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群里的大爱
文/刘学栋
俺店埠镇前沙村建了个微信群,把我这个在外工作的人也拉进了群里。一个纯是工作性质的群,几乎看不到娱乐性质的东西,村民们各家都在忙乎自己的营生,一年四季不得闲,也很少有人出来互动,大部分内容是村干部根据上级要求,传达通知,村民们看后,回应一下,表示知晓了。但偶尔会有老少爷们在群里突然发个信息,如“xxⅹ,你家牛栏顶的棚刮了!”、“ⅹxⅹ,你家的机器不出水了!”……每每看到这些,都让我切实感动!

春天是繁忙的播种季节,我们那里的村民,春季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胡萝卜和土豆,站在地头,放眼一看,所极之处全是一片各式各样的塑料大棚。大棚套中棚,中棚盖小棚,在春天的阳光照射下,发出一片片亮眼的光,也寄托着村民们半年的丰收希望。
有道是春风不刮,萌芽不发。人们都喜欢花香柳绿,万紫千红,可以到田野里来一次惬意的春游,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但对于农民来讲,却最怕春天的大风,一旦遇到这样的天气,就会吃不好睡不好,坐卧不安。这个时候,你会看到,满坡都是男男女女的种地人,都在那里手持铁锨、大镢,严阵以待,守护着自己的大棚。

一旦被大风掀起,就要立即重新加固,否则不仅损坏塑料膜,而且会造成作物冻害,大量减产,影响收成。幸好现在的天气预报比较准,人们都能提前得知哪天刮大风,早做防备。但即便这样,也难免有种地多的,顾不过来,或风和日丽的好天时,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局部阵风或旋风,刮坏大棚,棚主还不知情的情况。这个时候,路过的种地人,不管谁发现了,都会马上通过村里的微信群告知一下,看到微信的棚主会第一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棚主如果没先看到,邻里之间在群里发现了,也会马上跑去告知一下。

亲不亲,家乡人。一个动动手指的微小举动,展现出的是家乡人的厚德善良,纯真友爱,团结互助的高尚品质。或许他们对自己的的这个小小善举,根本没感觉到有什么高大上,但正是这一次次的小爱,集成了大爱,传承了中华民族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刘学栋,男,1964年生,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人,中共党员,国家干部。文学爱好者,从事过多年文字秘书工作,有多篇新闻稿件被国家、省、地市级报刊采用并获奖。近几年利用业余时间,在地市级刊物和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小小说、小戏剧等作品一百余篇。与他人合作,创作反映当地抗日史实的中篇纪实文学《三月桃花开》;小品《外号》被青岛市工会在全市现场会采用并录制为情景剧;情景剧《莱西会议告诉我们》获青岛市税务系统微党课一等奖,被推送《学习强国》。2021年两篇征文登上《学习强国》。其作品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当地特色,善于从小人物小事件身上发现真善美,语言朴实,富于哲理,真挚感人,饱含着对家乡、人生和大自然深深的感情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