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烈士唐澍永垂不朽
文/张乐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举国上下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值此之际中共洛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在缠带玉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为烈士扫墓祭奠活动,目的是宣传教育激励全系统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洛南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属于红色革命老区,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唐澍、刘志丹、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李先念曾经领导人民军队在这里挥戈秦蟒,转战洛水,曾有216位革命烈士流血牺牲长眠在这片热土之上,在革命洗礼中淬炼了坚定的党性和不朽的军魂,成为县域经济事业全面发展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如今,一代又一代的洛南儿女祭奠革命烈士,就是要继承革命烈士优良传统,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站在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是革命烈士唐澍的纪念像,在整个烈士陵园墓群中显得尤为高大肃穆,了解唐澍烈士的革命事迹就十分必要。
据查阅有关史料整理:唐澍,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南贾庄一个清贫农民家庭。 1922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考入广东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工作。期间与学生军一起两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部的战斗。1926年秋天奉命到国民联军工作,曾为冯玉祥随营军官学校地下党的负责人。1927年7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清党”,唐澍被“礼送”出军,从河南开封来到陕西西安,参加陕西省委军委的领导工作。

1927年10月,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唐澍和李象九、谢子长发动石谦旅的部分官兵在陕北的清涧组织起义,起义失败后,1928年1月底唐澍受省委的派遣,来到驻扎在洛南三要司等地的许权中旅,参加旅党委的领导工作,并任旅参谋长。在旅委员会的领导下,党的组织得到加强。很快使党员人数由原来的53人发展到165人,党支部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18个。部队除动员个别青壮年农民参军外,还在商县的腰市、洛南县的鸡头关等地宣传动员招募新兵700多名,使部队很快由1290人发展到2000多人。唐澍亲自指挥部队在洛南的三要司东南边的河滩进行军事操练,极大地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划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固市5县为陕东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具体负责领导渭(南)华(县)地区农民起义。特委从渭南、华县选调28名党员、团员和农民运动积极分子到许旅学习军事。唐澍亲自教授军事技术,带队操练。经过一个多的学习训练,他们返回渭华地区后被编入陕东赤卫队,成为渭华地区农民暴动的地方武装的骨干力量。
1928年5月初,渭华起义爆发。5月中旬,许权中旅各部先后到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16日,部队在华县高塘镇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刘继曾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军委主席,王泰吉任参谋长。
在唐澍的指挥下,工农革命军纵横起义地区,攻打地主武装,清算斗争反动分子,使渭华地区形成以华县高塘和渭南塔山为中心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在渭南、华县、五一3个县共建苏维埃政权48个,这时,冯玉祥调集了3个师及渭华一带的民团,对起义中心区域实行“围剿”。唐澍、刘志丹等指挥工农革命军同强大的敌人进行浴血奋战,后终因敌众我寡,起义失败。
6月25日,唐澍、刘志丹率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及地方干部300多人撤离渭华地区翻越秦岭退到洛南县两岔河修整。在追悼死难烈士大会上唐澍鼓励大家,“革命并非就是一帆风顺,难免有牺牲和失败。”表示“要血战到底,绝不半途而废。”此后他们继续在洛南境内开展革命活动,向群众宣传工农革命军的主张和革命的道理。

7月1日,原国民革命军李虎臣部4个残旅在洛南瓦子坪民团的配合下“围剿”保安镇。唐澍率领工农革命军二大队第六中队和还未归建制的3个班近百人星夜驰援。在保安街雷家院遭敌兵包围,激战中因敌众我寡,唐澍率部撤到碾子沟唐岭,在同敌人射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当时在洛南保安两岔河的西北工农革命军有200多人,在刘志丹率领下撤到蓝田流峪张家坪一带隐蔽开展革命活动。
唐澍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示众,身躯被当地群众葬于碾子沟。1989年3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原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地区行政公署在地区烈士陵园为唐澍建墓立碑。碑文称赞“唐澍是我党早期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军事干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发展陕西和西北地区的武装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县修建烈士陵园时也为唐澍树立了这个丰碑,以供我们的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来祭奠瞻仰。
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生命,如今洛南儿女们清明祭扫,缅怀革命先烈,体会他们的家国情怀,体会他们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他们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高尚情操,就是要向唐澍等革命先烈们致敬,向他们学习看齐:学习革命先烈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各自岗位上要勇于锤炼党性原则从严律己;学习革命先烈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各自岗位上要勇于担当创新发展;三是学习革命先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各自岗位上要勇于作为有所奉献。



作者简介: 张乐平,陕西洛南人,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洛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作品在知名刊物、网站刊发。擅长书法,书画作品曾获2018年全国第十届书画艺术大赛优秀奖,剧本《情暖山村》荣获“协和置业杯”陕西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剧本奖。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