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文|学 第135期(总第529期)
老杨树下的记忆(一)
文 / 任晓伟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现有10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大丰杨树基地),欧洲(东非林场),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杆儿、锯材等,同时也是造板及纤维的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中国杨树栽培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诗经》中便有“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之句,战国时期《惠子》一书也有杨树种植的记载,1300多年前《晋书》中“关陇之歌”有“长安大街,夹树杨槐”的描述,可见年代之早。
杨树小枝具顶芽与芽鳞两枚以上,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长四至五厘米。荑花序,雌雄异株,不具花瓣儿,有环状花盘及苞片。苞片顶端分裂,雄雌多数。蒴果,小,具冠毛。对于二氧化硫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是绿化环境、净化空间、水土固沙的好树种之一。一般五到十米高,也有高达二、三十米的。树皮灰绿或灰白,皮孔菱形散生或2--4连生,老树干基部黑灰色,纵裂。花期三到四月,果期是四到五月。植物上,杨树隶属杨柳科,本科有三个属,即杨属、柳属、钻天柳属。杨属又分五个派:青杨、白杨、黑杨、胡杨、大叶杨派。我们常见的品种有胡林杨、小白杨、棉白羊。杨树并不像松树、桂花树那样吸引人、迷人,但是她有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蓬勃向上的精神,能独立自主靠自己,不依赖别人,适应性强,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抵抗风雨、抗拒严寒。杨树的不足之处就是立夏后随着气温回升,空中会出现杨絮飘飞现象,给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杨树,为了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极平凡而普通,这不正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学校里的红烛精神吗?
这不禁让人想到北镇高中复校之初、文革之后的1978年2月,那时国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学校生活很艰苦。学校在二中校址上简单扩建,只有一个2496平方米的三层小楼用作教学之用,还有一个418平方米的大餐厅,以后由教育工程队给建个二层简易理化实验小楼,其余都是平房。新组成的领导和任课教师都来自全县各中学,很多教师都是文革前老高中教师,大多年龄在40---50岁之间。很多人毕业于华东师大、东北师大、东北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学院等校,还有毕业于日本人的早稻田大学、长春建国大学等校。这些老教师在十年文革期间受尽了折磨,到农村后亲身体验到“欲教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滋味。这次重新回到阔别多年的工作岗位,焕发了青春,工作热情非常高涨。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家上下一心目的是想尽快把家乡北镇的教育搞上去,把过去耽误的知识尽快补一补。当时师生都是住平房、睡大铺,靠生炉子取暖,天冷时早晨起床洗脸盆都冻成冰块。曾经租借县委党校宿舍和食堂一段时间。教师一周只能回一次家或不回家,学生一个月放一次假。那时学校一年全县只招生288名学生,教职工有四十多人。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全校师生在老校长黄殿凤的带领下,勤奋朴实,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老师认真地教,学生刻苦的学。
饮食主食大多是吃红高梁米饭,菜是炖白菜、豆腐或土豆,每桌每天派两个人去打饭菜,打来一盆饭一盆菜,饭菜一人一勺就分没了。周末或月末改善生活才能吃上大米饭或包子,那时粮食不够吃,每人定量靠粮本购买。上课用的题单靠老师早晚在钢板上刻蜡纸,用手滚推印题单,印题单是个技术活,很多人因用力推拉磨破了手掌,手被墨染黑了是常事,即使这样,没有人有怨言。正是因为有这些老师的拼搏奉献和学生的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所以在1978年暑期高考中我校一举夺得辽宁省重点中学高考成绩平均分第一名。当年12月在全省中学会议上我校做了“我们是怎样领导教学工作”的重点发言,《辽宁教育》在1979年第一期发表了我校的经验介绍并刊发了记者评论文章。1979年高考我校又获得全省文科成绩第一名,当年12月全省重点中学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做重点发言,省教育厅厅长宁韬出席并讲话。1980年8月我校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正当全校师生只争朝夕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车祸打破了高中院内的寂静。1980年3月24日上午,学校全体毕业班任课教师在乘学校嘎斯51型卡车去黑山高中听课途中在中安镇于台村附近发生意外翻车,当时崔香圃(历史)、李兴华(数学)两名骨干教师和一名职员范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还有景树声(物理)、邹吉星(语文)、华国栋(英语)等20名教师不同程度受伤,造成一生的伤痛。车祸噩耗传来,很多师生落泪了,一些学生已哭成一团,纷纷前往医院去看望老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县委县政府及时增派车辆人员迅速抢救伤员。当时多亏有中国人民解放军64野战医院驻扎在学校不足500米的地方,为抢救伤员赢得了时间,很多学生和解放军战士排队要求为伤员献血,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和照顾,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这次车祸对高中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巨大的。为不影响正常教学,教育局及时从各中学抽调一批优秀教师及时替补不能上课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莘莘学子们格外懂事,他们珍惜时间,主动为学校为老师分忧,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力争在高考中取得佳绩。就在当年高考,有2人考入北京大学,1名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胡清海同学一举夺得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
这次车祸老校长黄殿风被调往一个基层工厂任职,过后不久副校长王焕阁主持工作到1982年8月。1982年8月县委任命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崔岐春任高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1985年3月19日高中成立党委,崔岐春同志任党委书记、校长。崔书记来高中后,抓党务,抓管理,抓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