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注明:以下图片和文字,均选自《精短小说杂志社》一线品读公众号!
温暖的列车
刘公
急急来匆匆往,腊月的火车在雪野里飞奔,显得格外的忙碌。货架上挤满了回家人的年货,光耀的旅行包只得放到座位下面。
今天是小年,乘客们有的说笑,有的看视频,有的打游戏,光耀聆听着列车广播里迎新年的歌声,思绪一下子回到家乡的小镇,大人们忙乎着杀猪宰羊,小孩们嬉闹着堆雪人放鞭炮,一派过新年的景象。入伍前的多个腊月里,爸爸磨米粉,妈妈做糍粑,光耀往灶膛里添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战友啊,战友……”,光耀的手机响了,他从军服口袋里取出来,原来是爸爸的视频电话。
“光耀,上车没有?”爸爸一脸的笑容。
“爸爸,早上车了,明天中午到家。”三年没回家了,光耀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班里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吧?”爸爸问。
“安排好了,走之前特意开了班务会,让副班长负责全班的工作。”光耀当兵半年就提升为班长了。
“儿子,爸爸要的玛咖捎了吗?”爸爸眼睛里闪着希翼的光泽。
“哎呀,对不起,爸爸。团里考核组来连队年终考核,忙得一塌糊涂,没时间去丽江城。”光耀的笑容凝固了。
“哦。没事,只是爸爸十年前出差到丽江,客户给我送了几盒,效果不错,把我有点失眠的毛病喝好了。”看得出来,爸爸的表情多少有点遗憾。
“儿子探亲回部队后,一定给爸爸补上。爸爸,有的乘客开始休息了,不打扰大家了。您发文字吧。”光耀的声音越来越小。
光耀觉得很惭愧,爸爸交办的这么点儿小事都没落实。想想,还是自己没有上心,司务长每天去丽江城购菜,让捎几盒不就行了!
夜色愈来愈浓,夜幕很快把残存的余晖吞噬殆尽,列车还在不知疲倦地“哐嘁、哐嘁”。光耀忽然感到有点口渴,便拿起水杯去车厢一端接开水,顺便去了趟洗手间。当他返回座位时,惊喜地发现座位上放着四盒玛咖,他正准备问邻座的阿姨,阿姨先他开了口:“解放军同志,对面的师傅下车时给你留下的。”“哦。”光耀拿着玛咖立马追下了车。这是个大站,上下车的人很多,光耀顺着出口的方向,边跑边睃巡,可连那位好心人的影子都没发现,车站喇叭里发出列车即将离站的播音,光耀不得已才赶紧上了就近的车厢。
这个好心人,光耀印象很深。虽说他的棉袄、保暖鞋是新买的,但脸上风吹日晒的印痕,手掌的老茧和皴裂,稍有点社会阅历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来,他是个下苦力的农民工。他用血汗钱买的玛咖,过年送给谁?长辈、妻子,还是他的老师……他留给我了,咋给他人交待?光耀崇敬的心里有股阵阵的痛感,他要找到这位好心人,他突然想到了列车乘客实名制。
光耀侧着身在人群里穿行,挤得满头大汗,终于找到了列车长。光耀把那个农民工的座位号、下车车站报给了列车长。列车长答应试试,让光耀回座位等消息。
列车长还真有办法,联系相关部门,在铁路大数据里很快找到了那位农民工,并与那农民工通了电话,出于感动,还特地做了电话录音。半个小时后,列车广播里播出了这个温暖人心的小事件,特别是农民工的一席话,听得光耀心潮澎湃:“我那四盒玛咖,不仅仅是送给对面军人的,不仅仅是送给对面军人的父母的,而是送给全中国所有军人的,送给全中国所有军人父母的。没有军人的付出,哪有我们老百姓的太平日子啊!夏天里我老家发大水,我老婆吓得在电话里大哭,说小村庄快要被淹没了,我远在云南丽江无能为力,车票也订不上,急得团团转。第二天天没亮,老婆电话又来了,说解放军们一夜没睡觉,已经把决口堵住了……”许多乘客被这则消息感动,自觉地鼓起了掌。光耀知道,这掌声,不单单是给那位农民工的,更重要的是给全国军人的。
翌日一大早,光耀特意找到列车长,要那位农民工的地址,列车长笑着说:“那位民工师傅有交代,不让告诉你。”光耀急得只抠后脑勺,可瞬间又像幡然醒悟似的,给列车长一个标准的军礼:“列车长大姐,您……您把他的电话给我,总可以吧。”列车长抿嘴又一笑:“电话也不行,人家叮咛的。你跟我来,还有好事哩。”
光耀跟进列车长室,“军人同志,这些是在广播后,几个好心的旅客给我送来的玛咖,他们特意让我转交给你。”光耀看到小桌上摞着十来盒玛咖,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他激动地说:“列……列车长大姐,有民工师傅送的四盒就够了,这些,说啥也不能再要,务必请您退还给他们,并请您代我向他们道一声谢谢。”
光耀赶紧往自己的车厢走,广播里播放着“……军爱民哪,民拥军……”的歌曲,他脑海里潆洄着战友们在冬训场上的热烈场面,身上有种亢奋的激情在燃烧……
(原载《青岛文学》2021年第3期)
小小说创作的智慧坚守
——刘公小小说印象
