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王杰 第五十七集
战友之情
文/三木秉凤
1961年王杰应征入伍时共有一百八十名金乡人来到了徐州部队,其中金乡一中的同学就有辛庆文、韩义祥、侯兴家、辛养法、王振财、杨杰等,其中辛庆文、韩义祥与王杰关系最好!辛庆文与王杰自城关完小三年级时就是同校好友,后来因为王杰生病及洪水辍学,两人短暂分离后,王杰又考入金乡一中,与辛庆文继续在同一学校读书,志同道合的他俩,平时几乎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去羊山陵园祭奠烈士,一起劳动学习,直到一起走进军营开始了四年的工兵生涯!王杰与韩义祥也是同学加战友,新兵训练结束后,两人同时分配在工兵营一连二排做同排战友,1964年11月两人又同时参加“郭兴福教学法”集训,并同时提为二排五班、六班的班军事教导员,后来同时提为班长。得到王杰牺牲的消息后,韩义祥立即跑到爆炸现场,他含着眼泪在炸点周围方圆几十米的范围内,为亲爱的战友同学搜寻遗骨,王杰追悼会后他又陪同副指导员赵彦青去金乡华堌村及金乡一中报丧慰籍,同时根据坦克二师的安排,收集王杰在家乡及学校留下的学习及生活用品。王杰的同学侯兴家在王杰牺牲之后,则接任了王杰的班长职务,成为了国防部命名的“王杰班”的第一任班长,他把王杰精神原原本本继承下来,并弘扬广大!王杰牺牲后,王杰生前所在部队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王杰部队”。
在王杰的同学之中,辛庆文是第一个跑到爆炸现场的!当营通讯员报告说王杰牺牲后,辛庆文正在营部开会,他一听急忙奔出会议室,东墙有一人多高,他不顾一切地飞跃而起,翻墙而过。这时他看到八九个民兵相互搀扶着走来,血迹斑斑,衣衫破烂!他顾不上这些,飞速跑向炸点!王杰遗体离炸点只有半米,眼睛还没闭上。辛庆文立即抱起王杰遗体大声喊着:“王杰!王杰!你不能死!你不能死!”他的泪水夺眶而出滴在王杰脸上,只见王杰双手膝盖已经炸没,辛庆文用一块干净的手帕擦了擦王杰的眼睛,并擦掉了自己落在王杰脸上的泪水,王杰这才闭上了双眼,这块帕布上既有自己的泪水又沾着王杰的血迹,辛庆文将这块血布紧紧握在手中,这是王杰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个纪念物!
王杰就这样走了,他走得极其悲壮而又从容!悲痛万分的辛庆文泪眼朦胧地回忆着与王杰在一起的历历往事:他与王杰自1954年在金乡县城关第一完小认识并一起学习,两人从此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辛庆文还记得1964年工兵营在沂蒙山区施工打凿坑道时,辛庆文负责的坑道口与王杰负责的坑道口相隔一个山谷,两人经常远远地挥臂招手。当时,王杰分在爆破班,辛庆文则负责打炮眼。一天,辛庆文接到家中电报:父亲病逝。然后,他准备回家奔丧!下午黄昏时,辛庆文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庆文,庆文!”他回头一看,是王杰跑了过来,只见他脸上还沾着泥巴,军鞋又脏又破,手里拿着一条准备缝洗的旧军裤。王杰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庆文,听说辛伯父他老人家去逝了,我心里非常难过,营里已批准你回家奔丧,我不能和你一起回去了,你就替我带点钱给辛伯父买些纸和祭品吧,回到家后,请代表我们全家慰问辛伯母,也算尽我一点孝心!”说着,王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卷钱来,就往庆文手里塞,辛庆文一数是三元六角,他连忙说:“王杰,不行,这钱太多了,我留下一元就行!”说着又将余钱还给王杰,王杰见状,扭头飞奔而去,那条磨出洞来的旧军裤却落在石头上……
辛庆文还记得:1965年7月6日,师里通知辛庆文代表济南军区参加与北海舰队在青岛开展的5000米武装泅渡比赛,结果辛庆文获得冠军。当辛庆文从青岛返回徐州营房后,才得知部队正在邳县开展泅渡拉练,师领导决定让他去工兵营做游泳教练。辛庆文赶到邳县张楼的临时军营,向营首长做了汇报,首长让他同时兼任民兵泅渡队的游泳教练。第二天,部队开始泅渡训练后,辛庆文则在部队训练基地和民兵训练基地两边来回跑,两边指导。7月13日,也就是王杰牺牲的前一天,辛庆文在营房门口正好碰到王杰去训练民兵布雷,王杰半开玩笑地说:“庆文,你教民兵泅渡训练可要多加注意,别淹着人家。我听说有个女民兵,就是在泅渡训练时被水淹死了!”辛庆文拍了拍胸脯说:“王杰,你放心,只要大家按我说的去做,保准不会淹死!”
