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自是缤纷色,画尽沧桑始见工
——品读著名新派国画宗师吴国亭的色彩美学及意境塑造
文|余一
(题图照片:吴国亭先生在法国巴黎艺术馆前留影)
南京著名画家吴国亭,精通许多画种,不论是版画、油画、水彩、水粉、国画,还是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是个全能型的画家。其绘画的、素材、画种、技法等也是当代画家中的翘楚,其中,他开创的新派国画山水花鸟画以强烈的色彩感而摄人眼球,在浓烈的色彩视觉冲击下,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美好愉悦的精神感受。我想,画家本色是诗人,画家是通过色彩来抒情的,其间的调子冷暖,决定画面塑造出来的独特意境美。今天笔者将从色彩学、国画色彩与景物情感塑造等多角度,来探寻吴国亭先生艺术语境下的色彩美学,他的这种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正与当今世界美术中色彩追求的发展方向相吻合,是当前世界美术界色彩美学完美呈现的典范。
【余一 品读】 这幅《柳浪闻莺公园》画作,从用色上说,这是冷色调的夏日公园一角,蓝绿主色调衬托的夏日园林:树木葱茏、浓荫蔽日,近处的紫色花与石拱桥静穆、浮萍的生机,以其特有的景物质感将同是冷绿主色调的景物层次、近景远景的关系一一拉开,富有变化而极具层次感。潭水悠悠、清泠幽深,给人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清幽的、恬适的夏日美好时光,在郁郁葱葱的林间,一个白衣少女翩然从桥头走来,轻盈、清纯之美跃然纸上,尤其是桃红边的遮阳伞,更显少女的娇嫩与青春,整个画面就是这一点点红,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色彩美学精华,读这幅画就如听莫文蔚的歌曲《盛夏的果实》,吴国亭将自己生活的领会与心中要表达的意象、画面呈现的美景有机地融于一体,是盛夏时光旋律优美的交响曲、更是万物生长、宁静美好的交响诗。
【余一品读】这幅《清溪夏韵》也是冷色调处理的画面,在夏日深山一隅,幽草与树木是青翠欲滴的,清溪两岸的岩石是灰白、灰褐色的,涧水清泠、波纹轻漾,将此处幽邃、深远、清凉的夏日清趣意境,刻画得恰到好处。这幅作品的点缀物——黄鸟、白花的处理,更见吴国亭先生的独具匠心,这里黄鸟是画面的主角,黄色的鸟视知觉度上比白色的花更高,这样让主角的鸟显得更突出、更醒目。幽静的清溪与山石之间,一只黄鸟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感,也体现了山林溪涧中深蕴着无限的生气。
【余一品读】《金色之秋》这幅画是暖色调的,全幅作品的基调是黄色,预示着金秋时节的收获与欣喜。金色的森林是遍地金黄,一些黄叶浮在蓝色的小河上,更具诗意,近处黄褐色的树叶与远处黄叶,黄色的层次递级感十分明显,反映了画家娴熟地掌握了画面用色的色阶、色相、调子、纯度、明度等综合因素,将秋日的“落叶之静美”,丰收、喜悦之情刻画于笔端,是吴国亭先生用绘画语言描绘出新时代的《秋声赋》。
【余一 品读】这幅《马兰花开》是吴国亭先生最近创作的精品,画面是大胆的五彩缤纷色调,给人一种活力、热闹、跳跃、奔放、愉悦的艺术享受。花色丰富的马兰花,是鸢尾科鸢尾属,是植物“马莲”的别名,又名蝴蝶花、蝴蝶兰,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茎短粗,肥壮,花大新奇,花色绚丽,鲜艳夺目。花有蓝、白、黄、雪青等色,花期5-6个月,每次花可开花7-10天,画家吴国亭先生通过创作马兰花来讴歌旺盛的生命力,也是对大自然的礼赞。
【余一 品读】《雪林雀趣》是吴国亭绘画作品中独具面貌的画作,这幅作品通过留白的技法处理,刻画大雪天林木深处一群小鸟的聚会,它们三五成群、或一字排开、或引吭高歌、或若有所思,将寂静的雪后林子演变的格外富有生气,枝条错落、大树林立,黑白的层次处理得恰到好处,是一派雀跃喧闹的场景,也是静动巧妙结合的场景。对于新国画派的开创者,吴国亭先生善于用色,但也不是为色彩而色彩,他是因材作画、因内容题材而变通,为生活、为反映意境而色彩,情景交融,色相辉映,耳目一新,是他新派国画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综上,色者性也,色彩往往与最神圣的“性”合二为一,说明色彩与人性是息息相通的,色彩是一幅作品的灵魂,也是一幅作品呈现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吴国亭针对国画用色谈过许多经典的话,兹录几条,他说:以前人们只有黑白电视机,为什么现在有了彩色的,人们还要更高清的,这就是人们对色彩的不断要求与追求;一幅画的色彩是有调子的,就像音乐一样,有旋律的;西画主张色彩的调子,而中国画不主张,这是不对的,艺术都是有情调的,国画也是国画家的情绪表达,色彩运用就是作者意境情调的表达,是宁静的、协调的、热烈的还是跳跃的、愉悦的、深沉的、严肃的,都需要用色调画出来,不会用色的画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画家;色彩是一种力量,色彩更是一种动人的力量。是的,知行合一,吴国亭先生用自己的笔墨与色彩实践,完美地诠释了色彩就是一种力量,他就是这样一个对色彩情有独钟、运用自如、善于以色取胜的新派国画宗师。
