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匠”;而玉峰初中毕业后随父亲当了木匠,他刻苦好学精明细心,不几年就在我们家乡小有名气。
儿子的学费还差1000多元,老高竟起早摸黑的提上自家产的一大袋子辣椒步行30多里赶到县城去,路上风雪交加,他的眼睛又不好,连爬带滚的满身泥水,回到家已经大半夜了…… 后来,儿子终算大学毕业了,接着,又读研究生……期间,老高夫妇俩可真是把腰都累弯了,人也变得又黑又瘦的。作为老同学,有时回乡我也接济老高一点,可有时他们俩口子满争气的说啥也不肯收,
老高夫妇还养育了一个女儿,由于当年家境艰难,还由于老高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作怪,所以女儿只读完初中便缀学了,后来嫁到外乡,家境也不丰裕。女儿回家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儿,也劝老人到哥哥处去看病。老高夫妇一想:也对!辛辛苦苦20多年,总算把儿子培养成才了,现在病了,正是用儿子的时候,不找他找谁?于是,他俩便动身前往北京赶到儿子家。
儿子接住父母,开始还算殷勤。可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儿媳见是俩个又老又脏的农村人,心里先有几分不快,便抽身躲进自己房间。儿子听说父亲来北京打算住院看病动手术,也把脸一沉:“大(陕西方言,即爸爸)你咋糊涂了?,我和你儿媳每天都要上班,住院了,谁去伺候你?再说,大城市的大医院看病费用又贵,还不如回老家去治疗省钱呢!再说,我们的房贷也还没有还完!”儿媳更是双眉恼着一言不发。老高的老婆气得破口骂:“儿子呀,儿子,你的良心叫狗吃了?不是你大这些年累死累活的供养你,你娃能有今天?”儿子见状,自知理亏,竟一言不发的出门而去。小两口几天间冷脸相向连父母都不问候一声。老高夫妇病没看成,却生了一肚子闷气,只好又回到家乡。老高极好面子,满肚子苦水不愿向人诉说,憋着满肚子气,犹如打掉牙吞到自己肚子里,只是无人处才放声大哭。不久,由于抑郁成疾,老高老病未去又得了结肠癌,不到3个月竟悲惨的死去了!他的儿子西装革履的从北京赶回家奔丧,村里乡亲狠狠地把他臭骂了一顿。有好事者还将其编成歌谣----
刘礼福:笔名柳新;青年时代投笔从戎,凡二十载,曾任海军某部副政委。年近不惑,转业返陕,任陕西《渭南日报》副总编辑,曾在《人民曰报》(海外版)丶《解放军报》丶《人民政协报》和《党建》、《民主》等中丶省报刊发表政论文、散文和诗词500余篇(首)。其中在1989年秋撰写的《反腐倡廉简论》(约万余言)曾荣获陝西省"党风与改革"征文一等奖之首篇,并在民进中央主办之《民主》及辽宁《廉政之声》等八家中丶省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