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系列之二』
小蒜香悠悠
文/宋道星 诵/心如止水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阵阵春雨过后,田间地头花开草绿。当油菜花绽放金黄,蜜蜂嘤嘤嗡嗡的时节,你要是置身在花山野谷之中,定能发现一种叶子圆润碧绿而细长,一簇簇,一蓬蓬,活脱脱象一把把老人胡须的植物,它便是小蒜。
小蒜学名叫胡葱,别名野葱或冬葱,是百合花科植物,通体碧绿,深埋于地下的根茎有冬雪般的洁白,成熟时长长的苔头尖顶开着细小的白花,根部有个宛如蒜头的小疙瘩,白皙细嫩,肤如凝脂。

小蒜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多生长于干旱贫瘠之地,山梁野谷、田埂坟墓之地尤其多见。
小蒜虽属野葱,它的香却浓烈持久。凡扯过小蒜的手,葱香脉脉。即便洗上几回,仍是余香缕缕。城里人自以为聪明,把家葱称为最香的葱,若是他们领略过小蒜的气质,大概就会认同“家葱哪有野葱香"的乡间俚语了。不信扯一把小蒜嚼嚼,辛辣中弥漫着浓浓的清香。

都知道:鸡蛋是番茄、香椿、韭菜、大蒜的“大众情人",但论最佳黄金搭档,恐怕还是来自山野的小蒜。香喷喷的小蒜炒蛋,那才堪称餐桌绝配,它既是农村乡间的美味,又是我童年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
儿时在农村,我常和小伙伴们在明媚的春日,拎上竹篮,拿着铲子,结伴出门,像寻宝一样在山野、田埂、坟头墓地中张望,一撮小蒜就是一份惊喜。我们既是好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因为谁能挖到的小蒜多,谁家的餐桌就会丰盛些。于是我们大家一会儿分散开,一会儿又聚拢来。分散是为了搜寻各自的目标,聚拢是为了分享挖到小蒜的喜悦。

小蒜算不上山珍,但对它的吃法却多种多样。将挖采回来的小蒜,用清水洗干净,切成小段,洒上细盐,腌至三到五天,用它做下饭的小菜或是下酒的小菜,保准你会直想斟酒,吃饱了还想添饭。不懂美食的用熟猪油清炒小蒜,那小蒜便与青菜无异了。农村人尽管能挖采到很多小蒜,但大多还是把它当作佐料。小蒜炒鸡蛋,黄的是蛋,绿的是小蒜,黄绿相间,养眼诱人。把盐卤豆腐切片,用油两边烤黄,放入小蒜翻炒,其味远胜于“小葱拌豆腐"。红烧肉已是家常美味。若再配入一些小蒜,大红大绿,鲜上加鲜,更是人间至味。总之,一撮小蒜下锅,那撩人鲜香渐渐弥漫开去,穿透庭院,串巷走街,劳作而归的左邻右舍忍不住会说:乖乖真香!
又是一年一度的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清明将至,正是小蒜吐绿争艳时节。你不妨带着家人走出华居,踏入山野田头,去踏春,去扫墓,在祭祖之余,扯把小蒜带回家,亲领它那浓烈的、悠悠的清香。
作者简介:宋道星,安徽滁州人,无职无业,喜欢文字游戏,所拼凑之句望各位多多指导。
主播简介:心如止水,辟谷养生导师,喜欢朗读、瑜伽,现居住于山东青岛,希望通过由心而发的真实声音与大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