第二天,早晨刚下过一场小雨,黎明之前雨过天晴,东方露晓,霞光灿烂,但辛庆文感觉闷得喘不过气来。这天,营里通知辛庆文参加营党委扩大会议,讨论各连队半年评比问题,这时的辛庆文已是营预备党员。会议设在张楼中学南边大院的堂屋里,堂屋里坐着二十几名党员,包括营连首长,辛庆文作为预备党员只是列席会议。大家坐定后,周循政委开始讲话:“这次会议咱营党委一起讨论年中评比的事情,先前各连队已经开始了初评工作……”话音未落,大家听到一声爆炸声“轰”地传来,窗户纸都震得沙沙作响。有人大声说:“教民兵布雷用这么多炸药干啥?”不一会,营通迅员丁德然匆匆忙忙地跑来,站在门口大声说,“报告首长,刚才爆炸时出现意外,王杰同志牺牲,民兵们全部受伤!”辛庆文一听,坚决不信,他对着门口大声说:“炸药中没有铁壳,炸不死人!”丁德然又重复一次:“报告首长,刚才爆炸时,王杰同志真的牺牲了!”
听说王杰出事,周政委立即宣布休会!人们一下涌出会场,向爆炸点跑去!站在现场的陈学义正不知所措,这时辛庆文飞速跑来,他抱着王杰的遗体大声哭泣。陈学义先转了一圈,寻找王杰炸飞的骨肉,又用手指摸了摸王杰的鼻子下边,轻声地告诉辛庆文:“庆文,王杰已经没有呼吸了!” 他看到王杰身上有一个血洞,血已流尽,两位战友趴在战友身上不禁嚎啕大哭起来。陈学义一边哭一边说:“王杰,你快醒醒呀,早上我们一起来的,你要站起来陪我一起走回去!剩下我自己,怎么向首长交代啊!” 辛庆文更是悲痛欲绝:“ 王杰,我的好兄弟,咱俩从完小、中学、部队都在一起,说好了兵役期满后一起复员回家!我还答应,你与赵英玲结婚时我去当主持!王杰,你为啥说走就走了!” 听到两个战友趴在王杰身上大声哭喊,在场的战士、民兵及群众无不动容!连长刘德林赶到王杰牺牲现场后,看到王杰沾满鲜血的身躯,几次哭昏过去,悲痛欲绝的他被通迅员杨振修架回了连部。坦克二师工兵科科长田永泰、工兵营营长丛英达来到王杰牺牲现场,他们第一时间测量、调查各种数据。这时工兵营的战友们都赶了过来,张玉甫带领战友们将王杰的脸清洗干净,又将王杰军衣整理了一下,战友们一起将王杰遗体抬到了社场外围小屋的床上。一天,整整一天,工兵营一连全连官兵没人咽下几口饭,极度的悲哀笼罩着全连每个官兵的心头!
