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也许在坍缩/余一

在这个缅邈幽邃的人间
我粗头乱服,跌跌撞撞地行走
每天都是过街之鼠般提着心的躲着
生怕那长了眼的铁权砸中我渺小的头颅
我的天明是从午后出发的
熬夜的风吹不醒黎明的前奏
我的左臂在可怕的粘连
从此或许不再伸张正义的呼号
夕阳总是匆匆的从对面高楼映射下来
好像下班下岗了的人肉机器机械地运转
见不到炊烟的都市一隅
我们再也无法从容撒娇肆意卖萌尽兴享受自己最惬意的晚餐
抱着燃烧的艾灸盒,几个丰满的技师上下打量着我的不屑
只有端坐与电脑,流畅的文字舒缓了我的快慰与坚强
文字是可以壮胆的
那是我投向时光荏苒的飞镖
燃臂疗伤
所有的痛楚和惨叫都是另类幸福的呻吟
有梦明媚
也在唤醒你乍泄的春光

**(吴翰水点评):
<时间也许在坍缩>第一眼感觉到了生命字眼。
这首诗是用两句一段的形式描述。描写了电脑前熬夜伏笔的工作者经历了黑夜后对阳光生活的思索。先从自己“粗头乱服,跌跌撞撞地行走”到“生怕那长了眼的铁权砸中我渺小的头颅”,熬夜工作后的昏昏沉沉的表象写的生动形象的。诗中每一段都是具有想象力的,如:“夕阳总是匆匆的从对面高楼映射下来\好像下班下岗了的人肉机器机械地运转."把“夕阳”比作人肉机器机械地运转,夕阳是没落的,无数次看到,错过的明媚的阳光后的感慨,如同什么心情呢?是下岗的工人。可窥诗者内心有爱。
再如"跌跌撞撞地行走","左臂在可怕的粘连",“那是我投向时光荏苒的飞镖”。整体思维的连贯性以围绕主题和合理的思路为前提,明确了意境;肩周炎好长时间没有好,作者去理疗、艾灸、针灸、正骨,方法很多,但作者想到的是要伸张,伸张自己的双臂,与正义,对社会弊病的申诉与呼号,这又体现了作者的正义感与公民意思;由艺术的手段比喻、象征、暗示等来完成。
诗中有一句很有玩味的话:“抱着燃烧的艾灸盒,几个丰满的技师上下打量着我的不屑”。这是诗人一种自嘲诙谐的描述,“丰满,几个”更形象很生动,使读者实际的联系到现实生活中。一个“不屑”足见诙谐了,诙谐后的一种有梦明媚乍泄的春光的“另类幸福的呻吟”。
———————-
(诗评家简介)

吴翰水,笔名翰迹流香,听风。天津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发表于省市级会刊。涉及散文、诗词、古风作品。散文《初春》《出水芙蓉》《彼岸芦花》《夜色》等等,诗词新诗《青玉案》《水调歌头》《紫色的等待》《离开》《夜色》《老街》等等,多见于陕西,河北,天津等刊物。若干网络平台均有作品。
(作者,余一简介)

余一,原名金繁荣,1972年生于江西余江,字简瀛、斋号:索盦、寿研斋、鹤斋、箨堂主人、拾乐园主人;网名有余一、余一先生、八全余一、及八全逸客、畈溪客、蘭一娓、八全君等。本人自幼酷爱书画篆刻,现为一道诗兿社总社长、总主编、总策划、深圳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副主席兼评论专家委委员、东方诗人诗社策划及评论员、深圳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鹰潭市书协会员,中华华夏诗词协会理事,原鹰潭诗社会员、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余江诗社理事等;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书法篆刻大赛获奖,诗作入选多种报刊、杂志、诗集并开专栏;著有《鹤斋钝吟99版》、《余一小语》、《知向何方》、《余一启示录》、长篇小说《虹蚀》、散文集等数种,诗作达5500余首,出版文字达三十万左右;编辑网文、博文达800万字2020年6月与上海黄汉江先生执行主编世界最大的单部诗集《上海滩诗叶》荣获年度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授予的证书及称号,有书法作品被省部、市区、乃至国家领导人、英国、日本、韩国、美、匈牙利、印度、德、荷兰、澳洲等国际友人收购、收藏。我的qq:1144619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