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绝 寒梅
文/崔怀强(湖北)
笃志生云峭,无人赏自开。
迎风摇玉骨,月下暗香来。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也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也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被许多诗人画家赞美过,它的冰肌玉骨、傲然独立也被世人所敬仰。梅花是我国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花种,即使在寒风中、白雪下梅花依旧傲然独立,它的这种不畏严寒、坚强美丽为后人们所学习,它象征着有傲骨之风,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不屈不挠、坚忍不拔有品质的一类人。
七绝 祥瑞
文/崔怀强(湖北)
花落花开岁月稠,千山黄叶已辞秋。
红梅艳放玉龙舞,大地回春瑞照头。
昨晚按照作息表苦读探究《联岳第一阶》、答题《学习强国》至转钟,洗漱入睡醒来已经是早晨四点,翻看手机被一组寒梅傲雪照片所吸引,灵感突显,历时三个多小时完成这首诗,与大家共享。
七绝 梅赞
文/崔怀强(湖北)
自古寒花不炫菲,暗香朵朵盼春归。
惯同霜雪做争斗,三月低头见草肥。
腊梅是我国著名的花卉之一,由于它的花朵五瓣,通常是被誉为五福的象征,同时它在严寒的冬季独自开放,是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所以它也代表孤独,同时它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展现出自己的美,完美的诠释了它的坚强品质。腊梅是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的意义,也是一种比较吉祥的花卉植物。腊梅也是被民间作为报春的花卉,在严寒的冬季孤独的绽放着它的光彩,是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展现出它不一样的美丽价值,是任何都比不了的美,所以它也是孤独的象征,是一种高尚的寓意表达。腊梅主要是在冬季开花,即使在较冷的环境中也能够傲然开放,完美的突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所以它是坚强的象征,一般在我国的古文诗词中经常用以比喻人的坚韧不拔品质,是对别人的一种高度赞美。腊梅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品质来突现出独特的美,深受较多人的喜爱,它是花中寿星,它的花色纯洁无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开花最美,完美的体现了它的纯洁品质,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迎接春天。
七绝 隆中行
文/崔怀强(湖北)
澹泊诚明志远鸿,纶巾羽扇出隆中。
草堂七里风光好,因孕奇才历代崇。
古隆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隆中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古隆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和其叔父躬耕隐居之地,诸葛亮在此地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隐居长达10年之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可以说,隆中就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应周董事长、建立老弟(著名书法家)盛情邀请,我们再度到访襄阳,利用一个下午时间游览了“古隆中”,站在狮子山、七里山上,整个古隆中尽收眼底。回到宾馆在留言簿上提笔写下“隆中行”诗,与大家共享。
七绝 梦圆
文/崔怀强(湖北)
伟人故里又重游,翘盼返舱完美收。
观景九天谁揽月,骄矜自是我神州。
为写一首七律诗《神州十号返回舱落户韶山》应我十二军三十四师炮团秦老班长邀请独自驱车赶赴韶山,为找到灵感,特地去《毛主席展览馆》参观“神十返回舱”,拍下许多珍贵照片,回到老班长工作室即提笔写下第一首七律诗《神州十号返回舱落户韶山》。昨天驱车回到家,脑海里还是在浮现参观“返回舱”的情景,在今天上班的313公交车上有完成了一首七绝诗《韶山梦圆》……马上嫦娥五号月土又要落户韶山,我又要亲临主席展览馆找灵感,再写出几首律诗绝句,以示来表达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有生之年的夙愿成为现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五律 贺母校陈列馆开馆
文/崔怀强(湖北)
校史翻开日,扶轮忆大功。
良师垂德范,学子振文风。
诺诺知行满,佼佼桃李红。
今存黄鹄志,一览在其中。
我的母校汉口铁中《校史陈列馆》正在布展,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此乃一大盛事,本人有幸被母校收录,高兴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提笔写下这首诗,以表祝贺!
