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涛:
祖籍河北献县,资深媒体人。2005~2014年,在北京市委党校读专科、本科、研究生。2012~2016年,在全国市长学院学习。2015年4月~2016年4月,任《旅游商报》专刊部主任,2018年1月~2018年12月,任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文化走出去》“魅力中国”栏目组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二十一世纪文化艺术专刊》主任、尚德华夏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药食同源产业分会副会长、《国际新时代通讯社》“文化经济”栏目组制片人、副处长。

海涛先生话学习
每当有人说起谁谁有文化时,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感觉:好好的学习,好好的读书,做个有学问的人。小时候能读书时没有好好读书,辜负了家人的期盼,如今近天命之年,手不释书,也是弥补过去的岁月,顺便给自己一个交代,兼而有之给子女做个榜样。

读书做镜给自己照一照,顺便在书海里遨游一番,给自己的心灵洗洗澡,使自己身上的污垢少一些,学会轻装上阵。
前两天接触了一些书画家,叫我去评论评论,自愧才疏学浅,便拱手相推。
中国画,无论东晋、南齐、北陈、或是盛唐,都是讲究以形写神,或者是讲究气韵生动,或者是作者对事物通过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无一不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看看听听读读那些优美的诗句,诸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渡无人舟自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一而足,熟读些唐诗宋词,慢慢意境就出来了,更不要说诗经了。看看那些绝佳的诗句“蒹葭苍苍,荷叶田田,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想想都美的让人窒息。

诗也好,画也好,字也好,没有一件不是我们品察看万物后,通过我们的心再造的深化,意在笔先。古人说得好,意从何来?意从我们的学问修养中来。诗情画意才是一副作品的人文体现,才是作品的高度。
谨以此文与各位大家共勉,多多指教!
海涛写于2021年1月27日

主任:李海涛
总编:阳 光
《21世纪文化艺术专刊》编辑部