————————————
附(吴国亭先生精品画作欣赏)
《溪涧清韵》
《芦苇凫趣》
《山花烂漫时》
《茂林森森》
*** *** ***
【吴国亭 简介】
吴国亭 (1935.10—) 生于南京浦口镇(今南京浦口区),祖籍天津。中国当代新派国画开拓者,当代著名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美学评论家、理论家,国家一级画师。中国国画家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主席,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苏浙皖国画家联谊会主席,美国波士顿中华文化中心艺术顾问。幼时启蒙老师刘海粟,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因成绩突出,留校任教二十余年,与潘天寿、陆俨少、王伯敏、莫朴等一批大师拥有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在全国报刊发表达百余幅;是一位花鸟画、山水画、版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连环画、文学插图、素描、速写、中国人物画、瓷版画等多种兼擅的画坛大师。
自从“新国画”思维由徐悲鸿大师于1947年提出,建立“新国画”的构想,强调中国画需要“写实性”的绘画改良方法,吴国亭充分吸收祖先灿烂辉煌的传统中国画宝贵经验,吸收外来美术有益的成分,建立健全进步的新现实主义,同时防止平庸的自然主义混入,简单写实带来的自然主义,对于中国新国画的改良,对于中国新派国画的开拓,堪称一代中国新派国画宗师。
吴国亭从艺六十年,培养了许多著名画家,在海外,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洲日报》、《波士顿新闻》、《侨报》、《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等皆称吴国亭为当代中国“国画大师”、“国宝级画家”。在国内各地及美国数度举办个人画展,吴国亭的彩色画集《中国名贵花卉》分别用英、法和西班牙三国文字出版,行销欧美各国。著述《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一书五年再版六次,在学术界反响强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编著的《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和《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亦得人们欢迎。此外尚有《吴国亭画集》、《吴国亭作品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吴国亭绘画精品选》、《吴国亭艺途回眸》、《画家吴国亭》等出版。
【余一简介】
余一,原名金繁荣,1972年生于江西余江,字简瀛、斋号:不二斋、索盦、寿研斋、箨堂、拾乐园主人;网名有余一、余一先生、八全余一、及八全逸客、畈溪客、蘭娓、八全君等。本人自幼酷爱书画篆刻,现为一道诗兿社总社长、总主编、总策划、深圳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副主席兼评论专家委委员、东方诗人诗社策划及评论员、深圳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鹰潭市书协会员,中华华夏诗词协会理事,原鹰潭诗社会员、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余江诗社理事等;近年来为海内外华人艺术圈诗词书画家作艺术评论300余次,在圈内有一定影响力,得到许多艺术大家认可并赞扬;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书法篆刻大赛获奖,诗作入选多种报刊、杂志、诗集并开专栏;著有《鹤斋钝吟99版》、《余一小语》、《知向何方》、《余一启示录》、长篇小说《虹蚀》、散文集等数种,诗作达5500余首,出版文字达五十万左右;编辑网文、博文达850万字2020年6月与上海黄汉江先生执行主编世界最大的单部诗集《上海滩诗叶》荣获年度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授予的证书及称号,有书法作品被省部、市区领导、英国、日本、韩国、美、匈牙利、印度、德、荷兰、澳洲等国际友人收购、收藏。收藏热线及联系qq:114461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