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地黄花分外香
文/云蒙山人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百年沧桑若等闲,寥廓江天万里霜。
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老党员,舍生忘死求解放。作为一名渭南高塘某学校的普通护工,他为渭华起义传送情报,联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点燃革命火种。起义失败后,他返回洛南老家云蒙山下,曾任村组干部几十年,重新入党后年年获评优秀党员。他叫何宜臣 他告诫儿女子孙,“我当初入党啥都不图,你们今后也啥都别要,不要向党伸手。”高风亮节启后人,他安眠在金灿灿的迎春花下。

他是一位血气方刚的男子汉,前赴后继保和平。在那场震惊世界的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经过突击培训成为一名汽车兵,向前线运送物资。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阵地中,他驾驶的汽车无数次陷进弹坑,同去的一个班他是唯一的幸存者。战争胜利后,他婉言谢绝了立功受奖、转业复员的机会,默默回到老家云蒙山下,蛰居在一个小山村里。直到他子女们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的军功章。他叫李胜利,淡泊名利无所求。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想念战友们,他们好多人都不在了。”胸怀大国舍小家,如今,他安眠在金灿灿的野菊花丛。

他是一位火线入党的新党员,奋不顾身搞建设。1973年,友谊路修到麻坪镇原上斜村时,在爆破一堵高崖的过程中,出现了哑炮,前一天刚刚申请入党的他只有19岁——花一样的年龄。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没有任何犹豫,振臂高呼“我是党员,我先上!”主动请缨排除哑炮。不幸的是就在他刚刚攀援到炮眼附近时,一声巨响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烈士英灵化长虹,如今,他的安眠在金灿灿的蒲公英下。

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党员,廉洁务实创辉煌。在他近50年的基层村官基层村干部生涯里,办过电线厂、涂料厂,组建国民工队,修过三所学校、两座办公楼,每一次都吃住在工地,甚至一手拎着吊瓶输液,一手指挥施工。所有的工程,他既是设计者,又是监工者,大家笑着说,建设新农村,他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把这个深山明珠建成“秦岭美丽乡村”、省级文明乡镇、全国绿色村居。他叫陈根新,生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青山有幸埋忠骨,如今,74岁的他怀着未了的心愿,把自己种进了故乡的这片热土中,长眠在金灿灿的连翘花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碧血浇灌党旗红,战地黄花分外香!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很高兴认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