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乡过年(随笔四)
文/宋任升 诵/禾子
题记: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成为2021年过年的一种时尚。我作为打工族中的一员,心中虽然有些许纠结,但也理应遵从。就让我以笔带声,把在当地过年的一些见闻和亲身感受,以随笔的形式分享给大家一一
今年的大年三十,夫人照常去她的超市上班,我在家忙活些过年用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忙活的了,鱼肉菜在前几天已经都打点好了。受本村好朋友孙哥的邀请,中午要去他家吃饭,应该说是提前一起过年了!

说句实话,我这个人善交际,人缘还算不错,走到哪里都有几个好朋友,但是像这家人这么善良的不多,我不光喜欢孙哥的性格,连他的全家人我都非常的喜欢,因为她们特别的善良、礼貌、厚道!
我们相仿的年龄,共同的爱好,再加上如今的高科技微信群,的确让我在这个村里认识了不少的人,我的性格她们喜欢,她们的为人我也喜欢,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了我这支“闲情醉笔”的缘故。我曾经为当地写过不少的文章,被他们称为美文,因为身边正能量的人和事总是我笔下的主流,兴趣促使我用文字来弘扬。

当她们夸奖我的文笔不错的时候,我也会坦诚的回复他们:是你们这个村的文化氛围好。所以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只要有一些文学雅兴的人,看到我的文章以后,都会对我刮目相看。特别是这个村“老年舞蹈队”的姐妹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像美红队长、百合大姐、津荣宝贝大姐、油菜花大姐、先美大姐等等等等,他们不单喜欢我的文章,还手把手的教我舞蹈,我们也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真好,认识他们真好!
可是再好,这是人家的村,人家的故乡啊,我只能算作这里的客人,一名过客而已。虽然与她们好的相处减少了许多的思乡之情,但那心灵底处的思念,对故乡的魂牵梦绕,经常会在不经意间翻新并警醒着我。

孙哥的网名叫崂山人,是这家的主人,当过兵,喜欢顽石收藏,并在村委任个一官半职的;夫人的网名是金荣宝贝,她称我宋老师,我称她宝贝大姐;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出嫁,二女儿明年大学毕业,刚回家不几天。她们这家人不但善良,热情还大方,不拘小节,厚道更懂礼数,我非常喜欢!
我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让我这个外乡人感觉,与她们在一起非常的舒服。因为这就是家的味道,我只有回老家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感觉到。频频举起的酒杯里泛着玫瑰色,那是主人专门为我开启的他保存已久,并认为是最高档次的葡萄酒。我很幸运,有幸在异地他乡结识了这善良的一家人,有幸成为她们的朋友,更有幸与她们一起过年!

小女儿与我们一起边吃边聊,“叔叔,来,我给你倒上”,孩子知书达理。“宋老师,快吃快吃吧,我做的菜,你别嫌乎,”女主人总是那么热情,并一直尊我宋老师“。“大姐的厨艺真好,你张罗了这么一大桌子菜,也太热情了,真是辛苦你了”,还没等我把“谢谢”二字说出口,“老宋别客气,猛吃猛吃,过年嘛,就当自己家好了,”主人孙哥热情地礼让着。我也是边吃边应付着:“谢谢,谢谢你们,真好,与你们一起过年真好!”

征得她们的同意,我让他的小女儿为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以作留念。心想:争取把这他乡过年的镜头加入我的文章中去,或许在我回老家的时候,分享给我的老娘和亲人朋友,让她们看看我在异地他乡交结的朋友,我在异地他乡第一次过年的情景!真好,认识她们真好!
这也让我由衷的感到:家不在远近,过年也不分异地还是故乡,过的就是一种心情,一种幸福的感觉!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宋任升,网名闲情醉笔,60后,山东滨州人,暂居青岛;一个热衷文学又不失农民身份的城市打工者;现任采菊文苑网络平台现代诗部秘书长及文学总顾问,并兼多个网络平台的文学评审及领导;常有作品在网媒和纸媒发表,并在不同网络平台的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奖;热爱生活,愿用一颗感恩的心,与有正能量的人为伍,一起学习,娱乐,陶冶情操!

主播简介:季 中:网名禾子,资深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导演、主持人、评委。中国合唱协会理事;中国石油音乐舞蹈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朗诵艺术学会理事;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松原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艺术顾问;松原市朗诵协会副会长、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酷爱朗诵艺术,曾经在第四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吉林省赛区总决赛中获成人组二等奖;吉林省第二届诗文朗诵大赛和“金葵花杯”朗诵比赛中获一等奖;中国朗诵联盟首届“颂读”大赛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