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河图洛书 洛一夫 2021.2.16
《京城有个河洛斋》春节前横空出世,有很多人来电话加微信询问:河洛斋在哪里?能否参观河洛斋?又有疑问,思源河洛斋,文出清河城,怎么这么久没见更新?说来有点惭愧,河洛君回乡过春节半月,寻乡愁,看民俗,谈文化,偷了懒,对不起各位粉丝。毕竟,春节是一年最长的假期,欢喜是一年最长的欢喜,热闹是一年最大的热闹,尽孝是一年最好的尽孝。然而,过年之后一地鸡毛,留下五大思考,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春节
按百度解释:春节指汉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又称大年、年节、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殷商时年初的祭祀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春节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也是汉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一天,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住在水泥房。春节有着特别的意义,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和契机,即使立足现代社会,春节至少也有这么十大价值:①春节让你的家庭团聚,家风代代相传;②春节拉长亲情链条,保持传统亲缘关系;③春节给你一个放松的机会,愉悦自己的心情;④春节让你与朋友更多交往,更好地互相学习;⑤春节还让你有了炫耀或展示的机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⑥春节使你更有机会了解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礼仪文明;⑦春节促进社会消费,推动商业信息流通;⑧春节使孩子们吃穿更好,感受一段美好;⑨春节有利于熟悉各地民俗,促进历史传承;⑩春节打开一扇交流之门,使世界更加亲近中国。
(二)传统春节为什么过那么长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为所有人所熟悉知晓、翘首以盼。虽然目前的春节假期只有1周时间(有的可能更短),但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节日的气氛和习俗要延续很长时间。从除夕开始,至少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元霄节)才算结束,有的地方甚至要过到二月二、龙抬头。那么,传统春节气氛为什么过这么长,河洛君打破砂锅问到底,认为应该有这么几条:①春节历史上来源于北方,而北方的冬天相对较长,窝在家里过节方便,春节就过得长一点;②过去我国主要是农耕社会,冬天是农闲时节,有了充分时间搞民俗活动;③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以前没有冰箱,天然条件下食品能够更好保鲜,但准备的食品一般也就保持半个月;④过去交通不便,走亲串友耗费时间多,加上亲友较多,需要有一定期限;⑤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相对多,需要一个接一个上演;⑥过去皇帝需要给百姓一个放松时间、体现慈悲同庆,一周太短、半月最好;⑦传统祭灶、除夕、小年、元霄节一个接一个,相互之间有间隔,很快半月过去了。
(三)今年春节什么最热最流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传统春节,以深化亲情为核心,走亲串友、亲人聚会、观灯赏花;而现代条件下,手机网络流行,加上商业高度发达,亲情虽然仍是主体,但乡情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春晚早已不是最爱或最热。大数据分析,今年这个春节,有以下六件事最热最流行:(1)是红包热。春晚继续延续发红包的做法,但相比往年,各赞助公司更加讲究利益,多是优惠券而且还有限制,我抢了不少再也不看了。微信数据报告: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五),全国发了460亿个红包,相较于去年增长了43.4%,这其中仅广东省就收发了58.4亿个红包,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排名第二,收发红包29.3亿个,山东省排名第三,收发红包26.4亿个。80后与90后仍然是红包的主要使用者,数据显示在春节期间80后之间发红包最多,90后则排在第二,另外,80后为90后发红包的数量排在第三位,70后之间互发排名第四。