五律 登雁荡山
文/崔怀强(湖北)
两浙南归雁,百岗回首峦。
龙池飞瀑布,碧岭吊仙丹。
放目轩亭小,登山衣锦宽。
灵崖清夜景,江国秀高端。
应老班长盛情邀请,我们驱车去了浙江鳌江,老班长给予盛情款待,用一周时间亲陪我们去了温州周边几个风景区,品当地海鲜(都是在鲜活市场采购带回自家的饭店烹饪),逛小商品市场。但印象深刻的是登雁荡山,雁荡山位于乐清市东北,古负盛名,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全山风景中心,2005年初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灵峰景区内层峦叠嶂,美不胜收,雨后的灵峰云雾缭绕,如同仙境;大龙湫是国内四大名瀑之一,落差197米。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如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五月份的雁荡山雨水丰沛,桐花飘落,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雁荡山灵峰观夜景,灵岩观飞渡,大龙湫观飞瀑,称为“雁荡三绝”。老班长午饭安排在东部战区雁荡山通信总站进餐,战友们相见不知道有多高兴,宴会气氛非常热烈,至今还难以往返……。今天我在阅览室在手机上看到同通信总站战友聚会照片,灵感来啦,提笔写下这首“登雁荡山”诗,与大家共享。
七律 秦中会
文/崔怀强(湖北)
江城一别各西东,天地茫茫几万丛。
十二年前离鄂北,三千里外会秦中。
逢君此刻辉光复,话旧曾经梦想同。
恰是长安腾盛日,与君共勉赋春风。
1987年9月军委审计局委托军事经济学院财务系代培来自全军30名基层一线优秀财务管理干部,学制两年审计专业大专班。经过在校两年系统学习,本人在财务审计理论上得到很大提升,可以说对今后工作开展顺风顺水、如虎添翼。离开了学校大家各奔东西,2009年2月应“东仪集团”盛情邀请我们来到古城西安,见到了昔日军经顶全、怀喜两位老同学,老同学再次相见高兴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昨晚看到了我们三同学合影照片,灵感突显一气呵成完成这首诗,与大家共享。
七律 追思
——董必武故居重游
文/崔怀强(湖北)
贤阁豪情颂绝佳,高风亮节耀芳华。
毕生为善安民众,四海求新富国家。
骚赋春秋燃爝火,胸怀社稷献丹霞。
锣声故里今犹在,山水欣然盛百花。
红安董必武故居为一栋7间中式平房,坐西向东,面积120平方米。正中一间为小堂屋,上方香台依墙高置,大条桌放于中央,两张圆椅分列两旁,下方存放着董必武母亲用过的纺线车、织布机和灯架。堂屋北面的后半间房,是董必武诞生地,中间原为二伯父董基哲夫妇卧室,后为董必武父母居住。二间房中各摆有一张四柱木质雕花旧式床。卧室前面是厨房,陈列着部分使用过的炊具。堂屋侧面分别是董必武祖父和大伯的卧室。旧居原有房屋三栋,现存建筑为1977年修复。除复原陈列外,旧居内还有二间用于辅助陈列,展出文字和图片。董必武故居位于城关镇正南街文化馆大院内。整个故居包括院子、走廊、堂屋、卧室、灶房以及陈列室等,显得清幽、古朴、雅静、大方。在青砖院墙的圆门上方,缀有一块长方形的汉白玉,镌刻着由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法委书记任建新题写的“董必武同志故居”七个金色大字。一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从院墙上伸出手来,向前来瞻仰的人们致意。在窄小的院子内铺满了光溜溜的鹅卵石。据说用这种石头地除雨天防滑外,还有另一种作用,就是当城外有敌人来侵犯时,可立即将它挖出送到城墙上作枪弹阻击敌人。
五律 登岳阳楼
文/崔怀强(湖北)
昔别三春艳,归来硕果收。
渔歌洞庭月,箫鼓岳阳楼。
把酒话今古,凭栏励国忧。
四廊骚客汇,六合圣贤酬。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七律 园丁
文/崔怀强(湖北)
身入黉门三尺堂,释疑解惑貌慈祥。
兢兢播洒云天志,默默耕耘桃李章。
常忆初心须奋进,坚持使命不徬徨。
终生传道当吾任,愿为中华育栋梁。
每周授课任务较重,通过前段时间的答疑解惑,得到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从留言簿看到了领导和同学们对我 认可和肯定),我也将再接再厉,多讲一些同学们喜欢的东西,把课题讲的活灵活现,力争堂堂课都能听到同学们的掌声。2020.12.10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天有三喜:一是收到我中学班主任余老师发给我汉口铁中校志录用彩照;二是凤凰诗社同题获得金奖;三是受邀参加江岸区关工委会议,并聘请我为该区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授课老师。高兴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故提笔写下“园丁”诗,与大家共享。
七律 父亲
文/崔怀强(湖北)
北韩战火云遮日,吾父从军为国酬。
舍爱保家彰华誉,援朝抗美领鳌头。
谁知南海又滋事,岂可蕃邦再刺喉。
不愿硝烟迷月影,男儿立马把吴钩。
我敬爱的老父亲有幸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老父亲出生于1923.7.1,其服役部队15军(军长 秦基伟 参谋长 张蕴钰)45师(师长 崔建功)134团(团长 张占元)8连(原八路军129师警卫3连是首屈一指连队),在我记事时总听父亲讲述抗美援朝经历,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上甘岭战役、秋季攻势, 在寒冬刺骨河里渡河(联军为了阻击志愿军偷袭,用炮弹炸开整条结冰的河)。老父亲不高大,但他有一身本领,我老家安徽怀远,门前有条河,老父亲成天都在河里摸爬滚打,我记得在我5-6岁时,老父亲已经快50岁了,还能在平房前连翻5-6个跟头。老人家荣记过战功,他把两个儿子送到部队,革命军人传统代代相传,我为英雄的父亲骄傲,灵感来啦提笔写下“父亲“这首诗,与大家共享。
七律 军经同窗缘聚
文/崔怀强(湖北)
老骥仍勤何计酬,江城恰遇话春秋。
书生意气宏图志,战友吟篇百感稠。
半世别离寻旧梦,一场邂逅记重游。
天涯路远时相忆,谈笑曾经黄鹤楼。
元臻老战友是我87.9军事经济学院同学,他们夫妇来武汉探望在火箭军学院提职进修儿子(部队军官提职必须要经过半年院校培训),我们两家人欢聚特高兴,把他们全家带到武汉著名景点及红安AAAAA生态园转了一大圈,元臻同学参加过84年天安门广场庆祝建国45周年大阅兵,非常有成就。今天看到与老战友合影照片,灵感突显提笔写下这首诗,与大家共享。
七律 读史
文/崔怀强(湖北)
史书博览解征戈,帝业经营杀伐多。
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论道贵修和。
