,去建筑工地做了项目经理。其实,这项工作远没有想象的那样风光。我喜欢管职业范围之内的事情,不愿意介入到人财物的事务中去。所以,在项目部工作也是孤独的。涉及到人财物的事情你不管,自然吃喝玩乐就轮不到你。大把的业余时间,除过看书学习,我就用来临帖写字。这王羲之的字,真草隶篆,变化多端。就说他最最著名的兰亭序,用几年功夫去临,也不一定能得到真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随时动手临帖练字。孤独,要学会享受!写得一手好字,至少自己的门面也高雅一点儿。通过一两年时间的临帖,我的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朋友索字,只要他们不嫌丑,我就大胆地给他们送。去年到现在,在大洋湾唐渎里作街区装修,桥上廊亭的牌匾对联,我也大胆的去写,悬挂上去也蛮大气上档次的。字还在享受孤独中不停地练习着,相信水平会再提高。
退休了,还可以再干几年,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吧。但毕竟不再与青年人去争岗位。即就是离开集团,去需要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的企业发挥一下余热有啥不好呢?就是完全退下来,写几篇中篇小说,那也是孤独者才能完成的。假如每天沉溺于酒桌茶肆,和朋友们的关系近了,可能静下心来写东西的时间就被荒废了。所以,孤独有时候还是必须滴。我还需要继续享受孤独,《百年孤独》嘛。我曾经在QQ里用“独行侠”作网名,理想仗剑行天下,这把剑便是我手中的笔杆子了。伙伴们,让我们做好自己,丰盈内心,学会审美,享受孤独而有趣的生活吧!

(二零二一年四月九日于盐城)

作者简介:王瑞祥 男,洛南保安人。现在咸阳工作。喜欢诗歌、散文写作。愿意和志同道合者切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