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到小城
文/张乐平
春天来了,乘着春风,迎着暖阳,悄悄的走来了。迎接春天,我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新鲜,沁人心脾的都是芳香,映入眼帘更多的是情不自禁的惊喜。
时不我待春来早,当人们还沉浸在正月的年节时,春天的脚步就近了,不必说金灿灿、黄亮亮的迎春花傲寒绽放,也不必说院子里的孩子到处乱跑着撒欢而不再喊冷。走出家门,一丝风刮在脸上,有了温暖的感觉。河堤两岸的柳树干枯枝条也似乎刚从冬眠的沉睡中醒来,迎着春风轻轻摇曳,像舒展腰肢、长袖曼舞、婀娜多姿的少女。柳芽也透出了枝丫,明溜溜,就像一群小孩子的眼睛,一颗又一颗的挤在枝头调皮的眨呀着。

小河不再冰封水冻,河床里有了哗哗的响动。野鸭也三三两两的飞来了,在清池川的河道里舒展翅膀,伸长脖子,映着河水左顾右盼,照照镜子,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又浮出水面,洒脱自在的样子更是吸引了我的眼睛。阳光也变得温馨起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没有了冬天的寒冷。走在旷野,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在萧瑟冰冷中蓄势等待了很久,都在热切盼望中,迎来了又一个充满希冀的大地屠苏。
风筝是春天的使者。若是不信,那就放眼看看南北二塬上的天空,瓦蓝色的,就像澄澈的绸缎,更像蔚蓝的大海,几只风筝飘荡在上面,压抑憋闷了很久的心绪就在风筝忽高忽低的飞翔中舒展。放风筝大多是小孩子,大人领着,扯着丝线,放飞在空中的都是小鸟或动画图案设计的风筝,也有少男少女,放着仙女、凤凰等等图案的风筝。风筝飘在蓝天,惬意与欢欣就显露在脸上。不信你看,一边放开长长的线,还一边欢呼着:快看,快看,风筝在人们的瞩目中飞得更高更远了。迎接春天,风筝就像可爱的小精灵,带着五彩缤纷的彩信,翱翔在瓦蓝色的天空,还似乎在向着你我招手。

迎春的歌声此起彼伏,唱响在陕南山城的抚龙湖畔,一群帅男靓女像欢快的“百灵鸟”踏着春风,迎着暖阳,以逶迤连绵的群山和碧波荡漾的湖面为映衬,争先恐后的把最美的风姿展露给观光游湖的人们,不时赢得热辣辣的喝彩和赞美。陶醉在声乐中的小伙子穿着礼服,拿着话筒,随着马头琴悠长低吟的伴音,把一曲《天边》唱的出神入化,优美洪亮的歌声飞扬在湖畔,尤其是身着大红灯笼裤、白羊毛褂子,包着毛巾的中年汉子与身着民族风服饰的靓妹一曲陕北民歌对唱挤眉弄眼,生动活泼的把歌的意境和甜美留给了迎春游湖的人们。歌是流动着的春,春是跳跃着的音符,把小城的靓丽去赞美去点染。

人勤春更早,乡村、田野、沟壑都有了春耕的忙碌与惊喜,中年的妇女,年轻的小伙子,老年的庄稼汉漫山遍野的劳作起来,脱去棉衣,挥着汗水,放开膀子,在田野里整地施肥,把丰年的希望播撒。城乡里外各类项目开工的喜讯犹如滚滚而来的春潮,赶趟儿似的为春天添彩,给小城增色。外出务工的男男女女,三五结伴,走出山村,坐汽车,乘火车,带着全家人的祈愿和叮嘱,像蒲公英一样飞撒在天南海北。
早春到山城,悄悄然的送来了绿的萌动,唤醒了山野;早春到山城,欣欣然的送来了欢声笑语,带来了希冀。早春到山城,草色遥看近却无,洛州大地遍朝晖。早春到山城,花枝新芽待竞秀,人勤时和入画卷!



作者简介:张乐平,陕西洛南人,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洛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作品在知名刊物、网站刊发。擅长书法,书画作品曾获2018年全国第十届书画艺术大赛优秀奖,剧本《情暖山村》荣获“协和置业杯”陕西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剧本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