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年味儿
作者:吴德忱 主播:沧海
今天的年和儿时的年,都是年。年没有变,但年的味道确实不一样了。 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人的年龄变了,对过年期盼的心情变了,过年的方式变了。
过去(几十年前)过年之所以印象(年味)深刻,是因为穷,因为苦,因为累,因为信息、交通落后……

那时过年与平常过日子是一个甜,一个苦,一个地,一个天。对普通百姓来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饺子,由此引出“谁家过年还不吃一顿饺子”这句经典的话来。一年一顿饺子,年味儿洋溢在饺子宴上。
因为生活贫困,一个家庭孩子又多,平时小的穿哥哥、姐姐穿小的衣服,有的小么童年根本就穿不着新衣服。几乎所有的穿戴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过年,有条件的人家才给大人、孩子做一件新衣服,买一双新袜子。一年一新衣,年味儿流淌在孩子们花枝招展的服饰上。

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大车小辆的到供销社、集市上买油盐酱醋、花椒大料、门神灶王、蜡烛鞭炮……,风风火火,热热闹闹。这样的集中采购,增加了不少过年的气氛,年味儿挂在年货上。
供奉家谱,上香祭祖,迎接财神,拜年磕头……,这年味儿萦绕在供桌上。
今天的生活,是过去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天天过年。还用得着过年吃饺子吗?还用得着过年穿新衣吗?!显而易见,不用。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飞跃。过去过物质年,重在吃好穿好;现在过精神年,讲究更高的精神情调。
看看现在回家过年的大军:天上飞的,高铁跑的,高速自驾行的……,这是奔跑在路上的年味儿。

出国旅游过年,社区联欢过年,春晚陪着过年,微信祝福过年……,这是家国团圆的年味儿。
现在的年味,不再弥漫狭窄的街道、小院和自家的餐桌上,而是飘逸在天南地北、社区大院、旅游景点,飘逸在网络空中朋友圈 ,飘逸在世界各地欢庆中国年的笑脸上……,这是精神与物质富有的年味儿。
2021/2.6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吴德忱 ,长期从事财政经济工作。曾受聘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客座教授。退休后,走进书香墨海,从文字里寻觅快乐,在快乐中安度余生。
沧海,居天津,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