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乡过年(随笔二)
文/宋任升 诵/禾子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往年的今天,孩子们燃放的鞭炮声早早就响起来了,今年却冷清的多。
前几年我在的村庄,从下午开始,准确的说应该是从下午三点以后,当地人就开始在家过小年了,而街道上流动的十之八九的人,是外来打工者。当地人在家过年的时候,他们依然脚步匆匆,继续着自己的工作,或为生计打拼,亦或奔忙在归家的路上。

什么时候最快乐的都是孩子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总是惹得他们兴高采烈、呼喊声不断,真好,年少真好!那时就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乡过年的情景,任意玩耍、肆意打闹,仨一帮五个一伙,听谁的鞭炮声最大,看谁的烟花最明------
可如今已不是从前,忙忙活活,一年又一年,只有当今日的鞭炮声炸响的时候,才意识到又是一年了,该回家去、回故乡去过春节了,因为那里的亲人在等待,故乡在等待!

从这一天开始,春节回家的倒计时也开始了,会觉得一天快似一天。我每天都从日历上撕去一页,这也意味着剩余的天数越来越少,离回家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然而,近几年,特别是这一两年,随着国家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出台,虽不能说城乡的鞭炮声绝迹,但是每每听到鞭炮的声响,便会有110或119鸣着刺耳的喇叭声巡查赶到。

所以今年的小年味也淡了,我不知道以往那些燃放鞭炮的孩子都哪去了?是忽然长大了,还是在家上网课?我不去查证。反正大街小巷依然流动着不少于平日的人口,而人们街谈巷议更多的是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的话题?
今年的小年,平淡无奇,夫人照常上班,我照常开门营业,只是离新年又进了一步。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宋任升,网名闲情醉笔,60后,山东滨州人,暂居青岛;一个热衷文学又不失农民身份的城市打工者!

季中:网名禾子,资深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导演、主持人、评委。中国合唱协会理事;吉林省朗诵艺术学会理事;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松原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艺术顾问;松原市朗诵协会副会长、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酷爱朗诵艺术,曾经在第四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吉林省赛区总决赛中获成人组二等奖;吉林省第二届诗文朗诵大赛和“金葵花杯”朗诵比赛中获一等奖;中国朗诵联盟首届“颂读”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