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贵权:读方丽的诗歌选集《世界以痛吻我》——
平实中有深情,坚持中有结果
一个坚持不懈的追求者,不论结果如何,其精神总是令人佩服的。首先,有了这种精神,成功就有了保障;其次,有了这种精神,就平添了许多人格魅力。
诗人方丽于2018年出版了诗文选《我不是归人》,2019年出版了小说集《方孃孃吹牛》,2020年又出版了诗歌选集《世界以痛吻我》。连续三年,一年一本厚厚的书。虽然少数作品是早年写的,但作为一名工作繁忙的高中老师,这工作量也是够大的。
方丽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她追求的精神,也不仅仅是她作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她的追求是有结果的,她的作品是有精品的。且看她的诗《心碎的声音》:
我是春天里的那一场雪/你已经在我的心里/结成了冰/要怎样才可以温暖你/我的爱人
如果相守是因为相爱/为什么我会彻骨地冷/如果你的到来/注定是对我的一场伤害/为何在我心碎的同时/我也听到了你心碎的声音
第一节这几句诗写得较直白,但是再看看,“你”在“我”心中已冰冷如冰,也让“我”心冷透,但是“我”还是要把你温暖。这是何等精炼的句子,是何等高超的“直白”,表达出何等辽阔、深沉、无私的爱。这是毫不添彩的句子,犹如毫不添彩的明珠。设想,如果是一颗石子,纵使添上万般色彩,又有何意义!
第二节“你”给“我”带来了寒冷,带来了伤害。在“我”心碎的同时,“我”也听到了“你”心碎的声音,这说明“我”也感受到了“你”的心碎。这简单、直白的句子,却传神地把“我”对“你”的爱,描绘得可感可触。与其心疼自己,还不如说心疼对方。
这使我想起了现代诗人田间的一首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这首诗说不上铺叙、转承、曲笔,更没有诗歌应具备的任何修辞手法,看上去平淡无奇,又不押韵,简直就是几句口水话。但它却避开了长篇讲述抗日的大道理,短小精悍,蕴含深刻,简洁明快地表现了不愿做奴隶的、血战到底的精神。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巨大的激情,激励人们必须去打仗。这简单、直白的句子,就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
我不是说方丽的诗可与田间大师比肩,我是觉得她的诗就是这种类型,是发自肺腑的,入木三分的,大气磅礴的,能震撼人心的。哪怕是一句话,也是好诗,要高手才能写出那样的好诗。
再来看方丽的《养花》一诗:
死了/再栽/枯了/再种/我就不相信/没有一棵这样的树/没有一朵这样的花/可以陪我到天荒地老
这里仅仅用了一个整体性的象征,以养花象征对美好事物坚持不懈的追求。这些平白如话的句子,根本就不像诗。但诗人仅仅用了两个“再”,一个“不相信”,就表达了屡败屡战的精神和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她内心那一份埋藏至深的隐隐的痛。
认识方丽是在十五年前的仁怀市文联办公室。当时我已几年没和文联联系了,我在一楼问扫地的同志文联怎么走,他说:“在二楼,刚才也有一个女同志问文联,矮矮的,胖胖的。”进入文联办公室,当时的文联主席是我老家的邻居,我把诗稿递给主席,一位女同志伸手接了过去,并叫我留下联系方式。后来作品发表了,她打电话叫我去领稿费,她就是方丽。在她担任《茅台》编辑的那几年间,我去投过几次稿,他都给登了。她说认稿不认人。她离开文联之后,我与她也有过好几次联系,我们探讨诗歌,她还时时鼓励我。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女人少有的积极乐观、真诚坦率和无私正直。
方丽的诗集《世界以痛吻我》,总共220首,很多是组诗。其中有写爱情,有写亲情,有写现实生活等等。但都离不开一个特色,即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蕴含深刻,构造完美。
她的诗《母亲节》,写了有人送给她羊肉,作为母亲,她第一时间想到远方的女儿;作为女儿,她又想到已故的母亲。这种写作结构是天然的,也是完美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人母和作为人女的心中那份浓烈的亲情。写到母亲时:
最后/我才想到我的母亲/我知道/她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亲/她不会计较我把她摆在最后
一位贪吃的女儿/必然也有一位贪吃的母亲/我很想把羊肉放在母亲的墓前/可是/就算此刻的我已经泪流满面/我的母亲/也看不到
诗人最后写到:
我更知道/最好的礼物/就是活着
这样平平淡淡的句子,却体现了女儿对母亲的深情,读之让人心中隐痛。对女儿的爱,让她感受到了母亲是怎样的爱她;对母亲的爱,又让她感受到了女儿是怎样的爱她。骨肉亲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涌动。
总之,方丽的诗歌就一个特色,如明珠一样不添彩。这就已算大大的成功了。我相信,这些都是她坚持不懈的结果。有了她《养花》的那种精神,我相信她会如愿地追求到如花的事物;我祝愿,她会追求到如花的明天。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张贵权,男,1970年出生,贵州仁怀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诗集《春风喊醒,花朵飞翔》(著名诗人姚辉作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