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珠峰,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登顶珠峰可能是很多人的高光时刻,王石最骄傲的事不是创办了万科,而是登顶了珠峰,黄怒波也是。
登顶珠峰?谈何容易?海拔到了5000米,身上的负重每少一公斤都是天大的享受。夏尔巴背夫在珠峰大本营的价格随着海拔的上升每背一公斤都要支付他们巨大的代价。
这几年登顶珠峰却越来越容易了,很多企业家,没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能登顶珠峰了,不是珠峰本身变容易了,而是后勤保障、配套设施配套人员更牛逼更完善了了。俗一点说就是商业配套越来越齐全了。
以前,我们登顶珠峰的配套还停留在协作,向导,气象,物资等供应上,但现在,如果有老金在,你可以在C2营地吃到和平原地区一样口味的红焖羊肉,炭烤生蚝,红烧肉,辣子鸡等。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待遇,哪怕祈求神灵也办不到。
如很多伟大的工作一样,撑起一个伟大的事业都需要那些幕后英雄,那些真正登顶珠峰的人佩服的都是他们的夏尔巴向导,他们的高山协作,没有这些长年累月在珠峰工作的幕后人员,绝大多数人到不了珠穆朗玛峰顶。他们把一切障碍都清除,把一切困难都搞定,登山者只要纯粹的登山即可。
老金,是这群幕后工作者里特殊的一个,他不是登山队员,登山队员都是轻装。他是个厨子,他得负重是几个登山队员的负重,他不仅要背负沉重的登山装备,还要背着锅碗瓢盆,炉子,高压锅,肉,蔬菜,骨头,调料等食材这些重达几十公斤的物资在营地给队员们做饭,还要做的很好吃,有营养。
要知道,海拔到了3000,水都煮不开了,海拔到了6000缺氧火都难打着。海拔到了7000基本上人动都不想动,世界上能在这个海拔不带氧气的寥寥无几。
老金,不仅在这个海拔,还得在队员最后一次冲顶的C2营地,(c3营地基本修整一下就去C4了,c4基本就不吃东西直接冲顶了)保证食物的供应,还得美味营养,热气腾腾,我是无法想象这里怎么烧水,怎么炖肉,在这个地方能用的高压锅得多重。
我只记得在这个地方你花一万美金请背夫帮你背物资很难找。我更无法想象要怎样的操作才能把饭做好,到底脱不脱手套,脱不脱帽子,脱手套冻截肢了可咋整。到底戴不戴氧气,带氧气还看得见锅铲吗?到底是戴防风镜还是不戴防风镜,不戴防风镜,眼睛被吹瞎了咋整,雪盲了咋整?高压锅煮的熟米饭吗?煮熟要多久?蔬菜,肉拿出来是不是比石头还硬?质量不好,强度不够的锅在这里会不会直接裂开?…
你们说,牛不牛逼?
老金不仅是个厨子,他还兼职向导,协作,当向导协作病了,伤了,残了,死了,他得上。我记忆中,老金至少独立带队协助队员登顶过三次珠峰,我问他,你在珠穆朗玛峰这么多年,怎么才登顶三次?少了点啊。他只说:要看队员啊,很多队员登不上去他也就没办法再上去了,主要工作还是要协助队员,服务队员的,很多队员素质不行,上不去,他也就跟着不能上了。这个回答,牛的你不服不行。
那么是否可以假设,如果每一个队伍的素质都很好,老金能上几次珠峰呢?
老金服务过很多著名登山队,著名的14座8000米全登的罗静,意大利登山队,德国登山队。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老金的身影,如同一个动作演员替身,默默无闻,且牛逼轰轰。
你们没吃过老金做的菜,你无法体会,就算放在平原,也是好吃到爆炸,更何况在高海拔的雪山之巅。为了嘚瑟老金的厨艺,我甚至有一次带队登顶四姑娘山都把老金请了过来,没别的,就为了炫耀我的牛逼,在海拔4000多米的营地,队员们吃上一锅比平原还好吃的红焖羊肉,黄焖鸡。热气腾腾,原本准备吃干粮的沮丧全部烟消云散。并且白嫖老金贴身协作队伍里年纪最大最没经验的队员。当杀鸡有牛刀的时候,那种快感,就是奢侈到极致的快感
以至于我后来问我这群队员,好多人都已经不记得四姑娘山的风景,只记得登顶的前一晚,好吃到哭,尤其是那天还是许博的生日。
今天我无比想念老金,给他打电话,问他在干嘛,他说在学做西餐,在一家星级酒店做西餐,我说你不登山了?