辛庆文哭了好一阵后,慢慢冷静下来,他再次环顾现场,炸坑的南面不到一米是条一米多深的长沟,他搞不明白,王杰怎么会被炸死呢?炸药如果爆炸,王杰第一反应就是后仰自救,老工兵都知道,导火管作用雷管,雷管引爆炸药,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一秒,王杰作为一名优秀的工兵战士,辛庆文非常清楚,如果拉火管出现意外,突然引爆雷管,在炸药包爆炸前一秒内完全可以后仰自救,根本炸不着!王杰与辛庆文俩人都是工兵营一级爆破能手,对于这些专业常识辛庆文一清二楚,他敢肯定,王杰一定是为了救护现场的十二位民兵与人武干部,才将自己的身体压上炸点。这时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辛庆文急忙举起手中的血布,对着炸点高喊起来:“ 王杰,王杰,我的好兄弟,你绝对是为保护民兵而牺牲的,我了解你的为人!王杰!你别离开我!我一定把你带回家! 王杰!你别离开我!我一定把你带回家!你是金乡的英雄,你是金乡的骄傲!”他一连喊了四五次,然后又将血布装入口袋里……。二十年后,辛庆文将手中的这块血布,献给了金乡县设在羊山烈士陵园的王杰纪念馆。
辛庆文擦干眼泪,他站了起来,他缓缓地围绕现场走着,久久不愿离去,突然他又想起几个月前的一幕:1965年4月30日,他和王杰一起去师图书馆看书。两人坐在一起,王杰正翻看雷锋日记,辛庆文问:“王杰,咱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王杰说:“红军不怕苦,不怕死,雷锋不忘本,做好事,人民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要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要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辛庆文赞同道:“你说的对,我们要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样的战士才能真正地战无不胜。”
王杰牺牲五十年后, 2015年7月14日,王杰中学为这个学校的优秀学子王杰同学隆重地举行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王杰当年的同学、战友、老师、学校领导等来到了位于羊山烈士陵园的王杰纪念馆。这时,已经七十四岁高龄的辛庆文被几个一学生搀扶着走在人流中间,他一边走一边说:“王杰,刘思代,我来看你们了!王杰,刘思代,我来看你们了!”然后,他又对学生们说:“那是1957年,羊山烈士陵园刚刚建立不久,我们金乡一中的学生协助县人武部一起收集散落在金乡各地的烈士遗骨。当时,我叫上休学在家的王杰参加了这次收集烈士遗骸的活动,当时我和王杰起的坟,正是刘思代的坟,我们把刘思代的遗骨装入草筐并抬上军车。这位小英雄牺牲时只有十七岁,他是被机关枪打死的,身上遗有很多子弹,其中一颗子弹还卡在眼眶骨里,我们为了维持原貌,就没有取出子弹。我和王杰参军入伍,临走前又以军人身份专门来这里祭奠过刘思代烈士。” 辛庆文仰头看着羊山顶峰的英雄纪念碑自言自语道:“王杰,刘思代!你们都是人民的英雄,我今天来看你们了!以前,是我和王杰两个人来祭奠刘思代小英雄,今天是我一个人来祭奠你们两位大英雄,你们一个在解放金乡县城时为国捐躯,一个在保护十二名民兵和人武干部时为民献身,你们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金乡的好酒,我老伴还特地为你们做了几样好菜,我今天就陪着你们一起吃……”说着说着,辛庆文已是老泪纵横,周围的老师学生无不泪流满面……
2020年是王杰同志牺牲五十五周年,为了让王杰纪实小说更加接近原貌,7月5晚上,笔者在金乡县组织部门安排下,专门采访了王杰的亲密同学加战友韩义祥同志,韩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我向韩老提出了十几个在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老人都一一作答,我请求韩老对王杰纪实小说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他愉快地接受了。当我们谈到英雄王杰时,韩老依然对战友充满了无限热爱,他说:“我们这批同学加战友中,我年龄较小,我和王杰曾在金乡一中初中部有过一个学期的短暂同班,王杰在校时学习认真,劳动积极,愿意帮助别人。我俩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又分到一连二排,王杰在二排五班,我在二排六班。后来,我们一起参加集训,同时提为班军事教导员,又同时提为班长。我俩常常一起研究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我们俩带得这两个班又同时成为营尖子班!在天津抗洪救灾中,我们俩争先恐后,都表现非常突出,同时立功授奖。在沂蒙山施工时,我是运料班副班长,王杰是爆破班副班长,我们俩互相鼓励,互相照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我还清楚地记得,王杰将探亲假期让给了我,并将自己准备结婚用的天蓝色高领秋衣让我穿上,说探亲期间也许相亲时会用上……”老人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亲密战友王杰同志,不知不觉中他的眼里已噙满泪花……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三木秉凤杯”第十四届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2000元。
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30元。
鼓励奖60名,奖金15元。投稿处:
一号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1628586637@qq.com
二号主编:枫林
微信:2858779090邮箱:2858779090@qq.com
三号主编:花飞雪
邮箱:616792237@qq.com微信:j616792237
四号主编:张妹牛
微信:N13409700556邮箱:hygh2017@126.com
五号主编:菩提树
微信wxid_bpez10z0r4wv22邮箱:867238991@qq.com
本平台公平,公正,信守承诺!
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