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心聚力促发展 继往开来谱新篇
——政协洛南县文史工作创新发展实践与体会
王志峰 萧 军
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南县政协文史工作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砥砺前行。近年来,政协洛南县文史委员会围绕“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坚持“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创新实践。
一、服务中心,编辑出版新成果
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秉持“纠史之偏、拾史之遗、正史之误、补史之缺”的原则,在政协洛南县委员会的指导下,文史委员会先后编辑出版了28辑政协文史资料。其中既有展现一镇古今风貌的《石坡古镇》,也有挖掘一山文化底蕴的《巍巍云蒙》,还有对现有史料进行整理解读的《洛南县民国史料释义》,还有《竹骨兰魂》等文化名人专辑。这些文史资料选题严谨、撰稿认真、校对仔细、印制精美,推出后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洛南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成为宣传交流展示形象的重要媒介,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我县政协的文史工作连年获得省、市表彰奖励。

二、服务大局,构建合作新体系
精诚合作,内联外合。近年来,我们发挥政协文史委员届界别广、资源多、基础强的特点,大力构建合作新体系。
——依托作协,联系文学界,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在文联指导下,与作家协会联手举办了“人民政协成立70年”“共和国成立70年”“洛惠渠建成六十年”“抗击疫情”“亲爱的粮食”等主题征文,将政协文史工作和文学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时代先声,展专员风采。
——依托文联,联系艺术界,以创新精神引领人。发挥委员和专员中书法家、画家、摄影家的作用,大力加强与书法界、绘画界、摄影界的联系,开展了义写对联、文艺下乡、书画进校园、书法教育培训、美术教育培训、“最美读书人”“辉煌60年等”主题摄影,开展了书画笔会、专题采风,提高了广大政协委员尤其是文史专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依托商圈,联系经济界,以合作精神团结人。不断加强与康尔贝药房、乐家超市、阳光菌业、苏陕合作项目专业社的联系,在生产、销售、宣传等环节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协文史工作的作用,采写的合作社发展报道在《商洛日报》、政协门户网站以及国家级媒体刊发,展示了推动经济的号召力和战斗力。
——依托党建,联系党支部,以正确导向引领人。坚持党建领航,全面发展,政协文史专员、杨克江、萧军,市(县)政协委员刘剑锋积极参与洛南县作家协会支部党建工作,吸纳文艺、教育、工商、医疗、财政、卫生、林业等各界党员11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人,2020年被命名为三级支部,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近期被推荐参评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服务人民,展示时代新风采
存史资政,牢记使命。在做好文史常规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拓宽渠道,创新实践,为人民服务。
——平台推送,积极传播正能量。仅2020年,就利用政协门户网站和洛南《禹平文学》《馨香盈秀》《人文洛南》等文学公众号平台,推送展示政协工作、委员风采等内容的新闻和文学作品1000多件,其中100多件被省、市新闻媒体采用或刊发。
——采风调研,努力寻找切入点。先后组织“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三线建设在洛南”“孝廉文化资料征集”“知识青年在洛南”“梦里老家美丽巡检”“玫瑰有约”“音乐小镇乐动洛南”等主题采风、视察、调研、创作活动,发挥政协委员在各领域各行业的先锋作用。仅2020年就征集到书法、绘画摄影作品200多件,文字资料100多篇。
——榜样引领,不断扩大影响力。市、县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刘剑锋在《商洛日报》社会特刊开辟“千里走洛河”专栏,全面推介洛南,目前发布的文字已超过50万。他的多项提案被评为商洛市优秀提案,2017年荣获全国爱故乡年度人物,其个人优秀事迹在《商洛政协》上刊登。“8·6”特大洪涝灾害中,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志峰随副主席王新其一行深入灾区一线采写长篇报道,在《商洛日报》上连续刊发,引起社会各界较大范围的强烈关注共鸣。县文史专员萧军作为洛南爱故乡文学小组以及多家平台的核心成员,在网络上发布了大量宣传人民公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普通民众、抗战老兵、革命先驱、致富标兵、扶贫书记等的优秀作品,展现出不图名利、服务社会的奉献情怀,其中《抗战老兵张福秀》《谁说女子不如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被多家媒体转载。

四、服务委员,展示履职新水平
团结育人,不忘初心。近年来,我们除了开好全体会议、文史工作专题会以外,能够组织文史专员参加时政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政协文史专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敬业精神,在全市率先规范了乡镇政协联络组、委员之家、文史专员之家的建设,利用下乡机会,分东、西、北三个片区开展座谈、慰问、研讨,最大程度发挥了闭会期间文史委员的作用。
——老先进一马当先。商洛文史界的老骨干,优秀文史专员吕三运几十年笔耕不辍,成果丰硕,得到了市县文史界的一致认可。
——新力量不甘落后。文史专员郭夏季眼光精准、报道及时,推送了大量宣传的作品,在商洛产生了轰动效应,多次被《商洛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促发展尽心尽力。按照政协安排,市、县政协委员刘剑锋、王志峰何伟雄,县文史专员张宏运、杨克江、萧军等全程参与了洛南县“核桃文博馆”的文字创作,为洛南核桃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鼓劲加油。
机遇令人鼓舞,蓝图催人奋进。回首往昔,我们洒下了亮晶晶的汗水,也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围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中心工作,更加精益求精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委员,以更加稳健的脚步前行在凝心聚力促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的大道上,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幸福新洛南作出政协文史工作者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贡献。

(作者系政协洛南县文史委员会主任,文史专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