他说,登山啊,疫情一年多了,珠峰禁登,尼泊尔甚至连签证都办不了。闲着也是闲着,学学怎么做好西餐,好给老外客户做西餐吃。我说西餐好啊,至少能少背这么多物资上雪山了,他说,哪有的事,西餐麻烦,还得煎,烘,焙,烤。在没有电的营地其实更麻烦。
招募老金
老金,原本和他几乎都要失联了,但无巧不成书,去年8月,我走在拉萨的街头,被一个人叫住,这人其貌不扬,手里拧着几袋子菜。正是老金,恰巧,我们还住在同一个地方,我住在大名鼎鼎的电影《七十七天》故事原型的蓝天家,(我喜欢住在朋友家)老金就住隔壁。
世界简直太小,我约着老金过来喝茶,连拉萨最有故事的客栈的蓝天家的朋友们都对老金无不佩服不已,毕竟玩穿越,玩徒步的跟这种实力派登珠峰的没法比,不仅登珠峰,还是这么牛逼轰轰的方式登珠峰。
在拉萨偶遇老朋友比在北京还容易。老金正好带队伍登顶玉珠峰,雀儿山,慕士塔格峰路过拉萨。关键是玉珠峰,雀儿山不符合老金的逼格。对普通人来说6000多米,7000多米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我了解老金,这不符合他的逼格,跟普通人吃饭打牙祭一样。
我跟老金说:你怎么堕落到带队去玉珠峰这种地方了,对你来说也太容易了吧,他说:没办法,疫情,那也去不了,不能出国去珠峰,也不能去乔戈里峰。去欧洲他又没钱。只好带带这种小队伍,说着是轻松,但要知道,罗静在登珠峰前的适应山峰就是雀儿山,雀儿山的难度除了海拔比珠峰低一点以外,一点都不比珠峰小。
我问老金,干嘛不闲着,非要带队登山,他说:得熟练业务啊,得赚钱啊。
是的,对于大部分以此为工作的人来说赚钱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愿意花费巨资去实现一个目标,去马尔代夫包下一座岛。花上百万美金登珠峰还登不上。但对老金来说不是。他除了对这项事业最纯粹的热爱以外,这还是他的工作。他得把工作做好。得熟练业务。
对于商业登山者来说,花个几十万美金登顶珠峰那一刻会得到一张证明,但大部分夏尔巴人登顶了无数次珠峰都没有这个证明,老金也没有,甚至几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我说你没拍几张像样的照片吗?他说,只有干活的。干活的照片。这是他的工作,
为什么登顶珠峰没有证明?
尼泊尔一张登顶珠峰的许可证需要花费10几万,老金在珠峰工作几个月可能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他只能买一个努子峰的登山许可证然后混在珠峰的队伍里,默默的付出着。默默的在这个星球的最高处闪耀着。游走在珠峰群峰的各个山峰,却只能证明自己只登过努子峰。(与珠峰相连,海拔7816米,但难度实际更大)
说不遗憾,肯定是假的,我想,老金有钱了,会单独买一个珠峰的许可证吧。或许也不会买,他毕竟登顶好多次了,对他来说可能没有意义。
如很多伟大的幕后工作者一样,他们付出着大部分的努力,得到的只是微薄的回报。老金也是如此。他们淹没在人群,无人知晓,但不代表他们不牛逼。
老金只是缺一些流量和现象级的认可,如很多影视配角的走红,王宝强有了机会就能红,岳云鹏有了机会就能火,老金不该到处在各个商业俱乐部打杂,他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标签和特点,有自己专属的人群实现他自己的梦想,也实现哪些有梦想的人的梦想。
“山在这里”这么多年来,粉丝们老问有没有活动,我一直都说没有,我们不搞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只尝试了一次自驾活动,我们的业务并不是以户外活动,旅行登山为主。我本人也不适合做服务。我习惯了独来独往,我习惯了自己玩。
我跟老金说,我有一个计划,用三年时间,甚至更短,把普通人带上珠峰顶,从初期的入门山峰,到6000米,7000米,8000米,直到8848.从最初级的负重徒步,穿越路线,到技术性山峰,一路到8848.我想记录这一切,记录下谁退出谁坚持。我想记录这种蜕变,我想记录人为了梦想的坚持,为了梦想的激情澎湃。队员们能从零到100有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和经历,你来带队吧。还能吃得好点。吃的好点,吃的好点。
老金说,好。这也是他的梦想。
纯粹的人,需要跟纯粹的人一块。
接下来“山在这里”会发布一些户外活动,登山,徒步,穿越,自驾。我都交给老金。你们可以跟着老金纵横山野,登顶各大山峰。可以跟着老金一块从初级山峰一路到珠峰。实现你们的伟大目标。
让老金来实现大家的梦想,也希望大家多推推老金这个牛人,也实现他的梦想,相互推动,相互鼓励,一块登顶新的高度。遇见不曾遇见的世界,感受不曾感受的维度。
跟着老金,靠谱,最重要的是,吃得好。吃得好,吃得好。
主任: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