刘公是小小说创作的坚守者。他在写书法、做主编、搞活动,将小小说事业整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小小说创作。作家是靠作品说话的,刘公多年来的小小说作品,一直在证明着他的创作实力,诠释着他作为一个颇有知名度的书法家、活跃的小小说事业家和优秀的小小说作家的多重身份。
刘公的经历丰富,所以他的小小说取材广泛,他在小小说的河流里不断拓宽着自己的疆域。军旅、乡村、民生、爱情、官场、反腐……不管什么样的题材,他都能做到驾轻就熟,并且通过精巧的构思来完美地展现。《功过箱》以挂在值班室门口的崭新铁皮箱为道具,表现了康飞连长为摘掉连队的落后帽子、贴近部队工作实际而煞费苦心的工作方法。每个战士所做的好事坏事,都一一记录在案,投进这个铁皮箱,每周开箱讲评,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功过是非分明,连队面貌大为改观。可当落后连队成为先进连队的时候,康连长的铁皮箱却不打开了。后来康连长升迁调走,新来的连长打开箱子寻找带兵之道,功过箱里装的都是空白纸条。《功过箱》一开一锁,纸条的有字和无字,使得小说开合有度,波折顿起。康连长功过箱的巧妙设计,正是作家对作品构思的巧妙设计,其实功过是非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写在无字的纸条上的,是写在每个战士的心上的。《别了,那曾经的》是写法治的,当然也是写反腐的。作者匠心独具,设置了一个模拟监狱的情节。这种基于老百姓美好愿望的设置,使得小说脱离了其他作家正面写反腐小说的窠臼。老父亲精心布局,将回乡的交通厅公路处处长半路拦截,带到“阳光监狱”进行模拟审讯,审讯出了方处长的全部贪腐行为。最后老父亲现身,点破模拟监狱真相,方处长去自首,争取纪委宽大处理。小说在处理反腐题材上拿捏到位、布局有方,体现出了一种写作以及写作之外的智慧。
刘公的智慧也体现在对于小小说艺术表达的内敛与含蓄上。他深得海明威“冰山一角”创作理念的奥妙,在小小说创作实践中,常常用留白的艺术来增值作品的神秘感和多义性,引导读者卷入作品的再创作之中,以自己的想象与作者共同完成一篇小小说的创作。这使得他的小小说变得耐看,有嚼头,并且拓展了小小说的内在空间。《你就叫他爸爸》用反复的手法,多次写女人让女孩往抚养她的舅舅叫爸爸。女人对女孩说,你舅舅那么爱你,你就叫他爸爸吧。女孩就是不叫,仍然一遍一遍地叫舅舅。当最后男人弥留之际,女孩终于叫了爸爸。男人还对女人说,有件事一直瞒着女人,他要实话实说。可最后没有说出来,只是让女孩别再把女人叫舅妈,就叫她妈。在这里,女人明白,读者明白,作家就是故意不说,因为不说的效果比说出来的效果要强烈好多倍。女孩的身份之谜,父女关系之谜由一解变成了多解。一家人无私的爱、真诚的爱、永恒的爱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都在这种叙述的内敛和含蓄中,隐藏在文字里,发酵在读者心中以及他们的想象力里了,这种冲击异常强烈。《海浪》是写夫妻情感的。这种夫妻情感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以及崭新的人际关系中是变了味的。方钢老婆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谎言,屡次被方钢识破。方钢老婆为谁而撒谎?为何而撒谎?为何宁愿撒谎也不离开方钢?又为何不解释?方钢为啥不揭穿老婆的谎言?到最后老婆为什么又义无反顾地回归家庭?这一系列问题,作家刘公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都在文中留了白。读者探索小说奥秘的原因也正是靠了这种留白的吸引。尽管没有说出答案,但似乎又有了答案,不过这种答案不见得是一个,是多个,是不可说破但又可以理解的多个。是爱情的水流尽了吗?是,又不是。这种似是而非的朦胧的艺术感觉,正是这篇小小说的魅力所在。
刘公的智慧,还体现在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善于抓住经典动作和外貌特征来刻画经典人物。《王三的命运》中的王三,由于深得小媳妇们的喜爱,而被村长许大头恨得咬牙切齿。后来遭许大头陷害成了“坏分子”,经常被批斗。一批斗,许大头就狂喊“王三,站起来”。站起来就成了王三被批斗的代名词,也成了他一生的改不掉的习惯动作。不管谁只要喊王三站起来,王三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许大头免职了,社会变化了,王三也没改掉这习惯。最后,王三突然得了重病,马上就要咽气了,他的傻儿子陡然叫道:王三,站起来!王三竟然一下子从躺着的床上站了起来,眼睛睁得圆溜溜的……这最后一笔,真是神来之笔。一个饱受戕害、无力抗争的那个年代的小人物就跃然纸上。《一鸣惊人》中的陈豁嘴,嘴豁,却会吹铜号,并且吹得魅力无限。由于会吹号,陈豁嘴吹进了文工团,吹成了城里人,吹成了名人,吹来了爱情。文工团一位漂亮的伴舞女孩看上了他。