恩仇历历宽仁寡,成败纷纷暴政苛。
吾辈兴邦立天下,怀柔薄赋颂高歌。
通过苦读探究《中国通史》,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本书把中国有记录的历史,从盘古开天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全部记载在内,探究这本书,我颇有感受,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知识。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全部容纳进去的一本书,读后能不收获知识吗?它记述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了中国古代各国家的兴起、发展与衰落,记载了各种军事谋略,赞颂了古代各国的英雄好汉,咏唱了自古至今的那些非凡诗人用自己的灵魂所书写的诗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或喜或悲的故事… 这本书,无愧称为“人类历史比读经典”。它把中华上下五千年,写的淋漓尽致。
七律 归元禅寺
文/崔怀强(湖北)
千湖净地夕阳边,苍翠古松遮玉莲。
罗汉百灵常化物,佛堂三圣欲飞天。
祥云卷绕空无秽,释义传弘客有缘。
独倚昌明询觉路,须知真缔在心田。
归元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兴建。占地153亩,有殿舍200余间,各类佛教经典7000余卷。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归元禅寺又被称为“汉西一境”,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同时还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它与宝通寺、溪莲寺、古德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七律 思怀
文/崔怀强(湖北)
一江春水向东流,今日缘何自带愁。
定为悲哀润之去,但将铭刻汉青留。
改天换地恩千代,求是维真利九州。
骚客挥毫书敬爱,巨人节赋赞诗酬。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2020.12.26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7周年纪念日,我们应建立老弟(著名书法家)盛情邀请参加纪念活动,心情非常激动,回到宾馆构思运笔,完成“思怀”诗,与大家共享。
七律 岳麓山书院
文/崔怀强(湖北)
岳麓江花越纪年,真宗挥墨出真贤。
儒风道法藏般若,益智清心展浩然。
知德达情明礼义,张朱会讲续雄篇。
有才唯楚三湘客,人杰地灵天下全。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1986年湖南大学宣布完成修复岳麓书院,并正式对外开放。乾道三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所以不仅是长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湖南称三湘有四种说法:
1.漓湘、潇湘、蒸湘;
2.潇湘、蒸湘、沅湘;
3.湘东、湘西、湘南;
4.湘阴、湘潭、湘乡。
七律 迎国庆
文/崔怀强(湖北)
桂花一树溢浓香,万里河山秋韵扬。
鞭炮轰鸣迎国诞,人民快乐守丰康。
三军使命牢牢记,八路雄鹰烈烈翔。
坎坷征程须奋进,中华儿女继辉煌。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因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是中国国庆。国庆节代表着国家独立,并且拥有自己独立的国体和政体,不仅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还对国家来说有着长远的发展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政治意义。
七律 鄂西南游
文/崔怀强(湖北)
一路风尘话历程,中华人杰遍江荆。
身临赤壁扬威武,功在卾西留志名。
碧血丹心存浩荡,英才勇士写繁荣。
观音阁外悠悠水,流尽春秋无限情。
应越战老战友邀约驱车到鄂西南走啦一圈,途径江陵,到访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故里;又到秭归,秭归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家乡;再到赤壁,战友特地安排去游览著名的“赤壁古战场”;最后鄂州探访湖北唯一大型楼阁式古塔“观音阁……。一周下来自己对湖北历史上最享有盛誉的名人古迹有啦进一步了解,收获颇丰,提笔写下“鄂西南游”诗作。
七律 古琴台
文/崔怀强(湖北)
大好晴川呈美景,高山流水遇佳音。
琴台依旧拨荣辱,黄鹤悠然忆古今。
旷远春秋兵将谱,辉煌楚汉子孙吟。
世间难得逢才俊,再续伯牙芳蕙心。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
七律 井冈山
文/崔怀强(湖北)
霄脉黄洋有啸声,旌旗漫捲聚雄城。
烽烟动荡皆留迹,戈甲消磨已息兵。
翠壁回思多壮志,红军喋血竭艰贞。
昭昭历史今人仰,不忘初心那辈情。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率军到达井冈山建立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并建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随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于1928年11月到达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师。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作者简介:
崔怀强 中共党员,60后,武汉市人,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会计师,从事后勤保障及教学工作。爱好写作,有上千首(篇)诗及论文被多家报刊、杂志、诗社、平台分别刊登发表,并在北大荒文学馆举办“诗意人生精彩纷呈”最具人气诗人全国大奖赛获特等奖。1979年入伍,在军地四所院校深造学习,被多家刊物、诗社、平台和教育基地聘请为编辑、编委、签约诗人和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