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朗诵:杨建松
他乡的知己,戍边的战友:
我恨这上苍太无情,
纵然人人有归期,
为何不将归期向下一世纪推延?
你 我 他__
这紧密的一群,
为何独独将他匆匆召还,
为何将我们生生拆散?
落得啊,
生者无尽的悲思,
逝者永恒的不安......
他是太白谪仙再世,
尚且幼小却才思横溢,
隐露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预感。
他有一副不屈不挠的韧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更有一腔充溢着创造激情的热血,
击碎一切陈规旧俗,
仿效女娲炼石补天。
他,是强者__
鄙夷俗类,蔑杀势利之狂人;
他,是前者__
敢于发出不平的呐喊;
他,是强者__
忧国忧民,感愤时代之浩劫;
他,是强者__
志为文明献身,不辞卧薪尝胆。
我怨这世事太不公,
同是黄帝的后裔,
为何让赤子罹祸,
将忤逆者偏袒?
你 我 他__
这风雨同舟的落难者啊,
泛泊在茫茫苦海之内,
迷途于十里云雾之间。
呼号啊,
受辱的赤子衷肠,
吹折的生命之帆......
他呀,一个勇敢的探索者,
尽管依旧处于
幼稚纯真的启蒙阶段。
但他崇仰真理,向往光明,
选定了人间正道;
悟出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参透了生死荣辱关。
他久久地思索:
怎样才称得上“真正的战士?”
他多次发问:
如何将这一生的旅途走完?
他,是战士__
虽然他初上征程,戎涯短暂;
他,是战士__
虽然他赴向疆场,
没有写出惊天动地的诗篇;
他,是战士__
虽然他生命之曲刚刚扑谱出过门就嘎然中断;
他,是战士啊__
虽然他有过脆弱的眼泪,
有过苦闷和忧怨。
对!有人说过:
完美的苍蝇终竟不过是苍蝇,
有缺点的战士也终竟是战士。
无比正确啊!
__这真理性的格言。
他就是—
“真正的战士”啊!
戴上吧,
请莫辞去这顶无价的桂冠。
德全遗作
如今啊,
1980年10月7日至10月12日
作于广西柳州龙船山
我的1979战地诗选
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德全遗作
我们英雄的连队
我所在的军无线电连一台荣立集体二等功
凯旋归国后与连队乡友的合影,向家乡亲人报平安
光荣的功臣连
牺牲战友韩德全的诗文遗作,至今我还珍藏着
韩德全系生前最后的诗稿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作为一个曾经为国浴血疆场的普通战士,一个经历了人间生死考验的幸存之人,可以轻松淡然的面对一切苦难坎坷,潇洒一生无所羁绊,坦荡行走没有遗憾。——这首《夜观雄师》,是我1979年在奔赴越南战场行军途中写下的诗篇。时值对越自卫反击作战40周年之际,公开这些文字,重燃热血男儿义无反顾勇赴国难的壮志豪情,缅怀浴血疆场捐躯疆场的知己战友,刻骨铭心,终生难忘……2019年2月17日
此刻是2021年2月17日早上六点钟,四十二年前的此刻,我们正枕戈待旦等待冲向敌阵,总攻前的炮击全线打响,我们所在的广西靖西念井三公里宽的正面炮火连天,山摇地动,炮弹从我们头顶如连接不断的火流星嗖嗖嗖嗖划过,天空一片火红,半个小时的持续炮击,越军的一线阵地工事和战略要地霎时一片火海,化为乌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复仇反击的时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四十二年后的此刻,翻阅1978年12月和1980年间写下的一些文字和照片资料,桌面上还摆着我当年战友曾经搭档的贾永源司令撰写的纪实《使命》一书,摆着为国捐躯的挚友韩德全诗文遗稿,还有乡友战友侦察英雄刘海文的《侦察大队作战纪实》文稿,一颗幸存参战老兵的心翻江倒海,不禁泪如雨下,战场的幕幕画面历历在目,在广西前线匆匆的行军途中、在枕戈待旦战前的猫耳洞里、在颠簸的战车内、在转战越南的战斗间隙中用纸片写下的文字,时隔四十二年后的今天,思索品味感慨万千,普通战士的朴素文字真实反映出当时作为热血青年的我和战友们勇赴国难冲向前线,不畏生死向前向前,为守护南疆的美丽河山、为保卫我们的同胞家园,不惜用青春和生命为祖国战斗奉献,我们青春无悔一生无憾……
炮声犹响,硝烟仍飞,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辈自当翻阅历史传承精神于世人尤其是年轻的孩子们——珍惜幸福!珍重人生!真爱祖国!
2021年2月17日晨杨建松追记于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