有句名言:发红包的不是发达了,就是自我安慰,发的是心情,发的是高兴。(2)是自媒体热。自媒体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详见《微信世界的烦忧(五)——自媒体热的玄机》,而大量的事件通过自媒体被炒作起来,如江苏盐城的“公公吻儿媳”事件,除夕之夜的案件等。还有一个关于中原地区“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段子非常流行:老公篇:今天是已婚男人最牛的日子——领着老婆去退货。老丈人好吃好喝伺候好了,就领回来,伺候不好退货。吓吓她们!老婆篇:今天是已婚女人最幸福的日子——曾只身一人赴战场,而今日,领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回到根据地,彰显一个成功者的自豪与骄傲!孩子篇:早上睡得可香,非要让我起床去串门。走了一家又一家,七大姑八大姨,没有一个认识的,20年或许也不会有交集。这个节过的,老家网络不好,中午的菜看起来都没胃口、量还那么大,以后过年坚决出去旅游躲一躲,看他们咋叫我起床!(3)是旅行热。除了国外游外,海南过年似乎成为貌似有钱人的社会风尚,上百万人涌向这个岛屿,造成一系列出岛难、住宿难等问题。还有黄山、龙门石窟、西湖等传统旅游热点,更是人山人海。(4)是聚会热。无论是同学会还是战友会、同事会、老乡外,依然势头汹猛。(5)是民俗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回乡过年,各地的民俗文化热了起来,特别是初一初二两天,各处民俗地点是人满为患,如陕西的袁家沟、北京的天坛庙会、洛阳的洛邑古城和倒盏民俗文化村、山西平遥古城等。 然而,这些热的背后,总让人感觉有提升空间,什么时候学习老师你好热、传统文化热,或许就是中国更文明更发达的标志。(6)是政治热。春节期间,《舌尖上的中国-3》推出,又一次调动国人的胃口,也迅速流行了一把。同时,富起来的中国人开始关心国际政治和世界大事,国内方面,十九大、宪法改革、中国梦、机构改革和股市发展继续为人们所关心;国际方面韩国平昌冬奥会、韩朝美交流、叙利亚内战、墨西哥地震、马尔代夫局势等也成为关注热点、朋友交流内容。
(四)春节最让人吐槽最烦的事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每年春节都是吐槽场,有关报道有这么几件事最为典型:①最闹心的是大年三十的案件,一起案引起网络围观,甚至影响过节心情,总有人选择特殊时间闹点动静,就如当年春节期间武昌的凶案;②最痛心的是春节期间发生多起事故,死伤数十人,虽然不是自己,却也感到痛心;③最烦人的是春节到处人满为患,河洛洛阳竟成为最堵之城,到底是车多了还是路差了呢?而北上广却成了空城。④最关注的是海南数万辆旅游车辆过不了海峡,让人揪心,干吗春节开车去海南;⑤最可恨的是美军总是不安生、挑事,霸权主义太严重,春节期间还来南海搞巡航,吓唬谁呢?这是我们的地盘,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敌人胆敢来侵犯,一定把它消灭光。
(五)春节假期有没有必要延长
我国的公休假多年来一直为人诟病,同时延长春节假间的建议一直没停,甚至每到此时都有微信调侃。而2018年两会前,人大代表赖小民建议将春节法定假期由7天延长为15天,即假期由除夕延至元宵节,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这是最接地气的提议。其理由是这样的:①春节假期较短,大量人口集中出行,每年都有超过4亿以上人次出行,安全隐患大幅增加;②春节七天假期除去往返奔波,明显有点短,实际上,无法充分感受传统年文化的氛围;③春节承载着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延长假期时间可促进文化传承;④春节假期延长,可以更好地刺激消费、活跃经济;⑤春节延长有助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我国有900多万留守儿童、5000多万留守老人,平日里因父母或子女长期在外工作见面次数极少,而春节提供了相聚团圆的机会。然而,集中放假并不利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分散假期才是更科学的做法。笔者认为,最科学的期间设计:春节依然变为15天,但其他黄金周全部取消,从3月至11月,每月最后一周休息4天(均不调休),遇到元旦则12月假期增加一天,遇到五一、国庆时,上个月末(4月、9月)假则再多增加1天到3天,可以让人有更充分、更闲暇的放松赶时间,同时也能更好解决黄金周交通拥堵等问题。
(特别提醒:赞成此建议的请一定记得点赞、留言和转发。)
当然,春节的思考不止这些,且听后续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