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说《二老太和他一双鞋的故事》)
文/曹文有(山西)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二老太是一个人生活着。我感兴趣的问母亲,她也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
有一天夜晚,村子里最年长的王大爷来我家闲聊。我又问王大爷:″王大爷,那二老太怎么总是一个人生活着呢?"
于是,王大爷开口了,给我讲着关于二老太的故事,感到非常吸引我,便记录下来了。
原来,二老太是邻村张家的大闺女,十四岁便嫁给了咱村的张小儿为妻。婚后多年,都未生下一男半女。婆婆生气的给儿子说:"干脆把她给休了。一天夜晚,她随便叫了几个亲朋好友来作证,白纸黑字上写了几句话,这就叫休书了。可张小儿坚决不听,一怒之下,把那张″休书”扯了,并给他父、母亲讲,不在乎生不生儿女,一定要白头偕老。父母亲对儿子也没法说了,只好顺从着他。
那一年,日寇″扫荡”来到了咱们的村子里,杀人放火,无恶不做,还抢了几个漂亮的姑娘拉走了。二老太幸好藏在了地窖里没被日寇发现,躲过了这劫。
从那以后,张小儿组织了一支抗日小分队,打的日寇胆颤心惊,二老太也练就了一手好枪法。有一次,日寇又来″扫荡”时,一下子就打死了一个排的鬼子兵。鬼子闻风丧胆。
一九四三年,张小儿带领着这支小分队参加了八路军,临走的时候,二老太硬是把他穿的旧鞋脱下来,换了一双新布鞋,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小桥旁边。
张小儿走后,她领导着由几个村子里组成的抗日队伍,与日寇进行生死的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她又领导着这支民兵队伍,为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全国解放后,她每天不论刮风还是下雨,站立在那当年送他们参军的小桥旁,等呀,看呀。一年过去了,十年又过去了,又是几个十年过去了。从黑发等到了白发,仍然没有等着他们。她心里也不是个味,但凭着他们的信仰,她没有掉过一滴泪。
二老太不时的看着那双小儿走时留下的一双布鞋,不知看了多少个夜晚,多少个白天,多少个岁月。但她却十分坚强。
二老太病重时,吩咐村支书把这鞋结她带上,陪着她一起上路。
她没有活过百岁,在九十九岁那年去世。村支书主持了她的追悼会,村子里的全体群众落着眼泪为她送行。
王大爷讲的这个故事,深深的感动着我。也感动了村里的每一位群众。
每逢清明节时,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要去她的坟上烧香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