不几天就爱得如胶似漆,但他没想到,女孩的母亲坚决不同意,说他不把那豁嘴改变了,就别想吃天鹅肉。陈豁嘴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没经受住女孩的撒娇,到一家大医院做了嘴唇整形。女孩的母亲看到陈豁嘴的嘴唇好看多了,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婚事,可陈豁嘴万万没想到,女孩却突然变卦了,因为陈豁嘴整形后,气力大不如前,再也吹不出那动听的号音了,文工团也决定不再聘用他了。作者抓住陈豁嘴嘴豁这一特征,以近乎荒诞的手法铺排故事,刻画了陈豁嘴这样一个陌生化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畸形人的喜怒哀乐和悲喜人生。此外,《找市长说件事》中的老市长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之,刘公用他的智慧经营者小小说、坚守着小小说创作,他在小小说的河流里不断拓宽自己的创作领域,以多种艺术表达使自己的小小说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
蔡楠,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协理事,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民族文学》等刊发表作品。作品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家文摘》《半月谈》《读者》等大量转载,并入选多种权威选集;著有《行走在岸上的鱼》《白洋淀》《拿着瓦刀奔跑》等作品集20部。曾获《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冰心图书奖”“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中国小小说事业推动奖”“扬辉小小说成就奖”等奖项。
《世界华人文学》征稿启事
征稿时间:长期
出版时间:半年刊
征稿内容:微诗(限五首)
新诗(限三首)
散文(限一篇)
小小说(限两篇)
短篇小说(限一篇)
投稿邮箱:tougao@wclit.com
投稿方法:1. 邮件主题处模仿下边文字写上您的主题:
李建东投稿新诗三首、“短篇小说一篇”。
2. 稿件置于邮件内(不要设附件)。
3. 希望自带英语。没有英语的稿件本刊找人替您翻译,或者发表纯汉语作品。
4. 已发表过的作品必须在作品标题下注明原出版地与时间
《世界华人文学》是一份非营利性汉英双语半年纸刊,旨在用汉英双语向世界介绍汉语文学,没有稿酬,不送刊物。本刊出版后,会把目录与作者姓名上载至本网供需要者查询。需要者可自行上网购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亚马逊均会有售,大陆的可在指定地购买。
声明:本刊享有来稿再编权,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可自由再投他处。本刊旨在把中国文学推往世界,并不限制作者再使用其投稿稿件。
(本征稿启示,长期有效!)微刊主编:雷响玲
《大学生必读文学作品选》征稿
本书由一级出版社单书号出版
诗歌散文小说故事题材不限,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好文章即可。
在来稿作品中评选一二三等奖并为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评委:
重庆大学EMBA博士 潘相成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博士后 孙浚博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赵昌方
湖南大学文艺学硕士 李嘉轩
英国邓迪大学硕士 王蒙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 郭培庚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 魏朋志
复旦大学硕士 姜承勇
同济大学硕士 张智学
清华大学本科生 朱彦洁
人民日报人民艺术诗社理事 余振伟
广东资讯台主编 邹中海
当代文学海外版主编 张晓玲
北京市写作学会理事 王苏华
美国《诗殿堂》诗刊(汉英双语)编委、《三湘文学》执行总编 释圣静
多所高校文学社团顾问 袁理鹏
来稿暂无稿费,作者文责自负,发表与否不限。
邮箱1451143635@qq.com
联系手机号 13525788453
组稿完成,尽快出版,来稿请速。预计6月份出版
202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